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近期幹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進展

近期幹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進展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7 16:16:36

過往,我們總以為糖尿病隻是一種老人病,隻會在高于45歲的人群裡面出現。

然而,事實并不是這樣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作為一種旗艦版的“富貴病”,一直被醫學界公認為是影響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這種慢性疾病早已漸漸地在年輕人的身上出現了……并且這種情況在我國特别,注意,是特别嚴重!!!

根據IDF(國際糖尿病聯合會)最新報告,2019年全球約有4.63億成人患糖尿病,到2030年與2045年,預計這一數字将分别達到5.78億(10.2%)與7億(10.9%)。其中,中國占據1.164億,接近墨西哥全國人口總和。患病率為10.9%,約有84萬名患者因此喪命,已被醫學界冠以“盛糖”大國稱号。

發表在JAMA上的一項題為“Association Between Diabetes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Rural and Urban Areas of China”的新研究稱,與未患糖尿病的成年人相比,在中年被診斷為糖尿病的中國成年人平均縮短9年的壽命。

該研究中,牛津大學的Zhengming Chen教授和北京大學的Liming Li教授及同事們調查了中國糖尿病與死亡率的關聯。這項研究在2004-2008年間招募了512,869名年齡在30到79歲之間的成年人。參與者來自中國的10個地區:5個城市地區和5個農村地區。

被招募的參與者中,有6%的人患有糖尿病。研究人員發現,與未患糖尿病的成年人相比,随訪期間,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風險增加1倍,且農村地區糖尿病患者死亡風險比城市地區糖尿病患者死亡風險增加的更高。

此外,糖尿病還與缺血性心髒病、中風、慢性腎髒疾病、慢性肝髒疾病、感染、肝癌、胰腺癌等疾病的死亡率增加有關。死于糖尿病急性并發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昏迷)治療不當的風險在農村地區要更高。

觀察30年來中國糖尿病的患病率變化,會發現這條上升的曲線宛如一隻慢牛股的股價K線圖,最近幾年,這條曲線甚至有加速上揚的态勢。

2017年1月17日發表于《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上的CKB糖尿病研究,主要就是為了繪制中國糖尿病死亡圖譜,回答這種疾病對中國城鄉居民的死亡率究竟“貢獻”幾何。

這一系列研究以中國慢性病為主題,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與英國牛津大學攜手開展,旨在搜集51萬名中國成年人的基礎健康數據,并建立相應的數據庫,以深入研究威脅中國人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

研究者發現,糖尿病會不同程度地推高缺血性心髒病、卒中、慢性腎病、慢性肝病、感染,以及肝癌、胰腺癌、乳腺癌和子宮内膜癌等各類疾病的死亡風險。這其中,中國農村糖尿病患者因慢性腎病死亡的風險會大幅增加17.7倍,城市患者風險增加5.8倍。

根據研究者的估算,與身體狀況類似但未患糖尿病的成人相比,如果在50歲時患上糖尿病,那麼在随後的25年間,累積死亡概率将由38%跳升至69%。平均而言,中國成年糖尿病患者的壽命比沒有糖尿病的人少9年,其中農村地區患者縮短10年,城市患者縮短8年。

基于超大規模的入組人群,研究者發現了中國糖尿病死亡圖譜的許多“特色”,而這些特色均可歸于一點:中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并未得到良好的診斷、管理和控制。

牛津大學博士布拉格(Fiona Bragg)表示,疾病缺乏管控,導緻了大量本應避免的死亡發生,農村地區的狀況尤其堪憂。Fiona Bragg說:

在這一研究中,糖尿病相關慢性腎髒疾病的風險比之前研究中報道的要高約4倍。這些令人吃驚的發現可能反應了糖尿病管理的不足。我們的研究中,很高比例先前被診斷為糖尿病的參與者接受了抗糖尿病藥物的治療,但他們的平均血糖水平依然比目标水平高得多,這使得他們發生潛在緻命并發症的風險更高。

随着糖尿病在年輕人中的患病率增加,以及成年人口的增長,糖尿病相關的年死亡人數可能會繼續增加,除非在預防和管理方面有實質性的改善。

盡管中國有超過3/4的糖尿病患者使用各類降糖藥,但其平均血糖水平仍顯著超出正常值。此外,隻有極少數患者使用心血管保護藥物,這使許多人面臨着很高的心血管并發症風險。

另一個反映糖尿病管理薄弱的證據是,急性并發症死亡風險居高不下。在中國糖尿病患者中,有10%的死亡事件(農村16%,城市4%)是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昏迷造成的,而在美國,這一數字不到1%。

近期幹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進展(幹細胞療法治療1型糖尿病獲FDA快速通道資格)1

所有類型糖尿病都可能導緻人體許多部位的并發症,可能增加過早死亡的總體風險。據IDF統計,我國80%的非創傷性截肢由糖尿病足導緻,患病率高達40%。

在糖尿病早期階段,除血糖偏高以外,可能沒有任何明顯症狀,但如果因此不加以重視,持續的高血糖可以在不知不覺中侵蝕全身。

糖尿病患者若長期血糖控制不理想,會導緻各種組織,特别是視網膜、腎、心髒、血管、神經性的慢性侵害、功能障礙,導緻各種并發症,為了驅趕這樣的威脅,唯一能做的就是積極地治療,以塑造健康的身體和高質量的生命。

幹細胞療法治療1型糖尿病獲FDA快速通道資格

糖尿病是一類嚴重的全球性健康問題,目前科研人員正在對可能的治療方法和替代療法進行大量研究,并開展了很多有意義的工作。截至2021年3月,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臨床試驗注冊庫clinicaltrials.gov網站上注冊的有關幹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的臨床研究有63項。

近期幹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進展(幹細胞療法治療1型糖尿病獲FDA快速通道資格)2

而在2021年03月,Vertex制藥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授予其在研細胞療法VX-880快速通道資格(FTD)。

VX-880是一種幹細胞衍生的、完全分化的胰島細胞療法,用于治療1型糖尿病(T1D)。目前我們已知VX-880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被授予快速通道資格(FTD)的胰島替代療法。

近期幹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進展(幹細胞療法治療1型糖尿病獲FDA快速通道資格)3

這是一種新穎的胰島細胞療法,用于替代1型糖尿病患者中被破壞的胰島細胞,旨在通過恢複患者的胰島細胞功能(包括胰島素産生)來調節血糖水平,有潛力對1型糖尿病患者産生有意義的影響。

獲批的臨床試驗為非盲,無對照研究的1/2期臨床試驗,計劃招募約17名有意識障礙和嚴重低血糖的1型糖尿病患者,目的是評估不同劑量VX-880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受試者需接受長期免疫抑制治療以防止機體對分化形成的胰島細胞發生免疫排斥反應。

近期幹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進展(幹細胞療法治療1型糖尿病獲FDA快速通道資格)4

幹細胞療法有可能對1型糖尿病患者産生重大影響。據悉,這款新藥将在2021年上半年開始啟動臨床試驗。

為什麼要用幹細胞來對付1型糖尿病?

  • 1型糖尿病就是指胰島功能衰竭引起的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導緻血糖升高。
  • 2型糖尿病是指胰島素抵抗引起血糖升高。
  • 1型和2型糖尿病的發病原因是不一樣的。
  • 1型糖尿病主要就是胰島素分泌不足,胰腺β細胞功能出問題,然後導緻的血糖升高。
  • 2型糖尿病主要是肥胖導緻的胰島素抵抗,引起的血糖升高。引起肥胖的原因主要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導緻的,比如久坐不動、飲食過度引起的,如果體重在短時間内增加比較快,特别容易出現2型糖尿病。

近期幹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進展(幹細胞療法治療1型糖尿病獲FDA快速通道資格)5

糖尿病在中國的患病率正在迅速上升。糖尿病已成為繼腫瘤、心血管疾病之後第三大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慢性疾病。

目前的常規幹預方法是控制飲食、口服降糖藥物和使用外源性胰島素。然而,目前的傳統方法隻能延緩疾病的進展,不能從根本上幹預糖尿病。随着疾病的進展,各種副反應将接踵而至,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此外,由于1型糖尿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自身免疫系統對胰島組織破壞引起,幹細胞還能通過免疫調節保護新生胰島組織免遭破壞。

幹細胞治療為幹預1型糖尿病提供新方向

幹細胞是一種具有自我複制和多向分化潛能的原始細胞。幹細胞治療是通過靜脈輸注或局部注射,通過強大的幹細胞多向分化、免疫調節和組織修複等功能,将培養的健康幹細胞轉移給患者。

幹細胞是一種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潛能和高增殖能力的成體幹細胞。它們不僅能夠繁殖産生新的幹細胞,而且還能分化為其他細胞并修複受損的身體。它們可以在某些微環境中分化為功能性細胞,如分泌胰島素的細胞。

近期幹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進展(幹細胞療法治療1型糖尿病獲FDA快速通道資格)6

幹細胞移植促進胰島β細胞的原位再生,提高胰島β細胞的自噬能力,調節胰島巨噬細胞的功能,修複受損的胰島β細胞,從而改善胰島β細胞的功能。激活骨骼肌、脂肪和肝髒的IRS(1)-AKT-GLUT 4信号轉導通路,可改善周圍組織的胰島素抵抗,為2型糖尿病的準确幹預提供了新方向。

截至目前,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臨床試驗注冊庫clinicaltrials.gov網站上注冊的有關幹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的臨床研究有66項,其中在中國開展的有18項。這告訴人們,多個科研團隊正在用幹細胞攻克1型糖尿病。

近期幹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進展(幹細胞療法治療1型糖尿病獲FDA快速通道資格)7

盡管目前仍處于研究階段,但多個研究均顯示出幹細胞對1型糖尿病良好的治療效果。

相信在不久的将來,幹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會慢慢從實驗室走向臨床,切實幫助到患者。

此外,日常生活中也給予大家一些建議: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确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可參照《中國糖尿病膳食指南》,做到:合理飲食,主食定量(攝入量因人而異)。

近期幹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進展(幹細胞療法治療1型糖尿病獲FDA快速通道資格)8

  • 建議選擇低血糖生成指數(GI)食物,全谷物、雜豆類占主食攝入量的三分之一;
  • 餐餐有蔬菜,兩餐之間适量選擇低GI水果;
  • 每周不超過4個雞蛋或每兩天1個雞蛋,不棄蛋黃;
  • 奶類豆類天天有,零食加餐可選擇少許堅果;
  • 烹調注意少油少鹽;
  • 推薦飲用白開水,不飲酒;
  • 進餐定時定量,控制進餐速度,細嚼慢咽。進餐順序宜為先吃蔬菜、再吃肉類、最後吃主食。

芬蘭一份調查發現,運動能激發胰島細胞的活性。相比不運動的人,每天運動半小時或每周運動4小時的人,其患糖尿病的風險下降80%。

近期幹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進展(幹細胞療法治療1型糖尿病獲FDA快速通道資格)9

中國糖尿病形式如此嚴峻,即使你并未身患糖尿病,也該扔掉每逢佳節胡吃海塞的習慣,督促自己和家人随時注意飲食和鍛煉,關注體重和血糖,定期體檢。而如果已經是糖尿病患者,積極就醫并遵醫囑治療,同時堅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才是對自己最負責任的做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