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小學生用的語文教材是教育部統編教材。
統編教材的編寫工作2012年啟動,2017年完成。
統編教材的明顯變化之一是增大了古詩詞學習量。小學六年古詩詞學量達到112篇,分布于課文、“日積月累”和“課後思考”等闆塊。
小學古詩詞教學偏重于閱讀背誦和表層意思理解及想象力的培養等。
本文繼續就古詩詞理解容易出錯的詞語進行總結,和留心學生語文學習的家長共享。
6、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見二年級上冊課本)
見:讀音xiàn,同“現”,意思是“顯現”。
7、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見三年級下冊課本)
恨:遺憾,不滿意。
李白在廬山香爐峰望瀑布,白居易賞桃花的大林寺,也在廬山香爐峰。白居易元和十年被貶江州司馬,元和十一年秋開始在附近廬山香爐峰下建草堂,次年春末建成,遷居于此。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白居易遊大林寺,寫下了《大林寺桃花》。因為愛春而惜春,不舍得讓春那麼快就歸去,因惜春才生出春去之後的遺憾。
8、兒童急走追黃碟(宋朝楊萬裡《宿新市徐公店》,見四年級下冊)
走:跑。詩人寫孩子們追捉翩飛的黃蝶,“急走”是狀寫孩子們快跑的情态。
成語“走馬觀花”比喻粗略地觀察事物。走馬:指騎着馬跑。字面意思是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原形容愉快得意的心情。唐代讀書人考中進士後有資格參加“曲江會”,聚會遊宴時選擇才貌俱佳的年輕人作為探花使遊名園,折名花,“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的《登科後》寫的就是這種科舉高中之後的喜悅。
唐代詩人《李賀》寫的《馬詩》入選六年級課本下冊。詩的後兩句是“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走”也是“跑”的意思。什麼時候能給馬戴上金絡頭,飛奔着踏遍這清爽秋日裡的原野。
9、危樓高百尺(李白《夜宿山寺》,見二年級上冊)
危:高。百尺之樓,又建在高高的山上,所以會有高入雲端,可以摘取星星的感覺。
李白《蜀道難》中有詩句:“噫籲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危”也是高的意思。
成語“危言正色”指高明的言論,嚴正的神色。“危”,意思是“高”。
10、停車坐愛楓林晚(杜牧《山行》,見三年級上冊)
坐:因為。停下車子,是因為喜歡這傍晚的楓樹林。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這是樂府詩《陌上桑》中的句子。“坐”也當“因為”講。耕作的人忘記了手中的活計,收工以後互相埋怨,那是因為看羅敷看得入迷了。這是從側面寫羅敷的美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