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魏晉玄學及發展過程

魏晉玄學及發展過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6 17:19:06

玄學,是中國魏晉時期産生的一種思想。“玄”起源于《道德經》中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玄學主要的研究道家思想,又被稱為“新道家”“形而上學”,主要以《道德經》《莊子》和《周易》為經典,并稱“三玄”。玄學“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次企圖使中國哲學在老莊思想基礎上建構把儒道兩大家結合起來極有意義的哲學嘗試”,對中國古代主流思想的演變有着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清議到清談

清議是東漢時期的一種政治現象。漢代以征辟、察舉作為選官制度,其依據大多數鄉間宗黨傳播的名聲,而對人進行品評,也就是清議。在東漢後期,士大夫為了應對宦官專權,于是大規模采用清議的方式來制造輿論。清議的範圍包括個人的道德、才學等,主要分為“風謠”和“題目”兩大内容,風謠就是東漢經學家标榜自己的學術成就和特點的宣傳語,而“題目”就是稱述人的品德、行為等。

魏晉玄學及發展過程(魏晉玄學的發展)1

清議舉例

清議的出現,證明東漢時期的士人們對國家、政治、社會的關心,是儒家社會責任感的一種體現。但是随着兩次“黨锢之禍”和漢末亂世的到來,士人的政治熱情遭到了打壓。許多士改變了過去“上議執政,下譏卿士”的做法,開始緘默起來,選擇明哲保身,而道家思想正符合了這一點。

同時,漢代的儒學不斷走向了神學化,使得儒學的發展嚴重附屬。而理論高深的佛教、道教思想開始廣泛傳播,也對儒教産生了巨大的沖擊。人們開始在佛道思想中尋求解脫,而将儒教稱為“名教”,有諷刺其“有名而無實”之意。

魏晉玄學及發展過程(魏晉玄學的發展)2

從東漢末年開始,清議開始轉為了清談。清談原本是清議的别稱,但是在此時已經開始和清議分道揚镳,已經開始脫離了儒家綱常倫理的束縛。這方面的代表人有孔融、祢衡等,如孔融說“父之于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欲發耳。子之于母,亦複奚為、譬如寄物甑中,出則離矣”,這就是說出了和儒家的忠孝相反的觀念了。

這種清談在漢末并非是主流,但卻是玄學的萌芽。

二,玄學的産生

魏晉之際,政治黑暗,仕途險惡。許多士人因為言論不當而遭到了殺害。如曹操就殺了孔融、崔琰,放逐了祢衡,到了“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土少有全者”,當時不僅黨于曹氏的士人遭到了殺害,就是黨于司馬氏的鐘會也遭難,于是一些士大夫也就選擇退隐山林,以飲酒為樂。該時期的玄學家們還未完全抛棄名教,而是試圖用道教思想來解釋儒家經典,代表人有何晏、王弼。

魏晉玄學及發展過程(魏晉玄學的發展)3

何晏和王弼都是曹黨之人。兩人的觀點也基本相同:兩人都十分崇尚老莊思想,提出了“無”是世界的本源、本質,認為所謂的“道”就是“無”。他們繼續發揮老莊思想的中消極成分,認為世界一切利益、名譽都是虛無的。

何晏曾寫下了《無名論》來論述自己的思想。他還著有《論語集解》一書,以道家的思想來解釋孔子的微言大義。王弼著有《老子注》《周易注》《周易略例》,對其中的哲學思想進行了系統的闡述。王弼的《論語釋疑》同樣也是以道家思想來解釋孔子的微言大義。

高平陵之變後,大量的名士遭到了殺害,如“何晏、鄧飏既誅,王淩、王廣父子見殺,夏侯玄、李豐受禍,諸葛延見讨”。在這種高壓、恐怖的政治下,玄學開始再一次發生了轉變,開始徹底和名教斷裂。這時候的代表人物是嵇康和阮籍等“竹林七賢”。

嵇康抨擊名教的仁義、禮讓、六經、禮律等,認為這些都是虛僞的,不合符自然和人性的。例如司馬氏提倡“以孝治天下”,嵇康認為這就是束縛人性和違背自然的,并且指責這種僞善是一切道德敗壞的根源。嵇康認為人就不應該受到儒家禮儀制度的束縛,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阮籍也反對虛僞的名教,崇尚自然,對司馬氏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但是他并非主張完全廢除名教,其内心是比較矛盾的。

魏晉玄學及發展過程(魏晉玄學的發展)4

竹林七賢

何晏、王弼、嵇康、阮籍在政治上都屬于曹黨,是反對司馬氏的。而另外也有一批人是加入了司馬氏陣營中,他們的學說就試圖為名教辯護,主要的代表人有鐘會、向秀、郭象等。

向秀也嵇康等同屬于“竹林七賢”,在嵇康被殺後,也就向司馬氏屈服,先後任黃門侍郎、散騎常侍等職。不過他在職期間也不過是“在朝不任職,容迹而已”。向秀主張調和名教和自然的關系,有儒道合流的趨勢。郭象更是提出了名教即自然。他強調“命定論”,認為“天性所受,各有本分,不可逃,亦不可加”。實際上,郭象是為魏晉南北朝的等級分化做辯護。

三,玄佛合流

玄學發展到了郭象這裡,就已經到達了頂峰。之後的玄學想要取得進一步的發展,也就必須向佛教吸收營養了。佛教在東漢傳播到中國,在魏晉時期大規模流行。佛教本身也在吸收儒家和道家的理論,這為三教合一創造了條件。由于佛教有十分精微,正好能夠滿足玄學發展的需求,因此玄學開始吸收佛教思想。

玄學大規模吸收佛教思想主要是東晉時期。如東晉名士殷浩“被廢,徙東陽,大讀佛經,皆精解。唯至事數處不解。遇見一道人、問所簽,便釋然。”東晉時期的玄學的代表人物是張湛,他的玄學思想就帶有許多佛學的烙印。

而佛教傳播到了中國後,需要中國百姓的廣泛接受,就需要中國化,于是佛教也大規模吸收了玄學的思想。魏晉時期的“六家七宗”和東晉時期的僧肇就是吸收玄學的代表,他們将以佛教的“空”;來解釋玄學的“無”。

魏晉玄學及發展過程(魏晉玄學的發展)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