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蘇格拉底之死是多數人的錯嗎

蘇格拉底之死是多數人的錯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04 14:08:44

蘇格拉底之死是多數人的錯嗎?蘇格拉底之死的真相讓人唏噓,他到底得罪了誰?,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蘇格拉底之死是多數人的錯嗎?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蘇格拉底之死是多數人的錯嗎(蘇格拉底之死的真相讓人唏噓)1

蘇格拉底之死是多數人的錯嗎

蘇格拉底之死的真相讓人唏噓,他到底得罪了誰?

《羅輯思維》在今天推送的“招人讨厭的蘇格拉底”,作者以戲谑的态度論證蘇格拉底之死是因言而是,其真相到底是怎麼樣,事實上已經無從得知,但是作者大體的意思是說蘇格拉底有幾個特征,1、認為自己不夠聰明,所以才想要找人論證;2、蘇格拉底的辯論有一些不醉不罷休的性質,3、蘇格拉底的智慧是超群的,但是最終卻因言而死。當然我們暫時認為作者的觀點是成立的。

那麼問題來了,蘇格拉底作為修辭學的奠基人,鬼谷子作為東方修辭學的翹楚,同樣生活在公元前,同樣是辯論,他們的差别到底在哪裡呢?

我個人認為,蘇格拉底的确是個智者,他的辯論是為了論證自己的觀點是正确還是錯誤。而鬼谷子則是說服,他的目的也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但最終目的卻是為了利益。一個是嚴謹的哲學家,一個是利益驅動的縱橫家。肯定99%的人認為,蘇格拉底是對的,鬼谷子就肯定是不好的,因為衡量一件事情是對是錯,基本上都是從道德的尺度去衡量的。但是假如我們提出一個有趣的設想,假如你想拯救蘇格拉底,你會怎麼做?

其實蘇格拉底的學生也同樣在這個問題上絞盡腦汁,但是他們的方案是告訴老師,我給錢,就可以救你一命。但其實作為一個智者,早已看透生死,也就是說用死亡來交換智者的名譽,那蘇格拉底必然是拒絕的,而結果也是,蘇格拉底被當衆處死。西方偉大的哲學家,哲學的奠基人就這樣死于非命。那麼鬼谷子會怎麼做?

鬼谷子思維:源自《鬼谷子》權篇

1、對于蘇格拉底徒弟們提出的方案,蘇格拉底沒有接受,是因為徒弟們并沒有揣測清楚蘇格拉底的真實心理,所以他不會接受,這個策略。鬼谷子說,嘴巴可以吃飯,但是不能随便說話,這範忌諱的,蘇格拉底的辯論或許是為了論證論證自己觀點的正确性,自己是有智慧了,但是和他辯論的人呢?所以辯論失敗的人,是口服心不服,這一個人群是最希望蘇格拉底死的。

有不通者,聖人故不事也。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者,有諱忌也。衆口爍金,言有曲故也。

2、鬼谷子認為與智者談話,就要以淵博為原則,與拙者說話,要以強辯為原則;與善辯的人談話,要以簡要為原則;與高貴的人談話,要以鼓吹氣勢為原則;與富人談話,要以高雅潇灑為原則;與窮人談話,要以利害為原則;與卑賤者談話,要以謙恭為原則;與勇敢的人談話,要以果敢為原則;與上進者談話,要以銳意進取為原則,這些都是與人談話的原則。然而不少人卻常常背道而馳。

這裡也就點出了蘇格拉底的緻命的問題,人是不同的,有聰明和愚蠢的,有勇敢是膽怯的,有高貴和平賤的,和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說話的藝術是不同的。所以鬼谷子認為辯論的關鍵是說服而獲得利益。而蘇格拉底則為了說服而說服,不但沒有說服,反而深受其害。

故與智者言,依于博;與博者言,依于辨;與辨者言,依于要;與貴者言,依于勢;與富者言,依于高;與貧者言,依于利;與賤者言,依于謙;與勇者言,依于敢;與愚者言,依于銳;此其術也,而人常反之。是故與智者言,将以此明之;與不智者言,将以此教之。

喜歡國學鬼谷子的朋友們,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号【guiguzi7619299】吧!每天更新最有價值的國學鬼谷子智慧文章。20000名鬼谷子愛好者智慧社群歡迎你的加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