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對于城市級别劃分種類繁多且頗多争議,之所以大家關注,是因為級别劃分歸檔直接決定自己所在城市的層級,其中最受矚目的便是一線二線三線這種級别的劃分,之所以備受争議是因為以下原因:
1、一線二線城市分類并非官方認定
一線二線城市說法來自民間,查詢比較認可的說法是來自房地産價值的分類,後來延伸成一個城市綜合實力的認定。
官方層面對城市分類一般采取城區人口為指标:小城市、中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
2、一線二線城市認定沒有明确标準
有心人士如果去查詢就知道,這種城市分類可以說不存在标準,沒有明确定性定量的标準去認定一個城市。
包括一線城市曾經也有諸多說法,北上廣深或者北上廣深津或者北上廣深杭,但大家比較認可的就是北上廣深,這種認可是一種常識性認定,因為他們GDP最高,二線城市排名就更是層出不窮。
由于沒有官方明确和确定指标,近幾年還出現新的定性定量的認定标準,這就是第一财經的新一線。站在我個人的角度,有标準的認定比沒标準的認定更科學,至于結果準确與否仁者見仁了。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官網發布《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繩國慶解讀2021年6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統計數據》,讓人意外的是,備注裡居然對城市進行了劃分,這個算是官方資料裡對城市一線二線的認定,認定結果其實也和預期差不多:
一線城市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4個城市;
二線城市指天津、石家莊、太原、呼和浩特、沈陽、大連、長春、哈爾濱、南京、杭州、甯波、合肥、福州、廈門、南昌、濟南、青島、鄭州、武漢、長沙、南甯、海口、重慶、成都、貴陽、昆明、西安、蘭州、西甯、銀川、烏魯木齊等31個城市;
三線城市指唐山、秦皇島、包頭、丹東、錦州、吉林、牡丹江、無錫、徐州、揚州、溫州、金華、蚌埠、安慶、泉州、九江、贛州、煙台、濟甯、洛陽、平頂山、宜昌、襄陽、嶽陽、常德、韶關、湛江、惠州、桂林、北海、三亞、泸州、南充、遵義、大理等35個城市。
一線雷打不動,二線是省會、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
有了這個标準,我想應該少些争議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