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如果人類想把探測器送往太陽系附近的恒星系統并保持聯系,首先将需要解決一個重大問題——星際通信。在浩瀚的宇宙中,即使是最集中的信号也會慢慢地擴散到巨大的空間之中。科學家估算,如果從距離太陽最近的恒星(比鄰星,約4.24光年)向地球發送功率一瓦的信号,需要一座口徑超過50公裡的射電望遠鏡才能接收到。
在40年前,旅行者一号攜帶一台22.4瓦的發射器離開了地球。目前,旅行者一号已經飛到太陽系的邊緣,即将進入星際空間(或者已經進入),它距離地球138個天文單位或者0.002光年。
旅行者一号從如此遙遠的距離傳送回的信号會大幅度衰減,當信号到達地球時僅有十億億分之一瓦,需要一座口徑70米的望遠鏡才能收集到足夠強的信号。即便如此,探測器也隻能以每秒160比特的速度緩慢地傳回數據。
如果想要獲得從比鄰星傳送過來的高品質數據、圖像,甚至是視頻,則需要一座小型國家大小的望遠鏡。這是非常不現實的,天文學家隻能另辟蹊徑。
在100年前,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物體會彎曲周圍的時空,質量越大,扭曲作用就越強。這一預言早已被證實,天文學家利用星系強大的引力作為透鏡,來放大遙遠距離的星光,甚至還用來計算恒星的質量。
當然,太陽也會彎曲從其旁邊經過的光線。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太陽的引力來放大星際探測器傳回的信号,這樣無需在地面上安裝超大型的望遠鏡,或者大幅提升探測器的功率。這種技術與《三體》描繪的不同,後者是直接把太陽本身作為信号放大器。
不過,此前有分析推測,太陽的日冕可能會帶來很多噪音。但天體物理學家Michael Hippke的最新研究表明,這樣的計劃仍然是可行的。
引力透鏡效應
通過計算發現,利用太陽引力透鏡的1米望遠鏡可以達到與傳統9至45公裡望遠鏡相同的數據接收速率。如果利用39米的地面望遠鏡,星際探測器的發射功率需要達到百萬瓦特,這是非常不現實的。此外,使用太陽作為引力透鏡的衛星不需要任何的技術進步。
兩年前,飛掠冥王星的新地平線号探測器收集到了6.25 G的數據,而将這些數據傳回地球需要一年半的時間,傳輸速度極其緩慢。如果未來發射星際探測器去往遙遠的太空,我們當然希望能夠盡早地接收完數據,早點領略到太陽系外的世界,而不是等上一生的時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