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李白的靜夜思是在什麼時候寫的

李白的靜夜思是在什麼時候寫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8:24:18

公元726年9月15日,26歲的李白在揚州一個旅館内寫下了這首封神之作,詩名《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的靜夜思是在什麼時候寫的(在李白寫下靜夜思1195年後)1

别小看這首小學生都會背的五言詩,它的存在完美地诠釋了我國古詩的意境美,其遣詞之功更是達到了“無意于工而無不工”的境界。千年來,這首詩得到了各路名家的一緻好評,不但我們喜歡,也陸續登上了不少國家的漢語教科書。而在文壇,關于這首詩的研究一直沒有停止過,詩中的“床”到底是什麼意思,明代版和宋代版為何會有所不同,這首詩還有太多的謎團等着大家去解開。

李白的靜夜思是在什麼時候寫的(在李白寫下靜夜思1195年後)2

而在此詩問世1195後,現代作家郭沫若先生也寫了一首類似的詩,詩名叫《靜夜》。這是一首現代詩,寫于1921年,當時29歲的郭沫若正在外國留學,看着皎潔的月色,想起遙遠的故鄉,他寫下了這首詩。重要的事說三遍,本人從不認為這首現代詩能媲美詩仙的千年經典!隻是這兩首詩的詩意和情懷确有異曲同工之處,而郭先生這首詩也确實寫出了屬于現代詩的美。一句話概括下來:當李白的《靜夜思》遇到郭沫若的《靜夜》,同一個月亮,不同的美。

李白的靜夜思是在什麼時候寫的(在李白寫下靜夜思1195年後)3

《靜夜》

月光淡淡

籠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雲團團,

漏出了幾點疏星。

天河何處?

遠遠的海霧模糊。

怕會有鲛人在岸,

對月流珠?

這首詩後來被收錄在《星空》裡,大家對郭先生的詩作水平多年來一直褒貶不一,但這首詩無論是意境還是字句,在現代詩中算是不錯的作品。全詩寫得靜谧而又悠遠,讀來如一曲清新的小夜曲,緩緩流過心間。我們可以将其分為兩個章節,第一節寫景,後一節寫情,和詩仙之作結構是一樣的。

李白的靜夜思是在什麼時候寫的(在李白寫下靜夜思1195年後)4

第一節和詩仙的作品一樣,雖無“靜”字,卻句句寫靜,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月夜晚景圖:月光淡淡,照在松林上,也籠罩着林外的小村莊;白雲簇簇成團,依稀露出些星光來。月光、村莊、松林、白雲、疏星,一起将我們帶入了一個靜谧的環境中。“淡淡”、“團團”幾個疊字的連用,寫出了詩人心中淡淡的憂愁,正如李白“疑是地上霜”一樣,一切景語皆有情。

李白的靜夜思是在什麼時候寫的(在李白寫下靜夜思1195年後)5

第二節的抒情,詩人連用了兩個問句,這一點和李白直接寫”思故鄉“相比倒是不太一樣。“天河”指的就是遠在天邊的故鄉,海霧模糊讓他看不清家的方向。“鲛人在岸”是化用典故,朦胧的月色下,岸邊或有鲛人在對月落淚,這一幕看似寫景,其實是以鲛人自喻。對月流淚的又豈止是鲛人,在海岸的另一邊,月夜下的詩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李白的靜夜思是在什麼時候寫的(在李白寫下靜夜思1195年後)6

通讀郭沫若這首詩,無論是意境的烘托,還是遣詞用字,都是很美的。詩仙曾在《把酒問月》一詩中寫道:“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雖然現代詩是完全不能與唐詩相媲美的,但相隔1000多年,兩位作者在月下對故土的眷戀情懷卻是一樣的。同一個月亮,不同的美,大家喜歡這兩首詩嗎?歡迎讨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