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訊網 報道】學車時,我的師傅曾在國賓車隊服務,不僅車技與車感一流,車德同樣一流,從而使我受益匪淺。其中有一句教誨是:當快則快,該慢則慢。
師傅的話看似簡單,可您注意觀察,如今路上的駕駛者們,能做到這一點的,有,但不是多數。比較常見的現象是,該快時,快不起來;該慢時,慢不下去。比如,路況很棒的主幹道,視野開闊,人煙稀少,可綠燈亮起,5秒之内,第一輛車還在那思考,好不容易徐徐起了步,後面的車,同樣個個矜持。再比如,居民區裡,總有那麼一些人,仿佛家裡有重症患者,奄奄一息地等着他,狂踩油門,全然不顧鄰居們的感受。
一味開快車,以速度為榮耀,顯然不對;為了所謂的安全,永遠慢騰騰,同樣不對。所以說,視周邊環境,當快則快,該慢則慢,才是一個合格的司機。
在美國自駕遊時,發現他們的習慣與歐洲諸國及亞洲部分國家(新、日、泰等)基本相同——繁華道路駕駛,嚴格遵守限速,行人至上,整體氛圍安詳而甯靜;快速幹道及公路駕駛,風馳電掣,整體氛圍是狂熱地躁動。一靜一動,反差十分強烈。且靜與動的轉變,往往隻是在一瞬之間。這一點,與我師傅所倡導的“當快則快,該慢則慢”,完全一緻。
美國的道路與公路全部有限速,限速的數值,跟咱們比較接近。至于交通法規與交通标志,與咱們的相比,大同小異。但我認為:咱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根本無法在美國開車。
為什麼?
第一,他們的提速非常快。即将進入幹道(包括高速、國道),便立即深踩油門,在匝道上就會把車速提到與幹道車流基本一緻的水平。而在咱們這,雖然議論的主流是動力,可在真實環境中,能一腳油門踩到底,以最快速度把車速升起來的人,不多。多數人比較喜歡慢悠悠地提速。當然,他們不會承認自己的駕駛技術不佳,也不好意思說是為了愛護車或省點油,而是會強調不守規矩的騎車人或行人妨礙了他們。
第二,彎道基本不減速。比如,我從好萊塢往西前往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那天,有一段路十分曲折,且隻有2條車道,但衆車輛依舊保持較高速度,在自己車道裡疾馳。類似情景,在美國無處不在。如果拍成視頻,估計有人會以為這是賽車場。
第三是各行其道,很少變更車道。各行其道在許多國家司空見慣。美國的特點在于,即使旁道空着,他們也不會輕易變道(如下圖)。如果有2條左轉彎車道,轉彎之後,原來在哪條車道,還得保持原狀。咱這呢?不僅變更車道極為普遍,就連強行變道,也是比較常見的行為;至于轉彎,如果是2條左轉彎車道,比較常見的現象是外側道車輛,會逐漸侵入内側車道。
第四是盡可能以最高限速行駛。美國許多高速公路限速75英裡(約120公裡),但絕大多數人會把車速保持在85英裡。這一點與我國差異最大,就拿北京來說,在限速120公裡的京承高速、京藏高速與京港澳高速上,有大把的車,時速居然連100公裡都不到。
第五是跟車距離很近。這一點與美國電影經常出現的畫面很像,衆車輛以比較近的距離,貼在一起,高速疾馳。
以上5條,彙總在一起,其實隻有一個主題:在不影響他人的前提下,盡可能開快車。
路權清晰,再加上路網完善,為高車速創造了良好條件。所以,在美國你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場面——市區裡緩緩而行,看到行人立即刹車,即使行人還沒踏上斑馬線。駛上國道或高速路之後,猶如換了一個人,猛沖猛打。但如果前車減速,後車也立即随之減速,而不是突然變更車道,更不會按喇叭、閃大燈。
回想師傅說的話——好司機的标準,是當快則快,該慢則慢。以這個标準衡量,美國好司機比比皆是,咱們這的好司機,有點少。
責任編輯:夏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