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放棄北大上技校

放棄北大上技校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03:06:47

來源:生物學霸

誰說互聯網沒有記憶?網民不僅熱衷于「追新」,還熱衷于「挖墳」。

整個互聯網上,關于周浩的信息并不多。

2012 年,從北大轉學到北京工業技師學院,雖也算得上新聞,但在網絡中留下的痕迹很少;2014 年參加全國數控大賽進入決賽時,他受到主流媒體關注,知乎當時的提問,至今隻有 60 個回答。

七年後的今天,周浩在世界青年技能日主題活動上的發言曝光,人們這才知道周浩已經留校成為教師并按照高技能人才落戶北京,知乎上又有了關于周浩的新問題,短短幾天時間,回答已經超過 450 個。

放棄北大上技校(從北大生物系退學去技校)1

圖片來源:知乎截圖

這位當年高考青海省前五名的學霸,突然火了。

學霸周浩,激流勇退

周浩來自青海西甯,出身知識分子家庭,從小就是學霸。和學習一樣厲害的,還有他的動手能力,特别對機械和電器,他興趣十足

2008 年高考,周浩考出總分 660 分的好成績,排名全省前五。在青海手握這樣的成績單,選擇任何一所大學都是沒問題的。

周浩心儀的第一志願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他對那裡的動手實踐課程非常向往。可是在父母的堅持下,周浩最後選擇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學霸上名校,選的又是當年大熱的生命科學專業,哪怕日後内卷,憑着名校的出身和早入行的資源,周浩應該也能混得風生水起。一切似乎順理成章,可周浩的人生腳本,卻多了些離經叛道。

雖然大學與專業都不是自己最中意的,但初入北大,周浩還是抱着「既來之則安之」的态度認真學習。但他很快就發現,無論怎樣勉強自己,他就是對專業提不起絲毫興趣。

大一的課程注重理論功底與思維分析,這讓周浩感到身心俱疲。他也曾想過在校内換專業,詢問相關信息後,他發現自己成績不夠好,轉不了。

為了調整自己的狀态,大二時他選擇休學一年。休學期間,周浩跑去深圳體驗生活,做過工廠的流水線的工人,當過接線員。這段工廠的經曆讓周浩認清了現實的殘酷與生存的壓力 —— 如果沒有一技之長,根本無法立足于社會。

這樣的經曆本該能讓學子加倍珍惜在高等學府求學的機會,可重新回到北大的周浩沮喪地發現,相比從前,自己更加不能适應北大的學習和生活了。

現狀無法改變,周浩跟父母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述說自己在北大的痛苦。父母最終被說服,支持周浩從北大退學。

2011 年冬天,周浩在北大辦理完退學手續,收起行李從海澱區來到朝陽區,到北京工業技師學院開始新的求學生涯。

放棄北大上技校(從北大生物系退學去技校)2

圖片來源:北京工業技師學院官網

學校對這位北大來的學霸非常重視,考慮到他已經在工廠有一定的操作基礎,就沒有讓周浩從基礎科學起,而是允許他直接進入技師班,小班授課并配備最好的老師。

本身就對專業感興趣,加上學校的重視和小班面對面的學習方式,重拾學習熱情的周浩在新學校大顯身手,不負衆望地成為最優秀的學生之一。

2014 年,還是學生的周浩成功從 811 名選手中脫穎而出,獲得全國第六屆數控技能大賽冠軍。

放棄北大上技校(從北大生物系退學去技校)3

周浩在比賽中,圖片來源:中國青年報

因為成績優異且斬獲大獎,畢業後周浩留校任教,根據政策獲得北京戶口。

2018 年,在第一屆全國技工院校教師職業能力大賽中,代表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的青年教師周浩獲得機械類一等獎。

放棄北大上技校(從北大生物系退學去技校)4

圖片來源:人社部官網

周浩終于獲得了一種世俗意義上的成功,隻是在網友的眼中,這種成功有了點變質的味道。

讨論中渲染得最多的,是「拿到北京戶口和教職」。知乎回答裡,不少人也提到周浩的成功源于早早遠離内卷的生科專業。

遵從内心,遠離内卷

最近幾年「内卷化」從學術界出圈成為一個時髦的詞彙。

内卷化是指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某一發展階段達到一種确定的形式後,便停滞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

當内卷化發生時,人們将處于長期從事一項相同的工作,并且保持在一定的層面,沒有任何變化和改觀的狀态。用大白話說,就是付出和收獲嚴重不成正比。

「生化環材」四大天坑專業是内卷的重災區,這大概是周浩能受到關注的時代背景。

内卷的佐證随手可拾。2020 年,深圳中學新入職包括碩士 39 人、博士 21 人、博士(後)6 人在内的「豪華」新進教師陣容,其中 17 人畢業于北大,16 人來自清華,同時還不乏來自劍橋、牛津等世界頂尖高校的畢業生。

即便在一張不完全的表格中,我們仍然能夠一眼看出,生物和化學的「人才過剩」。

放棄北大上技校(從北大生物系退學去技校)5

圖片來源:新進教師通告

在一個行業面臨内卷時,早早退學保平安可能是一種選擇,但從周浩身上,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對内心的遵從。因為當我們把眼界放寬後,會發現還有很多改行并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并不來自内卷的專業。

與周浩的離經叛道相比,他的北大師兄陸步軒走得似乎更遠。

1985 年陸步軒從陝西省長安縣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後,盡管有北大才子的身份加持,但也隻能分配到一家柴油廠工作。

穩定的工作,腐蝕掉他的激情。陸步軒覺得自己不能再這麼空耗下去。

在 90 年代的改革浪潮中,他也跟不少人一樣選擇下海。但對陸步軒而言,那時能做的工作并不多,他先做裝飾行業後來幹脆回家鄉做起豬肉生意,還給自己的肉店起了一個書卷氣的名字「眼鏡肉店」。在老家,陸步軒忙且快樂着。

放棄北大上技校(從北大生物系退學去技校)6

圖片來源:新京報

90 年代的中國,名校本科生比現在還稀罕。而且在當時人們的認知中,穩定的國企工作顯然比一個豬肉佬強太多。至少,在國企能混成個中層領導,擺攤兒賣豬肉能有什麼出息?但陸步軒還真就把賣豬肉做成了出息事兒。

2005 年,陸步軒重新拿起筆杆子,出版了 20 萬字的自傳體紀實文學《屠夫看世界》。這引起了他的北大校友陳生的關注。

陳生本就做豬肉生意,兩人一見如故,共同到廣州創業。他們不但賣豬肉,還開辦起「屠夫學校」。陸步軒也重新走上講台,帶着自己寫的《豬肉營銷學》成為學校的教師。

放棄北大上技校(從北大生物系退學去技校)7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2013 年,陸步軒重回北大,在演講中,幾度哽咽。他說「我給母校丢了臉,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

時任北大校長的許智宏卻笑着說「北大可以出政治家、科學家、賣豬肉的,都是一樣的。」

陸步軒得到了母校的認可。

人道是非,我自巋然

人的一生,不會總在一條賽道奔跑,在轉換賽道之前,很少有人知道自己的未來會通向哪裡,成為怎樣的人,過上怎樣的生活,但在一次次的賽道轉換中,我們一定會更清晰地意識到,究竟什麼才是自己最終想要抵達的彼岸

都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但這并不是說努力不重要。換一條合适的賽道可能是容易的,能在這條賽道上堅持跑下去更難。

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魯迅先生在 25 歲棄醫從文後,從翻譯國外作品開始,滿打滿算隻有 30 年時間,期間還要讀書教學,輾轉各地任職,點評時事,身陷文人筆仗,推廣版畫,參加各類活動。

放棄北大上技校(從北大生物系退學去技校)8

圖片來源:《魯迅全集》

最後留下的作品有多少,看看《魯迅全集》就知道了。直到去世前十天,他還在寫文章。

日本動漫之父、日本動漫産業的奠基人、日本動漫界的精神領袖手冢治蟲 33 歲時獲得醫學博士學位,此時距離他發表首部連載職業漫畫作品已經過去了整整 15 年。

60 歲逝世的他是全世界最多著作的漫畫家,一生創作的漫畫作品多達 15 萬頁,《手冢治蟲漫畫全集》共四百卷。

放棄北大上技校(從北大生物系退學去技校)9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他經常同時執筆多部漫畫連載,還同時制作卡通動畫。繁忙的工作下他養成了随時攜帶稿紙的習慣,在旅途中的飛機和汽車上也繼續作畫。

為了保持旺盛的創作力和不竭的靈感,他每年還要看 300 部電影。他去世時,還有 3 部漫畫連載未完成,以及與意大利合作的卡通電影《聖經》。

與周浩的生科和陸步軒的中文相比,魯迅和手冢治蟲的醫學專業幾乎是當時最好的專業,兩人能夠棄醫從藝,發心并非内卷,而是遵從自己的内心。

可見,遵從自己的内心,才是防止内卷的良方。那些真正被内卷吞噬掉的人,說到底,也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判斷,網絡時代下,這些聲音總會或多或少地鑽進你的耳朵。

智慧的人會自動屏蔽這些流言,朝着自己的選擇的方向努力;而盲從的人則要麼固步自封三心兩意,要麼朝秦暮楚不斷試錯。

手拿遙控器,有人用兩個小時看完一部電影,有人則在頻道轉換中虛度光陰。

10 年前那個從北大退學轉去技工院校的學霸,可能并不知道自己今天是不是能過得很好。但他至少明白,做别人眼中更好的人,不如做最真實的自己。

—— 你有沒有做好準備,做真實的自己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