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物論》的結尾,有一個流傳久遠的故事,便是莊周的蝴蝶夢: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莊子借蝴蝶的夢覺,以引發其思想。從這短短的寓言中,可導出四個重要的意涵:
一、莊周蝶化的含義;二、蝴蝶本身所代表的意義;三、人生如夢的說法;四、物化的觀念。
一、莊周的蝶化,乃象征着人與外物的契合交感。人與外界是否能融和交感?其間是否有必然的關系存在着?這是哲學上的一個老問題。如以認知的态度來研究,這在認識論上,西洋曆代有不少哲學家都持着相反的見解。然而,這一見解如果掉到不可知論的範疇時,人與外界的割離便無法克服。
這問題到了莊子手上,便轉了方向,他不從認知的立場去追問,卻以美感的态度去觀賞。人們在觀賞外物時,發出深遠的同情,将自我的情意投射進去,以與外物相互會通交感,而入于凝神的境界之中,物我的界限便會消解而融和,然後渾然成一體。這全是以美學的感受來體會,絕不能以科學的分析來理解。莊子透過“美感的經驗”,借蝶化的寓言來破除自我執迷,泯除物我的割離,使人與外在自然世界,融為一大和諧的存在體。
二、莊子将自我、個人變形而為蝴蝶,以喻人性的天真爛漫,無拘無束。反觀現代人,飽受重重的約束。這種情形,在現代文學家卡夫卡(F.Kafka)的寓言《變形記》中表露無遺。寓言說,有一天,格裡戈從夢中醒來,突然發現自己變為一隻大甲蟲,躺在床上。格裡戈是個旅行推銷員,他每天要在清晨四時起床,趕搭五時的火車,到公司去聽命往各處推銷棉布。
上司的面孔和呆闆的工作使他非常厭惡這份差事,但是為了替父親償還債務,不得不忍受下去。這天,格裡戈在噩夢中醒來,發現自己已不是原來的人形,竟變成一隻碩大的甲蟲。他想爬出卧室去趕早班車,但卻感到自己行動吃力、言詞含糊……
這寓言之所以受人重視,因為它隐含的意義很多:卡夫卡以格裡戈的遭遇,代表了現代人所承受的時間壓縮感、空間囚禁感、與外界的疏離感以及現實生活的逼迫感……
如果我們把眼光移視現在,我們立刻就會感到現代人發明了龐大的機械,又使自己成為機械的奴隸,這種作繭自縛的情況,正如卡夫卡在《洞穴》中所描述的那樣:“個人顯然變成某種動物,在洞穴中,掘建一個出口又一個出口,以保護自己;但卻永遠不能走出洞穴。”這是現代人最深沉的悲哀。從這裡,我們可以更深一層地體會莊子蝴蝶所象征的意義。
關于莊子的“蝴蝶夢”還有兩個重要的含義,我們明天再做分析哦~歡迎關注愛讀書的小魚,這裡有書,有料,還有人生大智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