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城市管理共建共享共管

城市管理共建共享共管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7-07 08:33:53

城市管理共建共享共管(市民參與彙聚大合力)1

大人小孩齊參與,共圓都市人花園夢。

城市管理共建共享共管(市民參與彙聚大合力)2

深圳志願者開展垃圾清理活動。

城市管理共建共享共管(市民參與彙聚大合力)3

各區垃圾分類志願服務大隊授旗儀式,志願者隊伍進一步壯大。

核心提示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深圳以人民滿意為标準,順應城市工作新形勢、人民群衆新期待,聚焦城市管理熱點難點和市民關心關注的問題,積極探索公衆參與城市管理的新途徑,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與,形成良性互動,推動城市管理從“獨奏曲”向“交響樂”轉變,凝心聚力畫好城市管理“同心圓”,着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建立三支志願服務隊伍

凝聚城市管理重要力量

深圳是“志願者之城”,志願服務活躍。市城管部門主動搭建城市管理領域的志願服務平台,通過廣泛宣傳發動,激發熱心公益的市民積極參與志願服務。多年來,城管志願服務者在維護環境衛生、市容秩序、踐行垃圾分類等方面示範引領,身體力行,成為城市管理的重要力量。

——“美麗深圳”志願者成為一道靓麗風景。

為搭建社會各階層積極參與、服務城市管理領域的平台,2016年6月,市城管部門聯合共青團深圳市委員會共同組建“美麗深圳”志願者服務隊。該支隊伍立足“服務至上,精益求進”的服務理念,圍繞城市管理職能内容,積極開展公共服務,傳播文明理念,化解矛盾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讓城管與市民心貼心。

目前,美麗深圳志願者隊伍共有22個志願服務分隊,注冊人數6416人,組織開展活動累計達到8812場,服務近40萬人次。近年來,創新開展了清山淨灘志願服務、“愛心替崗”志願服務、“深馬”志願服務、萬人淨山大型環保公益活動等一系列特色志願服務以及亮點活動,使“美麗深圳”志願者成為深圳志願者隊伍中一道靓麗的風景。2021年,美麗深圳志願者隊獲得市直機關工委系統優秀志願服務組織榮譽。

——“美麗深圳”文明使者激發“家園意識”。

2015年,“美麗深圳”對外公衆互動服務平台正式上線,市城管部門依托“美麗深圳”微信公衆号,推出“城市環境文明使者成長計劃”,鼓勵市民争當愛文明、護市容、做公益的文明使者,廣泛傳播“城市,因您而美”的理念。

文明使者成長計劃包括文明志願者、文明之星、文明使者、文明大使四個層級,根據活動成績不斷升級。在文明使者成長過程中,培養産生了一大批美麗深圳志願者義工,他們參與城市共建共治,參加城管公益事業,助力深圳建設文明整潔、規範有序、宜居宜業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截至2022年7月,累計共有12萬人加入文明使者成長計劃,達到文明使者的有1386人,達到最高級别五星文明大使的有110人。累計開展5998場活動,活動範圍覆蓋全市各個區域,其中,96.85%的活動由“文明大使”自發組織市民開展,形成了良性互動,極大地激發了市民的“家園意識”。

——“蒲公英”講師播撒垃圾分類“種子”。

為了廣泛開展垃圾分類宣教教育,引導市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2018年,市城管部門啟動垃圾分類公衆教育“蒲公英計劃”,助推生活垃圾分類走入千家萬戶、深植人心。目前,培育了千餘名蒲公英志願講師,他們深入一線開展垃圾分類“大講堂”“微課堂”,同時邀請王石、易建聯等社會知名人士擔任推廣大使,為深圳垃圾分類代言。建立全國首個垃圾分類公益服務機構聯盟,組建由4.3萬人組成的垃圾分類志願服務隊伍,參與入戶宣傳、大型活動賽事宣導等活動。2020年,設立蒲公英教師培訓計劃項目,目前已培訓蒲公英教師1885名,創建蒲公英校園1565所,常态化開展垃圾分類教學和實踐。2021年10月,公衆教育“蒲公英計劃”獲國家住建部肯定,并向全國推廣。

大力培育文明風尚

精心呵護美麗家園

做城市管理就是做城市文明。市民群衆自覺養成維護環境的文明習慣,是城市管理可持續發展的“土壤”。近年來,市城管部門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開展一系列公衆參與活動,大力培育文明風尚,傳遞城市溫度,不斷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和市民文明素養。

——開展“垃圾不落地”行動,改變亂丢垃圾陋習。

為遏制亂丢、亂吐、外掃、外抛垃圾等不文明現象,2013年,深圳在羅湖區探索開展“垃圾不落地”行動。從管理、宣傳和執法三方面着手,合理規範設置垃圾收集容器,廣泛開展環衛宣傳教育和執法活動。市民、商戶逐漸養成不亂扔垃圾、不從門店向外掃垃圾,将垃圾投放到指定投放點的習慣。經過一年的探索實踐,東門步行街區路面垃圾量減少94%。2014年,市城管部門在全市推廣“垃圾不落地”行動,與臨街商戶簽訂市容環境管理責任書,壓實沿街門店的環境衛生管理責任,逐漸形成“三分掃、七分管”“商家自治、市民參與”的良好局面。此外,借助“磨房百公裡”“深圳國際馬拉松”“森林音樂會”等大型活動,宣傳“垃圾不落地,深圳更美麗”的理念。與多部門合作開展“清山淨灘”“萬人淨山大型環保公益活動”等志願活動,倡導廣大市民愛護環境,文明出遊。

——開展“公園撤桶”行動,帶走垃圾、留下美麗。

曾經由于垃圾桶的布局、容量以及垃圾桶與公園景觀協調等問題,引發市民投訴,給公園保潔帶來很大壓力。深圳對标國際先進城市做法,嘗試“反向思考”,從引導市民文明習慣入手,撤掉垃圾桶,引導市民珍惜公園美景,帶走垃圾。2015年開始,市城管部門開展公園“撤桶行動”試點,撤除了1200個垃圾桶。2017年在市屬公園進行全面推廣,先後将3600個垃圾桶撤出公園。同時,對公園内的垃圾分類收集點進行更科學合理的設置,在國内首創集垃圾分類、景觀美化、便民宣傳等功能于一體的垃圾分類收集點,引導遊客自覺到公園垃圾分類收集點投放垃圾,讓公園美景與文明風尚兼修。

——開展“關愛環衛工人”行動,讓城市更有溫度。

環衛工人被人們贊譽為“城市美容師”,他們“甯願一身髒,換來萬家潔”。然而,他們中的多數收入低微,家庭經濟困難。2015年2月,深圳中學初一(9)班全體同學在“走進城管、體驗環衛”活動後,深深為環衛工人的付出所感動,發出了“捐一元壓歲錢、獻一片關愛情”的倡議,得到全市600多所中小學200多萬學生的熱烈響應。市城管部門與市文明辦等部門聯手,積極引導,将關愛環衛工人的浪潮從校園迅速推向全社會。2016年,市城管部門牽頭16家知名公益慈善機構、愛心企業共同發起成立“深圳市美麗深圳基金會”。這是國内唯一由政府部門發起成立,專注關愛環衛工人這一群體的公益基金會,以“凝聚社會力量,推動城市文明”為宗旨,打造深圳精神文明建設新品牌。該基金會自成立以來,累計接收愛心善款5902.2餘萬元,先後開展了以關愛環衛工人為主題的“陽光行動”“春雨行動”“益心同行”等系列活動,為全市數萬名環衛工人提供幫扶救助保障,讓環衛工人感受到深圳的關愛與溫暖。“關愛環衛工人”系列活動先後獲得了“百佳市民滿意項目”“鵬城慈善獎典範項目”,已經成為深圳關愛行動的城市品牌。

綠色基因根植于民

生态文明深入人心

“深圳藍”與“深圳綠”是深圳城市最靓麗的名片。長期以來,深圳保持良好的生态環境,努力提供高品質的生态供給。在綠色發展進程中,城市管理部門在全社會廣植“綠色基因”,不斷提升市民的生态文明素養,在全社會形成了關愛環境、呵護家園,愛綠護綠、賞花種花,共享綠色福利的良好氛圍。

——在全國首創自然教育新模式。

2014年1月12日,深圳挂牌成立了國内第一所自然學校——華僑城濕地自然學校。由政府提供場地和部分資金支持,社會組織負責運營和管理,向公衆免費提供自然教育活動。自此,深圳在探索自然教育上走出了一條新路子。2015年,深圳啟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進一步加大自然教育活動的推廣力度。充分盤活公園等綠色公共空間資源,搭建“政府主導、公衆參與、多方支持”的學習舞台,開展以自然環境為基礎、以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為核心、以參與體驗為主要方式的自然教育活動,引導公衆認知和欣賞自然、理解和認同自然、尊重并保護自然。目前,已在深圳灣公園、仙湖植物園、洪湖公園等公園内建成38個自然教育中心(自然學校),其中,仙湖植物園被授牌“國家級自然學校試點單位”。

同時,結合深圳公園的動植物資源,創新推出了《紅樹林裡的自然課》《苔藓——植物王國的小矮人》《蘇鐵——古老的活化石》等系列自然教育教材;《草木深圳》《深圳野生植物識别手冊》《深圳植物志》等暢銷的自然類科普書籍;開發出紅樹林觀察、觀鳥體驗、“毒特”植物、公園夜觀等豐富多樣的自然體驗課程,每年服務市民近十萬人次。

——創新打造社區共建花園。

2019年起,深圳城管部門創新推出社區共建花園計劃。以城市公共空間為載體,通過社區黨建引領,調動企業、社會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和社區居民等多方力量參與,以“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方式,将不起眼的邊角地、插花地、閑置地乃至衛生死角等地帶建成市民在家門口親近自然的綠色空間。由企業、個人、基金會等自願捐贈,從花園選址到方案設計,從植物品種選擇、種植到維護、管理,居民群衆全過程、“零門檻”參與。同時,注重培育社區核心志願者擔任花園園長和園丁,通過他們帶動社區的力量參與到花園的管理維護之中。“共建花園”改變了傳統的政府基建流程,将“政府主導”轉變為“共建共治”,在全市掀起了建設“家門口花園”熱潮,湧現出一批願意為花園無私奉獻的居民、企業和社會組織。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區共建花園240個,到2022年底将累計完成360個,直接參與群衆近萬人次。項目獲得深圳2021黨建杯機關創新創優競賽“二等獎”,并獲評全市市域社會治理創新經驗推廣項目。

——“走綠道、看深圳”成為時尚體驗。

深圳擁有2800餘公裡的綠道,綠道密度全省第一。為了在全社會倡導綠色低碳的健康生活,讓更多市民群衆走向戶外、感受自然,2016年起,市區城管部門聯合舉辦“走綠道、看深圳”系列活動,深度挖掘綠道沿線資源,以綠道毅行、慢行、騎行等活動為載體,以“綠道 ”的形式融入文化體驗、科普教育、公益宣傳等多種元素,讓市民群衆不僅能在綠道中充分遊覽“山林城海”風光,更通過活動增進對自然的了解,強化愛護自然、保護環境意識,最大程度擴大綠道生态價值。2016年至今,持續開展各類綠道活動400多次,參與人數高達40萬人次。此外,城管部門編印精品綠道地圖冊和手冊,上線精品綠道百度地圖導航,不斷完善綠道交通接駁問題,讓市民群衆更加便捷地走進綠道、親近綠道、共享綠道。

開門問計問策

城市管理更科學

城市管理工作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深圳城管部門不斷擴大向市民問計問策渠道,廣泛邀請代表委員、社會各界人士為城管工作獻計獻策,推動城市管理更加科學,更好地滿足市民群衆需求。

——主動接受監督,建立城管社會監督員隊伍。

2015年開始,市城管部門創新城市管理監督機制,專門從市人大、政協、律師協會、義工聯等各個行業聘請城市管理社會監督員。這些來自社會各行業的專業人士眼界開闊、視野寬廣,有格局、有智慧、有責任心、有見解、有熱情。通過開展城管社會監督員“走進城管”系列活動等方式,讓社會監督員深入了解城管,及時、準确、客觀、公正地反映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為城市管理工作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使城市管理工作更加貼近民生、體現民意、符合民情。截至目前,先後有50餘名社會人士擔任了城市管理社會監督員,共收集各類意見建議上百條,對改進城市管理工作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積極引入外腦,增強城市管理專業化水平。

城市管理涉及環境衛生、園林綠化、行政執法等方面,專業化程度高。為了實現科學決策,給市民提供更優質、更精細的城市管理和服務,近年來市城管部門在各個領域廣泛邀請專業機構參與,提升專業水平。如,在智慧城管建設方面,與多家高科技企業進行戰略合作,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打造城管指揮調度、行業監管、企業信息庫等工作平台。在城管文化建設方面,建立與文化、設計、科技等部門聯系合作機制,引入設計聯盟、智庫團隊,以科學态度、先進理念、專業知識管理城市,不斷提升城市管理的内涵和品位。在城管法治建設方面,聘請法律顧問團隊指導城市管理,強化對幹部的法律訓練、法律咨詢等工作,為依法行政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開展“走進城管”活動,搭建與市民溝通橋梁。

近年來,由市城管部門統籌,各區、街道積極參與,每年都在垃圾分類、城管執法、環境衛生等重點領域開展“走進城管”“城管開放日”等活動,搭建城管與市民溝通的橋梁,增進市民對城市管理的了解和支持,提高市民滿意度。如,2021年,在全市74個街道開展城管執法“開放日”活動,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民、媒體人士等走進城管,現場展示“大練兵”隊列訓練、城管執法裝備等,開展執法業務咨詢,全方位、多維度的向市民展示深圳城管執法的工作和改革成果。伴随着一場場開放活動的舉行,市民與城管的距離越來越近。

(林清容 甘霖/文 鐘子傑/圖 ) 來源:深圳特區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