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家公司近期風波不斷:股價暴跌、高管相繼離職、披露重大會計差錯、證監局發警示函、公司徹底整改自查、高中低層諸多崗位大換血,最近連董事長都辭職了……這家深陷“迷途”的公司,就是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
(惠而浦7月27日複牌以來K線圖)
董事長辭職
12月14日,惠而浦(中國)(600983.SH)公告透露,公司董事長金友華将于12月29日辭職,一并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及在公司第六屆董事會戰略委員會擔任的主任委員職務,并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
根據公告,惠而浦(中國)董事會提名吳勝波為公司新的董事侯選人。
現年51歲的吳勝波畢業于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後到美國留學,曾在通用電氣、霍尼韋爾、歐司朗、佛山照明等多家中外企業任職,2017年2月起擔任惠而浦公司執委、亞太區總裁。
另外,根據此前公告,艾小明在今年9月接任金友華成為惠而浦(中國)的總裁。
現年44歲的艾小明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曾在施耐德等多家跨國公司任職,曾任歐司朗中國區首席執行官,同樣具有照明行業經營管理背景,今年10月正式成為惠而浦中國的董事、法定代表人。
業内認為,随着金友華離開,擁有照明行業經驗的新董事長吳勝波、總裁艾小明,究竟能否帶領“命運多舛”的惠而浦在中國家電市場上重振輝煌,仍是未知數。
高管相繼離職
除了最新爆出的董事長離職消息,近兩年來惠而浦(中國)衆多高管相繼離職,高層、中層、基層大規模換血不斷。
2015年,四位惠而浦董事會成員離職,除一位獨立董事滿一年離職外,其餘三位離職的董事皆不足一年。
2015年初至2016年年報公布之日,首席财務官前後共有四人分别擔任,2016年六位惠而浦董事會成員離職,其中董事兼首席财務官江慧玲任職時間不足一年便離職。
2017年10月,獨立董事曹若華“因個人原因”辭職。
11月17日,一直負責合肥三洋和惠而浦中國營銷工作的章榮中,辭去惠而浦中國副總裁的職務,并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與此同時,惠而浦中國的副總裁黃秋宏也辭去副總裁的職務,公司另有任用。
12月13日,就在公司董事長公告離職的前一天,惠而浦高中低層大規模換人:時任銷售财務負責人、時任電商負責人、時任财稅會計負責人、時任連鎖業務負責人、時任物流負責人、銷售财務洗衣機經理、電商專員因對公司發生重大會計差錯和重大損失負有管理失職及責任,公司讓其考慮選擇主動辭職,若不主動辭職,公司将依法解除其勞動合同。目前上述人員均已辦理完離職手續。
業績下滑:
前三季度淨同比減少123.44%
如此動蕩的人事變動背後,首先是直線下滑的公司業績。
根據惠而浦(中國)2017年半年報,公司目前擁有惠而浦、三洋、帝度、榮事達四個品牌,産品線已從洗衣機、冰箱,延伸到廚房電器、生活電器。
公司财報顯示,2014年至2016年,惠而浦營收分别為55.04億、54.68億、67.74億,淨利潤分别為2.93億、3.67億、2.83億,經營活動産生的淨現金流分别為-2.17億、7.35億、10.61億。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惠而浦(中國)淨利3.72億,扣非淨利隻有1.63億元,比2015年大幅減少了32.99%,業績出現下滑迹象。
而最新三季報顯示,2017年1-9月,惠而浦(中國)營業收入49億元,同比減少3.57%;同時虧損5661萬元,淨利潤同比減少123.44%。
對此,惠而浦(中國)給出的解釋是,“2017年家電市場逐步回暖,消費層級不斷提高,中高端需求提升,惠而浦将争取在中國市場再上一個新台階,正積極布局智能化的高端産品。但是,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産品銷售價格下降,高端産品提升沒達預期,所以導緻虧損。”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本土白色家電企業業績表現卻十分不錯。龍頭企業格力電器、美的集團、青島海爾,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增長強勁,分别實現歸母淨利潤154.61億元、149.98億元、56.82億元。
重大會計差錯:
2億淨利瞬間灰飛煙滅
如果說人事變動、業績下滑對每個公司都是不可避免的,那麼惠而浦(中國)近期公告的“重大會計差錯”對它的影響卻是“緻命”的,直接導緻接近2億淨利潤、5億多淨資産,瞬間灰飛煙滅。
2017年,10月15日晚,惠而浦(中國)發布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公告稱,公司2015年、2016年因差錯導緻分别多算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億元、8901.99萬元;另外,此次會計差錯更正還将分别累計減少公司2015年、2016年合并總資産1.82億元、3.17億元。
這直接導緻接近2億淨利潤、5億多淨資産,瞬間灰飛煙滅。
需要指出的是,早在合肥三洋2001年披露招股書之時,聘用的會所一直是華普天健,然而2015年4月24日,惠而浦(中國)發布公告表示,公司将會計師事務所更改為安永華明。
改聘動作之後,惠而浦(中國)2015、2016年的财報,便出了“重大會計差錯”。這其中是否有關聯?惠而浦表示,不對具體的第三方關系置評。
另外,如上所述,2015年初至2016年,惠而浦(中國)首席财務官前後共有4人分别擔任,惠而浦(中國)表示,幾位首席财務官的辭職均是個人原因。根據公告,四位辭職的首席财務官的國籍可能為“印度-中國-英國-中國”。由于各國會計準則的不同,不僅讓人生疑曆任首席财務官對公司的财務狀況監管以及會計核算究竟是否到位。
根據公司公告,會計差錯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三點:1)少記、遲記和未足額計提銷售折扣;2)部分産品尚未發貨即确認銷售收入,導緻多記收入、跨期确認收入、收入确認不準确;3)少記已售産品的營業成本。
而具體的原因則包括“電腦系統故障”、“部分員工違反會計政策及相關公司政策”等。
證監局發警示函
對此,證監局還發布了警示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上市公司現場檢查辦法》等規定,安徽證監局對惠而浦進行了專項核查。經核查,發現公司存在以下問題:
一、定期報告存在錯誤
2015 年、2016年合并财務報表中,營業收入錯報金額分别約占當期披露營業收入的 1.30%、2.27%;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錯報金額分别約占當期披露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的 22.75%、23.91%;歸屬于母公司股東權益 2015 年期初錯報金額約占當期披露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權益 2015 年期初金額的 1.91%。上述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二條的規定。
二、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經核查,你公司存在庫存商品尚未發出即确認銷售收入、部分銷售折扣缺少内部審批、未及時就發生的銷售折扣開具發票并予入賬等問題,你公司相關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也未指出上述内部控制缺陷。上述行為違反了《企業内部控制基本規範》第三十條、四十二條、四十四條、四十五條、四十六條的規定。
接到警示函後,惠而浦還公告了整改自查結果,要求相關财務人員全部主動辭職。
白電行業外資巨頭隕落
回過頭來,再來看看惠而浦(中國)的發展進程,其中透露出行業格局的巨變。
惠而浦(中國)前身是合肥三洋,1994年由榮事達與日本三洋合資誕生,2004年合肥三洋登陸上交所,成為中國首家合資家電上市企業。
2013年8月,惠而浦控股合肥三洋。
惠而浦本身是惠而浦公司(Whirlpool Corporation)旗下品牌,創立于1911年,總部位于美國密歇根州,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型家用電器制造商之一。
2014年12月,合肥三洋更名為惠而浦。
目前,從惠而浦(中國)的股權結構看,惠而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持有51%的股權,合肥市國有資産控股有限公司持有23.34%的股權。在紐交所上市的美國家電巨頭惠而浦(WHR)為惠而浦(中國)的實際控制人。
依托惠而浦全球的資源優勢,結合原合肥三洋強勁的本土運營管理團隊,惠而浦(中國)采用了多品牌多定位戰略(包括惠而浦、三洋、帝度、榮事達四個品牌),并加大了對中國的投資:2015年11月,惠而浦中國總部及全球研發中心在安徽合肥開工建設,同時還将建成年産200萬台變頻滾筒洗衣機和年産1000萬台程控器的生産基地。
然而,惠而浦(中國)的整體業績還是不斷下行。例如,在市場占有率上,三洋全自動洗衣機2011年市場占率為6.8%,2016年下降至4.9%,榮事達的産品也由第三名下降到第四名,惠而浦連排行榜前列都上不了,研發費用占比也不斷下降,遠低于同行上市公司水平。
事實上,除了惠而浦(中國)外,其他外資白色家電企業同樣不太樂觀。例如,在全自動洗衣機領域,松下、三洋、LG、博世西門子市占率大幅下降,海爾、小天鵝、TCL等本土品牌則占據前幾名;在冰箱領域,隻有博世西門子和三星進入前十,但是市占率不到4%,海爾的市占率多年高達39%;在空調領域,則是格力電器一家獨大,穩居第一。
總體看來,未來惠而浦(中國)等外資品牌的生存空間或仍堪憂。
中怡康副總裁彭煜表示,惠而浦(中國)此次換帥,意味着美國總部希望增強對中國業務的控制力,強化産品導向,滿足消費升級的需求,但是本土化依然是考驗惠而浦在中國市場能走多遠的問題。
關注東方财富網微信号【 eastmoneynews 】,每天為您推送權威、專業的财經資訊!歡迎在【應用商店】搜索【東方财富】,下載中國财經第一門戶手機APP!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