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成人每日消耗營養成分

成人每日消耗營養成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7 10:09:48

目前,超重和肥胖的發生率逐年增加,而超重和肥胖是許多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如2型糖尿病、冠心病、乳腺癌等。

體重是客觀評論人體營養和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标。體重過低一般反映能量攝入相對不足,可導緻營養不良,誘發疾病的發生。體重過高反映能量攝入相對過多或活動不足,易導緻超重和肥胖,可顯著增加2型糖尿病、冠心病、某些癌症等疾病的發生風險。

能量是人體維持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從事體力活動等生命活動的基礎,不同人群所需要的能量不同。能量攝入過多是導緻超重和肥胖的重要因素,加上人們身體活動量不足,消耗的能量少,因此,減肥成了很多人揮之不去的陰影。

能量來源:人體所需要的能量來源于動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類和蛋白質三種産能營養素。三種産能營養素在體内燃燒所産生的能量是不相同的,1克碳水化合物産能4千卡(16.81千焦)、1克脂肪産能9千卡(37.56千焦)、1克蛋白質産能4千卡(16.74千焦)。另外,1克乙醇産能7千卡(29.3千焦),1克膳食纖維産能2千卡(8.36千焦)。1千卡=4.184千焦,1千焦=0.239千卡。根據我國的飲食特點,成人碳水化合物供給的能量以占總能量的55%~65%,脂肪占20%~30%,蛋白質占10%~15%為宜。年齡越小,蛋白質及脂肪供能占的比例相應增加。成人脂肪攝入量一般不宜超過總能量的30%。

成人每日消耗營養成分(營養知識普及之能量消耗)1

能量來源

能量消耗:1、基礎代謝:指人體維持生命的所有器官所需要的最低能量需要,占人體總能量消耗 的60%~75%;2、體力活動:體力活動點總能量消耗的15%~30%;3、食物熱效應:指由于進食而引起能量消耗增加的現象,占總能量消耗的5%~10%;4、生長發育:主要指兒童,占總能量消耗的15%~30%。

成人每日消耗營養成分(營養知識普及之能量消耗)2

消耗能量

從以上可以看出,對于一個人來說,基礎代謝和食物熱效應幾乎是不會變的,變化大的是身體活動(體力活動)。對于一個想減肥的人來說,隻有從兩方面入手才能減下來,一方面是在膳食平衡的基礎上減少總能量的攝入;另一方面是在身體活動上下功夫,也就是多運動。隻有吃動平衡了,才能保持健康的體重。那如何做到吃動平衡呢?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RIs)2013版》,我國成年人(18~49歲)輕體活動者能量需要量男性為9.41MJ(2250千卡),女性為7.53MJ(1800千卡)。在吃飯的時候,應當做到食不過量,包括定時定量進餐、每餐少吃一兩口、減少在外就餐的次數、減少高能量食品的攝入,如果能分餐制那就更好。那每天活動多長時間呢?從上面得知,身體活動的能量消耗占總能量的15%以上。成人能量攝入量在1600~2400千卡時,15%大約是240~360千卡。一般來說,每天做家務和職業活動消耗能量相當于2000步左右(消耗能量約80千卡),主動性身體活動至少達到40分鐘,相當于年輕女性每天快步走6000步(5.4~6.0千米每小時)的運動量,能量消耗總計大約在300千卡左右。當然了,也可以做其它相當于6000步的運動方式,如慢跑、打網球等。因此,隻要動起來,能量就在消耗着,不要懶,多做做家務也能減肥哦!

成人每日消耗營養成分(營養知識普及之能量消耗)3

多動多消耗能量

最後是身體體質指數的計算公式:BMI=體重(kg)÷身高(m)×身高(m)

BMI≥28.0屬于肥胖,24.0≤BMI<28.0屬于超重,18.5≤BMI<24.0屬于正常,BMI<18.5屬于體重過低。(備注:這個計算公式對于一些體脂率低的人不适用,對天絕大多數人來說是适用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