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說,煤是幾億年前的樹木演變而成的,石油是幾億年前動物屍體演變成的,真的嗎?
煤炭是遠古植物形成,這一點并沒什麼疑問,因為在各個地質年代的煤炭層中發現了大量的植物化石,比如我國的華北以及西北與東北地區的早白垩紀煤層中,發現了大量的松柏類植物花化石,另外在大别山、秦嶺以及昆侖山以北的煤層中真蕨類與銀杏綱植物居多,另有大量的蘇鐵綱、楔葉綱等中侏羅紀時代的植物!而準噶爾盆地的煤礦也是中侏羅紀時代,與秦嶺與昆侖山一帶的蕨類植物化石等有相當的雷同!
一、煤炭是怎麼形成的?
煤炭一般有高等植物形成的腐殖煤和低等植物的腐泥煤,當然還有兩類混合煤與殘殖煤等幾種,其中腐殖煤的比例是最多的,現有蘊藏量比例超過95%!我們就簡單說說腐殖煤的形成!
遠古時期的高等植物死亡後,如果堆積在空氣不足的沼澤中,将會産生不完全氧化作用,随着不斷堆積将完全隔絕空氣,随着本身的厭氧細菌的分解,植物開始脫水、去羧基(-COOH),釋放出二氧化碳、甲烷等氣體以及排出多餘水分,使殘骸的碳含量相對增高,氫氧成分減少,成為一種凝膠狀物,就是俗稱的泥煤!
如果此時再次沉積或者因地質運動下沉,這些泥煤會被堆積層壓實、失水以及老化硬結形成含碳量高,氫氧含量比較低的褐煤!如果此時沉降更深受到幾千甚至幾萬個大氣壓,在200℃的高溫作用下形成煙煤和無煙煤!
二、石油的形成
從現代石油成因理論來說,一般都普遍支持有機成因,當然也有部分理論支持無機成因,我們來簡單了解下兩者的差異!
一、有機成因
上圖是石油和天然氣的成因簡單圖示,當然事實上并沒有如此簡單,我們來說明下從有機物到石油的過程!
沉積的生物有機質在生物化學的作用下形成石油的早期中間物質-幹酪根,随着地質運動,埋藏加深,幹酪根逐步發生催化裂解和熱裂解形成原石油!再經過地質作用最終形成具開采意義的油藏!
從有機成因來說,我們的石油将會越來越少!畢竟大自然的積累是有限的,人類無節制的開采使用,終有一天将會将地球上數十億年積累的太陽能(有機物都來自于光合作用,動物也間接來自太陽能)消耗一空!
2、無機成因
比如化學家門捷列夫就認為油氣是無機化合物經複雜地球物理化學作用形成,很有可能來自于地幔的無機成因!如果真是無機成因,那麼油氣從另一個意義上也許是“無限的”,而且油田分布将會形成新的理論!
有機成因的證據:石油餾分具旋光性,這是生物有機質普遍具有的旋光性!另現代的沉積物都發現有構成類似早期烴類化合物!
無機成因的證據:碳氫沉積物在地球早期即形成,比如在科拉深鑽孔底部就發現大量的氫沉積物!并且又發現已經開采過的油田又有油流入,似乎從有機成因上有些難以解釋!
不過無論是無機還是有機,有一點倒是大家都統一意見的,即過多的燃燒石油會造成空氣污染,無節制的排放将會造成全球溫室效應,未來地球氣候極端化發展也許指日可待,甚至已經在發生!因此從這點上來看,即使無限時候人類仍然得有限使用,核聚變電站還是得研制,要不然總有一天地球将不适合人類生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