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網上搜索“癌症”時,網頁會自動蹦出各類相關新聞,涉及到生活方方面面,真假參半,讓人難以分辨。
裝修房子吧,大理石輻射能緻癌、
去醫院看病吧,拍CT會緻癌、
睡個覺,床會緻癌、
準備喝個奶茶壓壓驚時,
網上“專家”告訴你,奶茶也能緻癌,
......
啊!
這個不講武德,啥啥都緻癌的世界!
如今,網傳“一對夫妻先後查出胃癌,醫生判斷跟不洗油壺有關”的消息在網上散播,于是乎,油壺不洗能緻胃癌的說法,不胫而走。
網傳油壺緻癌原理:
含油的油壺不及時清洗,容易産生酸敗,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可能會産生緻癌物質——環氧丙醛。長時間服用,會增加胃癌的發病率。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上,食用油存放過程中确實會産生環氧丙醛,但離“緻癌”還有很遠的距離。迄今為止,并沒有它增加人體患癌風險的直接證據;在許多實驗分析中它顯示了較強的緻突變能力,而化學結果與它相似的一些物質在動物實驗中展示了緻癌性。所以它被劃為“2B類緻癌物”。
這時會不會有人擡杠,
其實啊,我們每天吃的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緻癌分類是2A,也就是說它們的緻癌證據比環氧丙醛還要更加明确。但即使是對于“紅肉”,也不能說吃了就會增加癌症的發生率,要證實這個因果關系,還需要更多、更直接的科學證據。
網上那對夫妻雙雙患胃癌,是巧合嗎?
胃癌的誘發因素有很多,不能簡單地歸因于油壺,這樣的推測是不符合科學邏輯的。人們不會突然患癌,癌變都是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就拿胃癌的演變來說,一般經過四個步驟:
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化、不典型增生——胃癌
雖然這個過程很緩慢,需要很多因素參與,但大體發展套路就是這樣。
哪些因素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
1.煙酒
2.肥胖
3.經常食用高鹽和煙熏食物
4.水果和蔬菜食用量少
5.家族遺傳
6.幽門螺杆菌感染
7.長期胃炎
8.胃息肉
科學界一般認為,有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過生活方式的調整來避免。具體到胃癌,需注意做到:
1.保持健康的體重;
2.飲食中加入更多的水果和蔬菜尤其是多樣化的水果和蔬菜;
3.減鹽,少吃煙熏食物;
4.戒煙;
5.定期進行早癌篩查。
4月9日是國際護胃日,護胃養胃歡迎關注公衆号“武漢世紀國醫堂中醫醫院”,與您分享護胃小知識,養胃小妙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