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二月二,是春耕節,是剃頭日,也是傳統節日中,對南方人來說~~發音最難的日子~~兩個卷舌音連一塊,讓人如何是好?
其實不光你覺得難,很多明星也搞不定這個音。最近看林心如做的廣告,偏偏要用到“二十年”,也是夠難為台灣人了~~
類似的還包括“兒化音”,同樣需要舌頭上卷,難度值一樣一樣的!
你可能為此付出過極大的努力,反複聽範讀,反複模仿找感覺,可最終還是搞不定。問題出在哪裡呢?
02首先,你的練習方式就是錯的!
模仿範讀,聽的是一種“感覺”,但感覺如果不轉換成可操作的動作,就難以做到。
圖片來自《漢語普通話圖解課本》
學界關于卷舌音是先發 ə 再卷舌,還是發 ə 的同時卷舌沒有定論。
我個人傾向于後者,一方面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複合元音”;另外,這樣可以和兒化的情況統一起來,減少學習負擔。
發不好這兩類音的第二個原因是~~舌尖沒使上勁兒。
卷舌音,屬于“舌尖元音”,也就是發音時舌尖需要集中用力的音。上圖的說明其實也告訴了我們,發音關鍵在于“舌尖翹起”。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從我以往的學員來看,控制不了舌尖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有的是舌尖無力,平時方言中沒有舌尖向上用力的音;還有的是有勁兒沒處使,一發音就舌面往上挺。
03怎麼解決呢?下面這三種方法,你不妨都試試,全方位多角度“找感覺”:
❶ 口部操
口部操的舌部動作可以讓舌頭變得靈活有力。
特别是伸舌練習,把舌頭伸出嘴巴外面,力量集中在舌尖,讓舌尖向左、右、上、下盡力伸展。
❷ 舌尖上頂練習
嘗試用舌尖去夠前硬腭(下圖紅圈的位置☟),夠到後可以稍微用力頂一下。練習的時候注意三點:
第一,舌尖和前硬腭的接觸面越小越好;
第二,舌面放松,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舌尖上;
第三,做的時候口腔略微張開,舌頭動,口腔不動。否則就起不到練舌頭的目的了。
反複練習這個動作。直到舌尖靈活有力,舌面放松。
這裡特别說明一下,一些教材中認為發 er 的時候要先發 ə 再卷舌,所以舌頭需要後縮。
但如果把 er 看成是“一體”的,發音的時候舌頭前伸反而能更好幫助它翹起來。
❸ 牙簽法
如果你完全找不到舌尖上翹的感覺,可以嘗試這種方法。
看圖,将一根牙簽橫放在上排牙齒第三或者第四顆牙下面,舌尖沿着牙簽上方前伸~~OK,這就是舌尖上翹的造型!!
04
相比卷舌音,兒化更加複雜。除了要舌頭靈活,動作得當,兒化還有自己的規律。
兒化是語尾“兒”和前面的音節合音而成的。雖然寫成兩個漢字,實際上已經合成一個音節。“兒”隻表示前面音節的韻母加上卷舌動作,本身不獨立發音。關于兒化音,你可能誤解為,要原樣讀完韻母,然後把舌頭卷起來。
可事實是,第一,很多韻母兒化以後,本身變了,不能再照着原來的樣子讀了;第二,在讀韻母的同時就要把舌頭卷起來,讀完就來不及了!
無論是卷舌音還是兒化,發音的時候口腔都需要略微打開,不然空間不夠舌頭卷不起來呀。
但是遇到韻母結尾是 i、ü 這樣的,開口度本來就很小,空間不夠;而前後鼻音就更麻煩了,韻尾舌頭很忙,不能同時兼顧卷舌啊。
兩種情況。如果韻尾是 i 或者前後鼻音,沒那麼重要,直接去掉韻尾。比如:蓋(gài)→ 蓋兒(gàr),杆(gān)→ 杆兒(gār);
需要特别說明一下,後鼻音兒化以後,主要元音還會帶上點兒鼻音,以示和前鼻音的區别。
第二種情況,如果 i、ü 是主要元音,就在後面加上開口度稍微大點兒的 ə 音。比如:小雞(jī)→ 小雞兒(jīər)。
綜上,碰到 in 這樣的前鼻音,根據第一條規則去掉韻尾以後,主要元音變成開口度很小的 i 了,那就繼續根據第二條規則,在它後面加上 ə,然後兒化。
下面我幫你總結了兒化音變的規律,不過如果你理解了上面說的道理,這些規律完全不用記,它們就是為打開口腔、便于發音服務的。
最後再給你介紹三個練習卷舌/兒化音的小技巧:
❶ 從 ar 開始練,因為 a 的開口度最大,方便控制;
❷ 發音的同時口腔可以小幅壓扁,以幫助舌頭卷起來。
❸ 讀韻母主要元音的同時卷舌,不要先卷好舌頭再發音。
很多人讀 er 的時候,總是先卷好舌頭再發音,這樣聽起來會顯得很笨拙哦!
05總結一下,發卷舌音、兒化音的關鍵在舌尖,能控制舌尖靈活上卷,你就成功了一半。
我們可以通過口部操、舌尖上頂動作和牙簽法來“虐”你的舌頭,讓它就範。
而兒化呢,除了得 hold 得住舌頭,為了幫助發音,兒化音節的韻母也往往要發生變化。
另外注意兒化的卷舌動作是在發韻母的同時完成的。
至于哪些詞需要兒化,主要是根據北方人民的發音習慣來定的。雖然能總結出個别規律,比如區分詞性,表示“小”的意思之類,但規律也難以涵蓋所有兒化現象。
所以要考試的同學,就好好背兒化詞表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