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資産?
資産是指企業(個人)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個人)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個人)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資産的三大構成要素包括經濟價值、價值可計量、所有權。不能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不能作為資産,是企業的權利。資産包含流動資産、長期資産、固定資産、無形資産和其他資産。
作為我們普通人,最習慣的就是把金銀、房屋、土地認作是資産。為什麼人們會把這些東西當作是資産呢?我們觀察到一個普遍的現象:比如戴個金戒指,跑到不同的國家,如果遇到一些情況混不下去了,把金戒指當掉可以換錢或者換到東西,這是因為全世界的人們都把金銀當做是财富;比如房屋,城市越大、人越多,房屋的價格就更貴;人流量越大的地方,商鋪價格租金就越高;交通越便利的地方,土地價格就越高。
這種現象揭示了,财富本質上就是信用、共識、網絡觀念集合!
關于信用,當人們都信任一樣東西的時候,這樣東西就可以成為一種财産,我們習以為常的紙币本身隻是一種國家信用/銀行信用,貨币的本質就是信用。其實任何人都可以發行貨币,隻要一個人在人群中有個人信用,當别人願意借錢給它,本身就是一種貨币創造的過程。貨币計算規則從M0、M1、M2……就是信用範圍不斷延伸。
關于共識,當人們建立起一個為多數人接受的觀念,觀念映射物就是财富,金銀因為被全世界的人都認為是天然的貨币載體,所以它就成了财富。國家、民族、宗族、社群都是一種“想象的共同體”,随着時間的推移,共識是不斷演變進化的。古時候,當普遍人都認為貝殼可以作為交換媒介,貝殼就成了貨币;16、7世紀的時候,荷蘭人認為郁金香是最有價值的财富;到這幾年人們認為比特币是最可信的數字貨币财富;财富載體的變遷其實就是人們觀念共識的變遷。
關于網絡,既包括了現實社會的社會運行網絡,又包含虛拟世界的互聯網絡,這裡解釋起來會有一些抽象,前面已經通過房屋、土地的例子做了說明。進一步舉例,一個交通樞紐城市,因為它連接更多的城市和更多的人,它形成的連接節點就會更多,而一個小縣城,它既不是交通樞紐,也沒多少活動的人,它的連接節點就少,因為連接節點多,人們會認為更有價值,與之對應的就是連接節點少,價值就更低。
随着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規模越來越大,人們發現互聯網創造出來的連接數規模、便利性、成本經濟性等等都要遠遠超過現實的物理世界。人們逐漸發現,在物理世界努力獲取的東西遠不如在互聯網上努力獲取容易,而且成本更便宜,更高效,流動性更好,那麼互聯網世界就會逐步替代物理世界,财富從物理世界轉移到虛拟世界。比如以前城市最旺的商業地段是某處街道,現在可以是某個平台、某個點位;以前有錢的是土地主、包租公,現在可能是大V,UP主,主播,達人。擁有數字資産的這批人或許才算得上互聯網真正的“一線居民”,即使他們的肉身還在十八線縣城。
二、什麼是數字資産?
數字資産和資産數據化經常一起出現,但屬于兩個完全不同概念的東西。資産數字化指将物理世界的資産轉化為數字形式,映射至數字空間的過程。資産數字化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實物資産的價值交換過程,使交易更便利化。從某種意義上說,資産數字化。并沒有創造新的資産。
那什麼是數字資産呢?用中國人的學術定義方式可以描述為:數字資産是擁有二進制形式數據所有權,産生并存儲在計算機、智能手機、數字媒體或雲端等設備中。”“數據資産是擁有數據權屬(勘探權、使用權、所有權)、有價值、可計量、可讀取的網絡空間中的數據集。到今天為止,全世界沒有一個準确全面的含義,個人數字資産形式包含但不限于前面羅列的形式。
用人話翻譯過來,隻要是你自己創作出來的包含不限于影視、音樂、音頻、圖片、代碼、文章、小說、漫畫、賬戶、數字貨币……能給你帶來可持續經濟收益的一切數據形式,都可以說是你的數字資産。
三、普通個人如何創造數字資産?
曾經有個朋友問我“你覺得當歌星好呢?還是當影星好呢?如果你能選擇的話”,我當時的回答是“可以選的話,我更想當歌星!因為歌星開演唱會的時候,那種一呼百應的現場感一定無與倫比”,我現在回想起這個問題,讓我重選的話,我依然會選擇歌星,但不是因為一呼百應那種爽,而且歌星在今天互聯網的環境下,我覺得比影星更有數字資産變現的好處,比如已故的傑克遜,隻要他的音樂還在播放,他的版稅依然源源不斷為他的家人創造财富;比如我最喜歡的女歌手王菲,即使今天她不再演出,互聯網上每首她的歌曲都在産生長尾收益;周傑倫即使不再唱下去,他已經創造的音樂依然源源不斷在給他創造财富,這就是數字資産的迷人之處。
生活在今天的普通人,創造個人數字資産方式,已經呈現百花齊放百家争鳴的态勢。普通人正在獲得前所未有迸發自己價值的機遇。一些原來隻有專業的人才能做的事情,現在隻要你有才能,配合簡單的設備,歌星、影星、主持人、評論員、主播、演員、作家、漫畫家、美食家……任何角色你都有機會去扮演,隻要你有足夠的才藝,超越所謂的一些娛樂明星的流量也成為可能。個人在互聯網虛拟空間可以獲得無窮多的連接機會。因此,今天的普通人如果要擺脫原來物理世界資産的局限,最有機會的領域就在數字資産方面去思考突破。
舉例,視頻做得好的人可以在B站成為UP主,每個點擊、觀看都可能給他創造收益;比如在抖音流量高的達人可以帶貨、可以廣告植入;比如小說寫得好,在内容網站可以按頁收費;文章寫得好,可以獲得廣告主收益或者點贊收益……
羅胖的節目曾經發出一個疑問:你是“算法”還是“數據”? 成為别人算法的數據,還是别人數據的算法,這是我們這代人面臨的一個選擇。成為算法的人自然是擁有數字資産的富人,而成為别人數據的人則淪為數字資産的窮人!
這個時代給我們每一個普通人最大的恩惠,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編制自己的算法,讓所有人看到自己的确定性,讓潛在的合作者找上門來,讓自己可以積累出一筆龐大的信用資産。這個時代的真相:看起來,那些大公司、大機構似乎無所不能,他們用算法在算計每一個用戶,好像未來全是他們的。其實不是這樣的。這是一個算法博弈的時代,每一個人都可以用自己創一套算法和外界的算法對抗,每個人都有獲勝機會。
這個時代的人會分成兩種。一種人崇尚随機應變,這個好玩,玩一下,那個有趣,當一會吃瓜群衆。他們的欲望會被極大地滿足,過得很幸福。但是不好意思,他們的生命也會被别人的算法切碎,剁成肉沫。逛淘寶,刷抖音,對自己一點節制都沒有。有多少生命都可以填進去。他們對世界的最大貢獻,就是産出了大量的數據,讓别人的算法不斷叠代。而他自己僅僅是數據。
還有一種人呢?他們有自己的算法,接受自己編制的算法的剛性約束,不斷産出信用資産,不斷形成有效的合作。那些定期寫點東西的人,那些嚴格約束自己日程表的人,那些長期堅持做一件事的人,不管他會不會編程,他本質上都是一名算法工程師。
四、關于個人數據資産幾點小結
1、随着資産從物理世界部分遷移到虛拟世界,普通人要思考如何通過數字資産的創造,去突破物理世界資産原有的圍欄;
2、努力把自己擅長的技能、知識以自己的方式整理呈現出來,不斷積累,構築自己的數字資産體系;
3、通過構建自己的數字資産,反過來改變自身的物理世界,更加自律去增強物理世界的生存條件,擁有個人數字資産可以讓生活、工作、思想更加的自由,更加有安全保障;
4、學會利用優秀的平台,而且同時多平台并用,獲取最大的連接數,去積累自己的個人數字資産,規模越大、連接數越多的平台越能創造個人數字資産。
好好思考一下,我能創造什麼形式的個人數字資産?
全文完,既然看到這裡了,如果覺得不錯,随手點個贊和“在看”吧。
如果轉載本文,文末務必注明:“轉自與時代合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