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雞母”“ha兒”“pie tuo”,這些經常挂在嘴邊的方言,說了那麼多年,你會不會寫呢?在重慶市語言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楊月蓉主編的《重慶方言俚俗語集釋》裡,對部分詞彙進行了考證。
菢(bào)雞母:《廣韻》:“菢,鳥孵卵,”《通俗文》:“雞做卵,北燕謂之菢。”
坌(bèn):一個人蘸兩個碟子———坌(笨)了又笨。坌在重慶話裡有蘸、沾、糊等意思。明代人李實《蜀語》雲:“和物曰捹”。
跍(kū):跍是蹲的意思,《漢語大字典》引《戲曲劇本選集》中“手扒欄杆過橋嘴,但見烏鴉跍幾堆。”《集韻》中:“跍,空胡切,蹲貌。”這相當于重慶話中說的gu或ku。
哈(hǎ):傻,表示愚笨。《西遊記》第20回:“行者道:‘老兒,莫說哈話,我們出家人不走回頭路!’”。重慶人一般說哈不說傻,比如“你個哈兒”,用的正是此意。
奓(zā):張開。宋代韻書《廣韻》說:“奓,張也。”讀zhà,今重慶方言讀zā。比如“你鞋子奓口了”,用的就是這個意思。
跐(zī):念做“ci”,重慶話讀“zi”。左思《吳都賦》:“雖有雄虺之九首,将抗足而跐之”,跐,踏也。腳踩着前後摩擦,引申為搓擦。重慶話說“洗澡不用水——幹跐”用的就是這個意思。
撇脫(pié tuó):輕松,容易,泛指省事。《朱子語類》卷九十四:“要之,持敬頗似費力,不如無欲撇脫。”重慶話裡“他圖撇脫,穿個拖鞋就出門了”,用的就是這個意思。
當然啦!重慶方言裡還有不少用法,在漢語詞典裡也可以查到。比如說,重慶人講水很冰涼,一般說“冰凊(qìng)”,這個凊字,漢語詞典裡的解釋也的确是涼的意思。又比如“敹”讀音為(liāo),常用詞組為“敹針”,意指縫針。
說起來,咱重慶話還真是保存了不少古漢語的用法呢,方言土話的形象,瞬間就高大起來了呢~
--------華麗麗的分割線----------
“吃在重慶(微信ID:chizaicq)”是深受吃貨們追捧,引領重慶美食界的吃姐,歡迎大家同時關注我的微博@吃在重慶 和吃姐私人chijie023,關注我的好處就是随時吃霸王餐!快來跟着吃姐免費吃遍大重慶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