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天體名稱,人類肉眼所見,稱為月亮,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婵娟、玉盤,是地球的衛星。
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
月球是地球已知的質量最大的衛星,月球表面布滿了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
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38萬千米,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
月亮的形狀不斷在變化,有月牙形的半月,也有十五的圓月。
自然古今中外就有了無數的關于月亮的描述。“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更有嫦娥奔月的唯美傳說。
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全家團圓,賞月,吃月餅。
月球與太陽的大小比率與距離的比率相近,使得它的視大小與太陽幾乎相同,在日食時月球可以完全遮蔽太陽而形成日全食。
月球本身并不發光,隻反射太陽光。
月球是第一個人類曾經登陸過的地外天體。
2019年1月3日10點26分,“嫦娥四号”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陸,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地球,這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為什麼秋天适合賞月?月亮從月牙兒變成滿月,總是遵循着一定的規律。通過閱讀,孩子們可以了解月亮的規律和奧妙,通過故事和日常生活,清晰地了解地球和月球的關系,讓孩子的疑問一一得到解答,同時培養孩子探索宇宙星空奧妙的好奇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