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超長的寒假,孩子暴露出越來越多的毛病,尤其是沉迷網絡遊戲,讓家長們急的上火。
怎麼辦?沒收手機?打一頓?24小時監督?
顯然上面的辦法有的是沒用的,有的是不現實的。那怎麼辦?
俗話說:解決問題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要找到問題的根源,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才能省力有效。下面我來說一下我所了解的幾種根源問題及我對這種問題的解決意見:
1、孩子不願意學習,沒目标或者學不會。沒目标就會沒動力,沒動力怎麼幹事,就是幹也是敷衍了事,無法深入,更别提幹好了。有的人會說了:有目标,我給他定的目标是······。我說的是孩子有目标,你定的目标是你的,孩子認可了嗎?要注意引導孩子自己定目标,确定個理想。然後家長幫助孩子設計達成目标的方法及實施計劃。目标孩子認可,計劃切實可行,每一步的成果能夠感受到,孩子就有幹勁了,有動力了。如果就一個遠大目标,遙不可及,孩子就會三分鐘熱度,很快就激情不再了。記得有個馬拉松運動冠軍分享奪冠經驗,把整個比賽路程了解一下,分成幾個小段,每個小段都有一個标志物,在跑步的過程中奔着下一個标志物去跑,因為每一個标志物都不遠,一擡頭就看到目标,所以能夠始終保持奔跑的速度。如果隻是把終點看作目标,就會讓人感覺沮喪,每次擡頭都是遙不可及,隻能是越來越沒有動力。
至于學不會的孩子,我想除了确定目标外,最好是找人輔導一下。當然要找個比較靠譜的,别随便找個輔導班。要考察考察輔導班好孬,适不适合自己的孩子。
2、孩子沒事幹,沒朋友玩。這個原因在這個寒假尤其突出。由于疫情影響,大家都不出門,隻好宅在家裡。大家交流少了。而孩子是坐不住的,這時如果家長不能陪孩子玩,那孩子隻好和網絡遊戲玩了。并且網絡遊戲那麼好玩。這種情況我想隻好家長犧牲一下,和孩子一起玩會。雖然遊戲音效畫面都很吸引人,但是孩子還是願意和家長做遊戲的,隻要你是真心放棄一切目的性陪他玩。如果實在沒時間,就要和孩子約定玩遊戲要注意時間,做好計劃,并有一定的獎懲。隻要這個計劃是你引導,由孩子來制訂的,那麼獎懲時孩子一般是不會反悔的。因為這是遊戲規則。再就是引導孩子玩遊戲玩那些益智類遊戲,像象棋,軍棋,五子棋,圍棋之類的。有一定的規則,益智,還不花錢。
除了玩我們還可以給孩子布置一些任務,像幫助做點家務,打掃一下衛生,做個菜,自己當家做頓飯之類的。别提學習,提學習給你急。除非你和他一起,比如背一首古詩,由他選定,父子母女兩人或者全家一起比,并有一些獎懲機制。當然獎懲隻為促進,比如刮一下鼻子之類就可以。
3、孩子心理有問題,在逃避現實。這種現象不隻是孩子,成人也有這種現象。原因很多,比如某些願望現實中無法滿足;現實中受到某些打擊;現實中的一些問題自己無法接受而又無能為力等都會産生這種“避世”現象。孩子産生這種現象多是因為父母的責罵或者父母吵嘴造成的。這就要家長朋友深入解孩子的思想,改變自己,從而改變孩子。孩子都是一顆“玻璃心”,不小心就會摔碎了。
4、從衆心理。别的孩子都玩,所以我也玩。如果隻是這種原因,隻要家長和孩子好好談談,我想孩子應該很快就能從中脫離出來。當然語氣和态度非常重要,别好心辦壞事,把孩子再推進去了。
這樣談話有用嗎?
孩子希望父母和他交流
我是老邢,你對孩子沉迷網絡遊戲有什麼看法?我們來一起讨論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