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歐楷,關鍵是掌握方法,方法得當,事半功倍!相信你能做到!
那麼,什麼樣的方法,才是正确的方法呢?答案很簡單:從寫“一”字開始!這個尤其重要,圏個有用!
一切書體,都得從最基礎的開始,歐楷更不例外!因為“一”字,是漢字的基礎中的基礎。不隻是一個漢字,也是一個橫畫。這個橫畫,幾乎包括了楷書所有的運筆方法:逆鋒、落筆、斜切、提筆、中鋒、駐筆。頓筆、回筆。
不多說了,直入正題:歐楷“一”的寫法。
一、讀帖
觀察形态:,左低右高,左細有粗,起筆方,收筆圓,稍有弧度。
觀察形态,好比觀察一個人,其長相有什麼特征,有利于加深對這個人的印象。觀察筆畫也是這個作用,這樣寫起來就有目标和方向了。
二、臨帖
總體是三個運筆方法。:起筆、行筆、收筆。,說具體一點,就是把筆鋒斜切下來,再提筆向右,保持中鋒,行至末端,稍提,下頓,最後回筆。請看以下運筆圖。
1、上圖是運筆的第一步,起筆。把筆斜切下來,注意合适的角度,不宜太斜,也不宜太直。
2、行筆,上圖是行筆的第一步。當把筆鋒斜切下來後,再把筆立起來,改變方向而向右,保持中鋒運行。
3、上圖是行筆的第二步。筆鋒行至末端,稍微停頓。注意,運筆過程是漸行漸按,逐漸加粗,不可太直。
4、以上是最後一步,收筆。把筆鋒略上提,再圓轉向右下頓筆,最後回筆。
5、上圖是完整的長橫,也是“一”字。從中可以看出,長橫,一要注意長度,寫在方格正中,兩端留白要相等。二要做到粗細有變化。三是尾部用筆較重。
三、病筆舉例
1、起筆為“釘頭”
分析原因:切筆過重,行筆時,毛筆沒有立起來,筆毫未鋪開。
解決方法:切筆要虛。切下以後,随即立筆,把筆毫鋪開,鋪開的寬度和切筆的寬度一緻。
2、收筆有“疙瘩”
分析原因:收筆時,提筆過高,頓筆過低,收筆外拓。
解決方法:收筆時,稍提筆鋒,頓筆最低處,和橫畫的下邊線齊平。回筆時,筆鋒要在頓筆之中,不能外拓。
四、橫畫的拓展練習
(一)第一個字:“正”
1、先讀原帖。這個字的字形為方形。核心筆畫是長橫,長橫也是主筆畫。不管什麼字,都要突出主筆,更何況現在練習的,也是主筆橫。長橫在這個字中,起着支撐平衡的作用。注意與兩個豎畫的銜接,與中間一豎要實接。
有兩處斷筆。第一處是短橫和中豎;第二處是中豎和短橫。這裡的短橫變化為點,顯得玲珑可愛。兩處斷筆也叫虛接。
2、實際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書寫與碑刻的區别。碑刻為刀刻,有刀刻的棱角。書寫要體現書寫性,需要靈動,突出神采。
上下兩橫決定字的高度,長橫決定字的寬度,要把握好這兩個度。橫畫左低右高,豎畫要有弧度,不宜過直。
(二)第二個字:“丘”
1、先讀原帖。這個字方中見扁。核心筆畫為長橫,為該字的主筆。注意長橫兩頭粗,中間細。兩個豎畫與橫畫的鍊接,一個實,一個虛。且短豎變為點。中間的短橫,與左豎和短豎,都是虛接。
2、實際操作
首筆撇畫,在豎中線處落筆,左豎彎頭,短橫傾斜角度較大,兩豎之間的留白,大緻為一正方形。長橫向兩端伸展,中間稍細。
本次練習的重點,要放在長橫上。隻要多看,多悟,多寫,就會熟能生巧。
以上練習方法,如果你覺得有用的話,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