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有三個人很能哭:一個是曹操,兩哭典韋、三哭郭嘉廣為人知;一個是劉備,比起曹操劉備更能哭,幾乎是敗一次哭一次,徐庶要走了痛哭,龐統和關羽死了傷心不已等等;還有一個就是諸葛亮,演義中諸葛亮哭的次數也相當多,比如過江拜祭周瑜哭得淚如泉湧、悲恸不已;龐統死于落鳳坡諸葛亮大哭不已;揮淚斬馬谡同樣是哭,張苞死後諸葛亮甚至哭至吐血等等。
不過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諸葛亮哭了這麼多人,但是五虎上将先後去世,諸葛亮誰都沒哭,唯獨趙雲之死他卻傷心不已,那麼諸葛亮為何厚此薄彼,五虎上将他卻隻哭趙雲一人?我們來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第一,五虎上将隻有趙雲和他相處時間最久,因為劉備入川後關羽留守荊州,從此他和諸葛亮見面的時間是少之又少;張飛在劉備入主益州後也并未待在成都,而是鎮守巴西郡阆中長達七八年之久,和諸葛亮相處的時間其實也不多。
馬超就更不用說了,劉備入主益州之前馬超才來;黃忠死于夷陵之戰前夕(當然正史中劉備稱帝前他就去世了),和諸葛亮在一起的時間也不算很長,而且黃忠馬超都是統兵在外的大将,諸葛亮大多數時候都在成都,雙方交往并不多。
207年諸葛亮出山時就和趙雲一同效力于劉備麾下,一直到229年趙雲去世,十幾年時間兩人在一起的時候相當多,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劉備生前關張馬黃都是統兵作戰的大将,而趙雲無論是出任牙門将軍、翊軍将軍還是中護軍,他的主要職責是統領親衛和禁軍随侍劉備左右,自然和諸葛亮在一起共事的機會就多。
劉備死後趙雲更是諸葛亮手中排兵布陣不可或缺的一員猛将,其實就是一句話諸葛亮和趙雲的交情比和關張馬黃四人要深厚得多。
第二,趙雲是諸葛亮的最佳搭檔,這樣的例子在演義中不少,比如赤壁之戰中諸葛亮借東風後前來接應他的是趙雲;諸葛亮過江拜祭周瑜護衛身邊的也是趙雲;劉備入川作戰不利,諸葛亮率張飛、趙雲前去支援,張飛單獨一路,諸葛亮則和趙雲在另外一路。
關羽和張飛資格老又各有性格,曾一度瞧不上諸葛亮,雖然說後來也敬服諸葛亮,但是想要和趙雲那樣無條件的聽從諸葛亮指揮或許還做不到,這個其實也是趙雲和諸葛亮能成為最佳搭檔的原因所在。
相對于關羽和張飛之死,顯然趙雲之死更讓諸葛亮有痛哭的理由。
第三,229年正是諸葛亮第三次北伐之時,此時蜀漢名将凋零,五虎上将隻剩下趙雲一人,趙雲一死,跟随劉備和自己的蜀漢第一批名将就隻有魏延一人了,遍觀軍中諸将,姜維剛剛投降,其他可堪一用的并不多,北伐大業更顯艱難。
諸葛亮之所以痛哭趙雲,其實也是在痛哭蜀漢的後繼無人,後面張苞之死諸葛亮哭至吐血其實和痛哭趙雲的原因也差不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