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果的學名:Manilkara zapota(L.)van Royen;英名:Sapodilla,Sapodilla Plum,Chiku,Chicle,Naseberry,Beef Apple,Nispero.。是熱帶低海拔地區常見果樹。企業性栽培最廣的地區是墨西哥與中美洲,主要目的在于收取乳狀膠質,作為香精原料。台灣各地的平野和淺山坡地,均有零星栽培。面積以嘉義最多,雲林、台南次之,主要産地有嘉義市及嘉義縣竹崎鄉、番路鄉,雲林縣鬥六市等。
(一)定植
人心果的高壓苗依品種的不同,約需4~12個月才完成發根。栽植以4~5月為宜,株距為6~8米,栽植前宜挖掘直徑約45厘米,深45厘米的穴,每穴放入堆肥5公斤,使之與土壤充分混合,然後定植。幼苗種植不宜過深,高壓苗以發根介質項部與地面齊平為度,填土高出地面約5厘米。種植地不宜積水,種植的幼苗須設立3根支柱固定,并在苗頂部用草嵩設立臨時的傘狀遮蔭。以後注意澆水,為避免水分蒸發,應在植株周圍用稻草或其他材料覆蓋。
(二)施肥
人心果在定植最初1~2年内.發育緩慢,以後逐漸繁茂,須注意管理,适當修剪,并少用氮肥,多施磷、鉀肥。
每年在1月及9月各施肥1次;1月施用全年用量的2/3,9月在果實采收以後,施用其餘的1/3.5年生以前的幼樹,可進行環狀施肥法,在樹幹周圍長度3倍之處,挖掘寬及深均為15厘米的環狀溝,放入肥料,然後覆土。對6年生以上的大樹,可進行撒施,将肥料均勻地撒布在果園地面,然後輕輕中耕,把肥料翻入土中。
(三)修剪
人心果自然的樹形為圓錐形,生育旺盛,不宜進行重剪,将叢生枝條及徒長枝條适時剪去即可。枝葉過于茂盛,而導緻結果不良時,可用斷根、環狀剝皮或刻傷法,來抑制生育,其中以斷根和環狀剝皮最為有效。斷根法可借施肥開溝時,切斷若幹側根後,放置2~3日,再将溝填起。環狀剝皮法可就單幹或分枝進行,在樹幹或分枝基部,用小刀成環狀切除其皮部,深達木質部,寬約1厘米,效果甚好。
(四)主要病蟲害
人心果的主要害蟲有綠介殼蟲和果實蠅(或蜜柑小實蠅)。綠介殼蟲在台灣北部較少,南部甚多,周年繁殖不息,寄生在多種樹木的葉部下表面及枝條上危害,并常引起煤煙病;而果實蠅,危害頗為嚴重,受害果實無食用價值,且往往引起嚴重落果,須加以預防。
五、采收
人心果未成熟果的果皮青綠色,以後轉變成綠色,成熟的果實為黃綠褐色或茶褐色,成熟果實容易用手采下,而且在果梗處流出的白色乳汁也比未成熟果實少。果實采收後放置在室内5~7日,經後熟軟化就可食用;貯藏在1.6~3.3 C低溫、85%~ 90%的相對濕度下,采摘米熟果實,亦可後熟軟化。已達采收期而留置樹上的果實,可配合市場的需要而采收。運送至遠地的果實,須有良好的通風,可利用後熟期運輸,如需貯藏後運輸者,采收期宜稍早。接近成熟期的果實,宜置于低溫處,以防後熟,可延長留置時日。
六、利用
(一)食用
人心果除生食外,可制果計或充作面包原料;成然果實也可制果醬或飲料。
根據墨西哥南部對9個品種的人心果成熟果實的分析,其成分如下:水分為69.0%~75.7%;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為8.9~41.4 mg/100 g;總酸度為0.09%~0.15%;pH值為5.0~5.3;總可溶性固形物為17.4~23.7 Brix;就碳水化合物而言,葡萄糖為5.84%~9.23%,果糖為4.47%~7.13%,蔗糖為1.48%~8.75%,總糖度為11.14%~20.43%,澱粉為2.98%~6.40%。而在果皮部分含單甯3.16%~6.45%。另外在人心果未成熟的果實中,含有大量的酚類化合物,如大蒜酸(garlicacid)在種子的胚乳中含有1%的Saponin及0.08%的Sapotinin,食用超過6個種子,有中毒之慮。
(二)藥用
據《本草綱目》記載,人心果果實熟時采摘,曬幹;另外在春季割取樹皮,曬幹,可作藥用。果實用于胃脘痛,樹皮用于急性腸胃炎、扁桃腺炎。用量為5~10g,據國外報導,人心果的果實有助于改善膽汁異常;樹皮則有滋補退熱及收斂的作用;種子有利尿的作用;而其乳汁則被運用在痢疾和瘧疾上。
(三)其他用途
人心果的樹形美觀,可作為庭園樹或觀賞樹;樹皮及果實含有乳白色漿液稱為樹膠(chicle gum)為口香精的重要原料,木材堅韌可做貴重家俱;同時亦為單甯及色索的原料來源之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