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38歲的中年男性患者,因“反複咳嗽2年餘”過來門診就診的。曾經多次在當地醫院門診就診,效果并不理想,病情反複發作。按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這是老毛病了,很難好,檢查過,說不是肺結核,那邊的醫生都給我打過各種抗生素的針水了,還是沒什麼效果,估計難治好了。”繼續追問病人情況得知:曾經有某類花粉過敏史。
“咣~”的一下,腦子閃過了一個疑問:會不會是咳嗽變異性哮喘?
“我隻是咳嗽而已,怎麼會是哮喘了呢?”
相信很多人都會跟他一樣有這樣的疑問:哮喘不是那些不停喘氣,呼吸困難。氣急胸悶的嗎?咳嗽也能是哮喘嗎?
你了解咳嗽嗎?
咳嗽,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疾病症狀,它是一種保護性反射動作,通過咳嗽反射能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從外界吸入呼吸道的異物。
咳嗽
實際上,能引起咳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常見的感冒可以引起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可以引起咳嗽,肺炎可以引起咳嗽,吸入異物時可以引起咳嗽,甚至肺部腫瘤可以引起咳嗽,心血管疾病亦可引起咳嗽等。
如此常見的一個“咳嗽”與哮喘有什麼聯系?不妨我們從下面幾方面了解:
首先,了解一下大家所說的哮喘是什麼?人們常說的哮喘,全名是支氣管哮喘,它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全球大概有3億的哮喘患者。我國的發病率大概是0.5%—5%,并呈逐年上升趨勢。
哮喘發作時的常見症狀有發作性的喘息、氣促、胸悶以及咳嗽等,在夜間或者淩晨是發作或加重多見。發作時旁邊的人有時可聽見患者喉中發出“hī~hī~hī~”的聲音。
哮喘
關于哮喘的發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主要認為與氣道炎症、氣道高反應性、氣道重塑以及神經調節機制相關。簡單來說,主要是因為各種外在或者内在原因,使得支氣管平滑肌收縮或過度收縮而引起發病,同時哮喘長期發作也會引起氣道的實質性改變(氣道重塑),進而也會加重哮喘發作,其中形成惡性循環。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全球和我國哮喘防治指南上的提供的資料顯示:經過規範化的治療和管理,80%以上的患者是可以達到哮喘的臨床控制。
那咳嗽變異性哮喘又是什麼疾病?顧名思義,咳嗽變異性哮喘也是哮喘病中的一類,但并不具備典型的哮喘症狀而很容易被忽視。
咳嗽變異性哮喘一般以咳嗽為唯一或主要臨床表現,無明顯喘息、氣促等症狀。因為症狀不夠典型,所以很容易被忽視和漏診。
咳嗽變異性哮喘
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發病機制與哮喘的發病機制有一定的相似性,主要與氣道炎症、氣道高反應性、變異性緻敏源、呼吸道受體敏感性以及氣道重構均擁有着緊密的聯系。而且在治療上,咳嗽性哮喘與支氣管哮喘的治療原則大緻相同:目前哮喘并不能根治,主要以吸入性糖皮質激素聯合支氣管擴張劑(醫師指導下用藥)即可,必要時也可以口服少劑量的糖皮質激素治療。在治療療程上要比支氣管哮喘短。
但值得注意的是:據統計約有 30%~40%的咳嗽性哮喘患者未得到早期診斷和充分治療而進展為支氣管哮喘。
最後,該如何識别咳嗽變異性哮喘?咳嗽是咳嗽變異性哮喘唯一或者主要表現,那應該怎麼診斷呢?或者說怎麼區分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呢?
哮喘
可以從下面幾點來進行考慮:
專業檢查判斷:
提示:咳嗽雖然常見,但并不一定簡單,當咳嗽超過3周,病情仍未見明顯好轉,還是建議到醫院專科治療。
@頭條養生@頭條健康@清風計劃#健康真探社#
我是嶺南林大夫,專注分享健康知識,歡迎關注、評論及轉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