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十三朝古都有哪些?我國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封禅書》中就說過:“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但由于年代久遠,後人一直不了解真實的情況晉人皇甫谧《帝王世紀》說:“禹受封夏伯,在《禹貢》豫州外方南角亢氐之分……今河南陽翟是也受禅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太平寰宇記》卷155引)平陽在今山西臨汾市,安邑在今夏縣,晉陽即今太原市,俱在今山西省境内至于陽翟,即今河南禹州市,都說不上是在河洛之間唐張守節《史記正義》解釋這段話時引《世本》稱“夏禹都陽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與上面的話大緻相近此所謂陽城,應在今河南登封縣東南,亦不在河洛之間,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洛陽十三朝古都有哪些?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我國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封禅書》中就說過:“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但由于年代久遠,後人一直不了解真實的情況。晉人皇甫谧《帝王世紀》說:“禹受封夏伯,在《禹貢》豫州外方南角亢氐之分……今河南陽翟是也。受禅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太平寰宇記》卷155引)平陽在今山西臨汾市,安邑在今夏縣,晉陽即今太原市,俱在今山西省境内。至于陽翟,即今河南禹州市,都說不上是在河洛之間。唐張守節《史記正義》解釋這段話時引《世本》稱“夏禹都陽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與上面的話大緻相近。此所謂陽城,應在今河南登封縣東南,亦不在河洛之間。
其實,這些說法并不符合司馬遷的原意。《史記·周本紀》中記載:“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此話本于《周書·度邑解》:“自洛汭延于伊汭,居陽無固,其有夏之居。”先秦典籍《竹書紀年》中記載:“太康居斟尋,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水經·巨洋水注》引《汲郡古文》)《竹書紀年》一書成于戰國時期,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失傳,連司馬遷也沒有見到過。直到晉代,由于汲郡(今河南衛輝市)民不準盜發魏襄王墓,在墓中發現此書,從此此書才為世人所知。那麼,《竹書紀年》中所載的夏都斟又在何處呢?《周書》和《史記》的記載都說“有夏之居”是“自洛汭延于伊汭,居陽無固(或居易毋固)”,可見斟應在洛水之陽,而且可能有遷徙。1959年在今偃師縣西南9公裡的二裡頭遺址發現大型宮殿建築基址,四周布滿冶鑄青銅器、制石、制骨、制陶、釀酒等手工作坊。考古工作者認定這裡即是夏都斟故址,從後代人的某些推拟來考察,似乎仍不無疑窦,按《史記正義》引《括地志》及乾隆《鞏縣志》均認為在鞏縣(今鞏義市)西南,我看二裡頭宮殿遺址即使不是夏都斟遺址,也應是夏桀後期的都城所在。
繼二裡頭夏代宮殿遺址出土之後,20世紀80年代又在今偃師縣城西發現了商都西亳遺址。亳,最早見于《尚書·立政篇》:“三亳、阪、尹。”孔穎達《正義》引皇甫谧的話說:“蒙為北亳,谷熟為南亳,偃師為西亳。”《史記·殷本紀》正義引《括地志》說:“宋州谷熟縣西南三十五裡南亳故城,即南亳,湯都也。宋州北五十裡大蒙城為景亳,湯所盟地,因景山為名。河南偃師為西亳,帝喾及湯所都,盤庚亦徙都之。”就今地而論,南亳在河南商丘縣西南,北亳在山東曹縣南,西亳就在今河南偃師。這是商湯滅夏後所營的都城,也可以說是商代最早的都城。遺址内街衢、道路、宮殿都有合理的布局,尤其是它外圍那厚厚的城牆,是迄今所見古代都城中最早的一個。
周興起于今陝西境内。文王時由岐山下的周原(今陝西岐山縣境)遷都于豐(今長安縣西北,沣水西岸)。文王死後,武王即位,又遷都于鎬(今長安縣西北,沣水東岸鬥門鎮附近)。因此,周代的都城稱為豐鎬。據《史記·周本紀》記載,在武王滅商之後,曾在伊洛一帶的“有夏之居”,“營周居于雒邑而去”。武王所營洛邑,很可能就在今天的洛陽漢魏故城所在地。此城在《尚書》中稱為“洛”。該書《召诰》篇中說“周公朝至于洛”,《洛诰》篇中也說周公“朝至于洛師”。洛即今漢魏故城。《尚書·多士》篇說:“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吿商王士。”表明當時是把準備營建成周城之地(今洛陽舊城附近)稱為“新邑洛”,這是與原來的洛邑相對而取稱。在成周建成後,原來的洛邑被稱為下都,也成為成周的一部分。因為成周是周王所居,被稱為王城。東周初,周平王由鎬京遷都成周,後來敬王因避王子朝之亂,又徙居下都之北的狄泉。其後在衆諸侯的幫助下,又對下都進行了擴建(所謂“城成周”),從此下都便沿襲了成周之名。而這時的王城并沒有完全廢毀,到赧王又遷回王城。總之,自周平王以後,直到赧王,曆時515年,皆都洛陽。
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漢王劉邦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陽。來到洛陽後,本想定都于此,後來聽了婁敬(後賜姓劉,稱為劉敬)的建議,認為自己取天下與周朝不同,都洛陽不如都長安(今西安),遂移都長安,而以洛陽為陪都。東漢光武帝劉秀即位後,正式遷都洛陽。《後漢書·光武帝紀》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冬十月,“車駕入洛陽,幸南宮卻非殿,遂定都焉”。班固的《東都賦》就是寫的洛陽。當時的都城遺址即今漢魏故城。東漢一代從光武劉秀至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脅迫獻帝劉協遷都長安,計12帝,曆時165年,皆都洛陽。
魏文帝曹丕以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冬十月篡漢,即皇帝位于許昌,改元為黃初。是年十二月營洛陽宮,戊午幸洛陽,遂又定都于此(時在公元221年)。至鹹熙二年(公元265年)曹奂被廢,傳5主(明帝睿、齊王芳、高貴鄉公髦、陳留王奂),計都洛44年。
魏鹹熙二年(公元265年)冬十二月,晉王司馬炎篡魏,即位洛陽,改元泰始,史稱西晉,司馬炎即晉武帝。其後惠帝衷、懷帝熾均都洛陽。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六月,劉曜攻陷洛陽,懷帝出走,為曜所擒。此後,愍帝移都長安。西晉一代都洛陽46年。
北魏初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在統一北方後,政治經濟重心開始南移,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九月,便宣布遷都洛陽。遷都之初,宮殿尚未修好,孝文帝就住在漢魏故城西北角的金墉城。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宮殿修好後,“六宮及文武盡遷洛陽”。至孝武帝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十一月高歡遷孝靜帝都于邺上,傳6主(宣武帝恪、孝明帝翊、孝莊帝子攸、節闵帝恭、孝武帝修、孝靜帝善見),曆時41年。
隋文帝時都長安,仁壽四年(公元604年)太子楊廣弑文帝自立,是為炀帝。炀帝即位後,改洛陽為東京。他在诏書中說:洛陽自古以來是帝王之都,“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陸通,貢賦等”,故決意遷都洛陽。大業元年(公元605年)三月,炀帝便命尚書令楊素、将作大匠宇文恺營建東京。當時因為漢魏洛陽故城荒頹不堪,所以在故城西18裡處營建新都。次年正月,東京成。四月,炀帝入于東京。至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炀帝被殺,隋都洛陽凡12年。
唐初廢東都之名,到唐太宗貞觀六年(公元632年)稱為洛陽宮。高宗顯慶二年(公元657年)二月,車駕至洛陽宮,十二月诏改洛陽宮為東都。高宗曾往來東都、長安之間。《新唐書·韋弘機傳》載,高宗曾稱兩都為“東西宅”,居洛時間要比居長安時間多得多,說明這時實際上已以洛陽為都。後武則天臨朝聽政,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東都為神都。天授元年(690)武則天正式稱帝,改唐為周,即以神都為周都,并“徙關外雍、同、秦等七州戶數十萬,以實洛陽”。武則天以洛陽為都凡21年,直至神龍元年(公元705年)中宗複位,才又改神都為東都,次年還都西京。玄宗即位後,又是常常往來于長安、洛陽兩都間。《新唐書·李林甫傳》載,李林甫曾對玄宗言:“二都本帝王東西宮。”高宗、玄宗時居洛時間累計有20餘年。唐朝末年,汴州節度使朱全忠于天祐元年(公元904年)脅迫昭宗李晔遷都洛陽,同年八月被弑。太子李祝繼位為昭宣帝,在位3年餘,至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四月唐亡。洛陽又做了3年多的都城。
五代梁太祖朱溫(朱全忠)于開平元年(公元907年)四月受禅,即皇帝位于汴州(今河南開封),國号大梁,以汴州為開封府,稱為東都;改唐東都洛陽為西都。開平三年(公元909年)春正月,朱溫遷都洛陽。傳2主(友珪、友貞),曆時15年。後唐李存勖于後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在魏州(今河北大名縣東北)稱帝,同年(亦即同光元年)十二月遷都洛陽,以洛陽為洛京,後又改稱東都。傳3主(明宗李亶、闵帝李從厚、末帝李從珂)至清泰三年(即天福元年,公元936年)為石敬瑭所滅,曆時13年。後晉石敬瑭于天福元年閏十一月滅後唐,亦都洛陽。但因洛陽經濟衰落,交通又感不便,天福二年(公元937年)三月晉高祖石敬瑭托以“洛陽漕運有阙”,東巡汴州,即以汴州為首都。三年(公元938年)十月,升汴州為東京,以洛陽為西京,而實際都洛時間不過數月而已。總計五代前期後梁、後唐、後晉三朝,都洛時間29年。自周以來,洛陽為都城的時間共890多年。若再加上夏和商初的一段時間,洛陽作為都城的時間近1000年。此後五代後期、北宋一代、金遷都開封後,皆以此為陪都。
以往人們常稱洛陽為九朝名都,那是因為一則是把唐朝與武周建都洛陽沒有分别計算,二則以為五代後晉都洛時間太短沒有計算在内;至于夏、商二代都城故址在何處,以前沒有弄清楚,當然更不可能計算在内。近年來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斷深入,二裡頭夏代宮殿遺址和偃師商城遺址相繼出土,我們沒有理由不正視這些曆史事實。至于唐與武周,當然應當分開計算;五代後晉都洛時間雖短,但也不應抹煞。可見以洛陽作為都城的朝代包括夏、商、周、漢、魏、晉、北魏、隋、唐、武周、後梁、後唐、後晉13朝,洛陽應是十三朝古都。長時間以來,人們将洛陽與西安、開封、南京、北京、杭州合稱六大古都,近年來譚其骧師根據曆史的實際情況,認為殷墟、邺都與安陽,猶之豐鎬、長安與西安,都應看作同一都市的遷徙,也應列為中國著名古都,倡導七大古都之說,得到學術界和社會的響應。不論六大古都還是七大古都,洛陽作為都城的時間最早也最久,理應居這些古都之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