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連環畫“四小名旦”之美譽的老一代連環畫家顔梅華,一九二七年出生于蘇州一戶書香世家。号雪庵,齋号琴齋,從小就酷愛讀書繪畫,聰明絕頂。繪畫方面尤其突出。拜師于陳光镒門下,擅長武俠俠客及古典題材,他筆下的武俠人物形象獨樹一幟,令人贊歎。好多連環畫書籍成為當時的暢銷書,讀者們争相傳閱,流傳深廣。 他最擅長曆史人物、寫意花卉,兼作山水、動物等。有人評他的畫:筆墨精到,潇灑脫俗,形神兼備。
白描人物孫膑、龐涓
以單線條描繪人或物,不着色的畫,稱為白描,這是中國畫的優良傳統,線條的各種變化組合而應物象形,構成韻律,表達神采及意趣。掌握、運用線條,必須得其法度,認真研讨。
白描全身人物
這一組白描的古代人物面貌、年齡、身份、性格不同,但均以恰當的線條表現出生動的形象、神采。引筆挺勁、暢達而有韻緻。
白描宮廷中人物
畫古代人物,就當注意朝代的區别,以免唐冠宋履或等第不分,人物的忠奸、賢愚、善惡也應多加研究,恰當地體現其曆史真實。
頭像(肖像)
頭像(肖像)是人物畫的主要部分,面部器官的部位、比例、發型、須眉、裝飾品的配合,面形的特征、角度都要精心安排,以适度的線條、筆調刻劃表情,使之形神兼到,栩栩如生。
繡像
繡像是傳記(曆史人物)或小說中主要角色的造像。創作、繪制不僅應精研史實、原作,或參照有關的文獻資料,并且要善于掌握具有代表性的情節、環境與性格,發揮想象力,刻意描繪,充分展示出曆史及生活的真實。
歐陽修在構思文章;米芾揮毫的颠狀,都具有鮮明的特點。
文征明在雅室中凝思的神情,沈石田儒雅而古樸的風貌。
才華橫溢、翩然風流的唐伯虎;凝神作書的祝允明。
這些繡像都真實地、完美地表達出不同朝代與同代人物的共性與個性,其服飾、用具的時代特征都十分考究。
白描仕女肖像
白描仕女的相貌、身段、豐姿各有特點,這類唐——五代的服飾是根據陶俑、壁畫、石刻、磚拓及其他古代繪畫,不是冥心臆造或生搬硬套,因而形象美妙,有鮮明的時代感。
白描唐代簪花仕女人物
唐、五代服飾參考
明代的旅行家徐霞客、醫學家李時珍,以獨特的裝束,姿态恰如其分地描繪出人物職業、性格及時代背景。
清代人物的群像,神采豐滿、真實,以衣冠、相貌、情态表現出不同的品級、身份和個性。
近代(清末民初)人物的打扮是多樣化的。作者善于抓住他們的各自特征,生動地展現其時代風貌。
近代人物的服飾、發型,在此可見一斑。
《上陽宮人》詩意圖,人物服飾大都相似,而作者刻意描繪的是宮女們的外貌、年齡以及哀怨,苦悶的複雜心緒,表情相當含蓄。
曹操形象組畫
着色的人物,無論工筆或寫意,都以白描為基礎。着色過程中,中間色(各種黑白灰色調)的使用很重要。中間色如用得恰當自然,畫面就濃麗而不闆滞,淡雅而不輕浮。
這組描寫李白的草圖,豐富多姿,繪制這種構思小畫面,應當透徹領會有關的文學作品,選擇情節,設計場面,多畫草稿,将有助于正式的創作。
慢寫人像的步驟
傳統的白描,單純運用線條,不強調明暗與光源。這一組慢寫頭像,有線、有光,有立面,用鉛筆或炭筆寫實,對于勾線、着色,表現人物的神情、素質都有一定的作用,并有益于創新風貌。
中國畫彩色人像的步驟
以生宣紙繪彩色人物像,應注意水份及筆觸。
寫生頭像
要多搜集積累,深入觀察,勤于寫生,速寫、慢寫反複交替練習,在實踐中不斷地充實想象,加深感受。
寫生稿用鉛筆、炭筆、鋼筆較為方便,也可用些彩墨。要擴大視野,善于儲備各類形象,奠定紮實的基礎。
默寫頭像
繪畫須有基本功,熟則生巧,對于刹那間得到的各種人物形态,應及時準确地勾畫、記下,然後再以默寫來補充,使之臻于完美。
人物速寫
勤練精練,發揮想象,會有助于傳神寫照的創意。
眼、耳、口、鼻技法
人物頭部器官的特寫練習很有作用,這些器官的準确描繪對于提高創作水平關系甚大。
手式技法
人體四肢的手腳,其形态、變化不少,其生理結構與動靜必須熟悉,觀察寫生一定要抓住主要線條,反複比較練習。
腳的動态寫生
人體寫生
全身速寫,可将局部組合為整體,這在基礎練習中極為重要。
在夏季應找時機,選擇練習人體肌肉部分的習作,這組寫生稿就是在海濱搜集的。對豐富多姿的形體、情态可快畫、慢畫,如果來不及動筆也應仔細觀察、默記。(轉載自國畫藝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