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永遠不老的神話

永遠不老的神話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3 09:56:39

永遠不老的神話?作者:郭文劍書非借不能讀也(小序),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永遠不老的神話?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永遠不老的神話(永遠不老的神話)1

永遠不老的神話

作者:郭文劍

書非借不能讀也(小序)

周末到虞城采風,順道參觀衛東兄極力倡導的“四知書舍”,見縣鄉諸多開會辦公議事場所,四壁皆是書牆,書海洶湧,書香撲面。尤其看到八卷本精裝精讀之《史記》,眼熱心跳。“餘幼好書,家貧難緻。”家中有早年廉價購置的或簡裝或盜版或縮印三個版本《史記》,重拾研讀正感字小費勁,又覺是自家藏書不急,屢次拿起放下終沒潛心。于是求借并承諾盡快看完歸還,衛東兄慷慨應允并鼓勵還了再借。

歸家比對,所借八卷本顯然比自己收藏了20年以上的三個版本看着舒服,特制定計劃,即日起擠時間趕讀,并将“借書讀史”随筆心得在朋友圈與朋友分享,讀完再借。

“書非借不能讀也。”坐在自家四壁如今也是書海且《史記》都有三個版本的書房,同感“通籍後,俸去書來,落落大滿,素蟫灰絲時蒙卷軸”。特對着手機發誓,學當年之黃生,“知幸與不幸,則其讀書也必專,而其歸書也必速”。

是為小序。

因為前陣子領軍“遊商丘古都城、讀華夏文明史”探訪解析的原因,陷入史海不可自拔,于是發奮讀讀《史記》。

《史記》是2100年前的司馬遷先生曆經13年寫成的當時隻能稱“3000年華夏文明史”的紀傳體通史,也就是從五帝的史前傳說寫到他所在的漢武中興,留下了功不在當代卻利在千秋的“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因為司馬遷寫好皇皇巨著當時連書名也沒有直到去世後很多年才面世,《史記》乃後人所稱。

司馬遷顯然為《史記》而生,受他當太史令老爸的影響,20歲開始遊曆名山大川采集傳說,37歲接他爸老談的班任太史令,41歲開始潛心著述,其間曆經牢獄腐刑不改其志,直到終年55歲前完成52萬字的巨著。通篇都是精煉的文言文啊,真不容易!

再讀《史記》開篇《五帝本紀第一》,有兩個新收獲:

一是大體弄清了五帝的輩分,都是血脈相傳,風水輪流轉。黃帝是五帝之首,黃帝兩個兒子玄嚣和昌意,成為後來華夏民族的兩大分支。黃帝之後的帝是颛顼,颛顼是昌意的兒子黃帝的孫,隔輩傳位。颛顼之後傳帝位給堂侄喾,而不是自己的兒子窮蟬,帝喾是玄嚣的孫子,颛顼堂兄弟的兒子。帝喾高辛氏是商丘人,帝喾之後的帝叫放勳,也就是帝堯,是帝喾的親兒子。堯之後的帝按說是他的兒子丹朱,但偉大的禅讓從此開始,堯把帝位讓給了大孝大德大義的舜,其實舜也不是外人,是颛顼帝他爹窮蟬他爺昌意那一支人的後代。接下來,舜帝也學堯,沒有把帝位傳給他兒子商均,而是禅讓給了大禹。大禹會嘞多,也算感恩,對堯的兒子丹朱、舜的兒子商均,都有分封妥善安置,其後改變禅讓制把帝位傳給兒子啟,開啟夏朝。

二是明白史前傳說深受華夏融合的影響,後人記載都把自己的祖先說的非常高大上。比如五帝,都是少小聰明之極,稱帝位後都是光照日月,而且五帝都是憑自己超人的意志膽略和非凡的創新厚德實力征服天下。

見聞曰:這些遠古傳說,寄托着中華民族薪火相傳的價值追求,都是一代又一代華夏子孫内心崇尚的神話。感謝司馬遷先生留下的不老神話開篇,2100年後的今天讀來,依然親切。

來源 商丘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