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不能忽略這些隐形鹽的存在

不能忽略這些隐形鹽的存在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3 09:41:36

2022年是第4個“9·15”減鹽周,主題為“人人行動,全民控鹽”,繼續倡導“915”(就要5克)的減鹽理念。《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11歲以上的中國居民每人每天攝入不超過5克的鹽,比舊版的6克又少了1克。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減鹽”。衆所周知,高鹽飲食危害大,那麼,生活中有哪些我們忽略掉的“藏鹽大戶”?如何做才能科學減鹽?一起來收聽江蘇省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江蘇新聞綜合廣播聯合推出的《健康大家談》廣播專題——《警惕!隐形鹽無處不在》。

不能忽略這些隐形鹽的存在(減鹽第一步認清隐形鹽)1

高“鹽”值的危害有哪些

鹽作為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調味品,不僅能使食物風味更佳,更是人體鈉離子的主要來源,對維持生命活動有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吃鹽沒力氣”的時代早已一去不複返。調查顯示,中國居民食鹽攝入量一直居高不下,遠遠高于每人每日不超過5克的建議。

長期高鹽飲食對身體有什麼傷害?淮安市第三人民醫院内科主任李延海表示,鹽攝入過多是高血壓的重要誘因,容易引起腦血管病變,增加腦卒中、冠心病、心血管病的死亡風險。高鹽攝入還會增加慢性腎髒病、胃癌等疾病風險。此外,吃鹽過多易導緻皮膚過敏、皮膚脫屑、皮膚皲裂等皮膚問題。

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内分泌科主任醫師魏吉林則表示,門診中,很多病人的病情都和高鹽飲食習慣有關。比如一些高血壓、冠心病患者需要嚴格限鈉,卻喜歡吃鹹菜、鹹鴨蛋等食物,即使服用好幾種降壓藥,血壓還是控制不住。

不能忽略這些隐形鹽的存在(減鹽第一步認清隐形鹽)2

小心身邊的“隐形鹽”

俗話說,“五味鹹為首,百味鹽為先”。我們江蘇是一個遍布美食的地方,但其中卻有很多“藏鹽大戶”,讓人防不勝防。

9月,梭子蟹等海産品成為南通市民餐桌上的“主角”。南通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與慢性非傳統性疾病防制科副主任醫師徐紅介紹,海鮮由于長期在海裡生存,體内含鹽量相對淡水生物要高,再加上烹調過程中放入的調味品,就變成了名副其實的高鹽食品。而在蘇南地區,居民們做菜習慣了“濃油赤醬”,有些地方還有冬季腌菜腌肉的習俗。可以說,大多數人的飲食,都存在食鹽嚴重超标的問題。

其實,還有很多包裝食品、加工食品吃着不鹹,但含鈉量都是非常高。可以說,我們身邊的隐形鹽無處不在。比如奶酪、冰淇淋、糕點等甜品,為了提高口感,在制作過程中添加了很多鹽,隻是濃郁的香甜味覆蓋了鹹味,欺騙了大家的味覺。孩子們和年輕人愛吃的雞翅、比薩、薯條、方便面等快餐也是高鹽食物。一包方便面中各種調味包的含鹽量高達6.7g。也就是說,隻要吃一包方便面,我們一天的食鹽攝入量就超标了。此外,香腸、鹵菜、雞腿等熟食在加工時,會加入大量的食鹽來防腐、保鮮、提味,含鹽量也非常高。

不能忽略這些隐形鹽的存在(減鹽第一步認清隐形鹽)3

健康生活從減鹽開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科學地減鹽呢?徐州市鼓樓區環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陶明春表示,首先要用鹽量化,建議家庭烹饪時使用限鹽勺、限鹽罐來量化鹽的用量,逐漸減少烹饪中的食鹽使用,培養清淡的口味。其次用食材替代法,建議烹調時減少食鹽、醬油的用量,多用醋、檸檬汁、香料、蔥、姜、蒜等調味。也可以使用低鈉鹽,增加鉀含量,對于普通健康人群是不錯的選擇。第三要烹饪多樣化,多采用蒸、煮等烹調方式,享受食材天然的味道,減少用鹽量。建議在烹調食物時,盡量選擇在食物出鍋前放鹽,這樣既可以減少鹽的用量,也不影響口感。第四建議少吃零食,零食多為高鹽食物,要學會看食品标簽中“鈉”含量,拒絕食用高鈉含量的各種零食。

值得提醒的是,外賣及外出就餐也會大大增加鹽的攝入,要盡可能減少外出就餐或者點外賣的次數。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主動要求餐館少放鹽,還可以在餐前要一杯開水,把菜品表面的油鹽涮掉後再食用。

要美味更要健康,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養成低鹽飲食的健康習慣!

制作:省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江蘇新聞綜合廣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