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總有辦法。
這已經是一個月裡,女生的第三次抱怨了。
“我們公司這麼小,竟然想去跟這麼大一個KOL合作,我就說沒戲吧,非讓我去争取,我去一問,果然被拒絕了。想什麼啊,整天眼高手低。”
她好像已經把“吐槽和抱怨”,當場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了。
“如果不滿意,要麼就另謀高就,要麼就盡力而為。”由于不打算再聽到第四次吐槽,我直接打斷了她,“我知道你想說,你已經盡力了。不,遠沒有,你沒有盡力,你隻是盡量。”
盡力和盡量隻有一個區别,那就是被拒絕時的“第一反應”不同。
都是去談這個合作,對方拒絕說“你們品牌太小,不考慮合作”,你的第一反應是“都怪我們太小了”,然後你就跑去跟領導說“我盡力了”。
真正盡力而為的第一反應是“正是因為我們小才要跟人合作,才能變大呀”,然後你會繼續問對方:“要不我先給您寄個樣品您先體驗一下,不行再說?”“你們今年的主要核心目标是什麼,看看我們是否能有契合的地方?”直到最後對方松口。
再比如,去找同事幫忙,同事說:“我太忙了,沒空幫你做海報。”
你的第一反應一定是“他沒時間我也沒辦法”,然後又跑去跟領導說“我盡力了”。
真正盡力的第一反應是“我要怎麼才能擠出他的時間”,然後就繼續問對方:“能不能這次你幫我做個海報,下次我幫你寫個方案,實在不行我再加杯咖啡。”晚上早早坐到對方工位旁邊:“我晚餐幫你點好了,你要不要再幫我加一次班做一下,這次是真的很着急,下次一定不這麼緊急了。”最後,海報做好了。
以上兩種情況,我每一天都能看到。
所以不要被拒絕一次就說“我盡力了”,要知道在職場,被拒絕,就像上下班打卡一樣平常,我們要做的,就是保持微笑,然後思考:
1.我又沒有把事情講清楚,我的表達方式是不是他喜歡的?這是從“溝通”上盡力。
2.我沒有接收和理解對方的需求,,并且滿足他的需求?這是從“價值”上盡力。
3.如果我滿足不了對方的需求,誰能幫我滿足?這是從“資源”上盡力。
盡完這三種力,事大概率都能成,而且你一定會獲得一種信念,這種信念就叫“凡事我總有辦法”。
遇到問題,不要用“我盡力了”來保存自己的“體力”,這部分“體力”是會過期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