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動物界中老鼠的特征

動物界中老鼠的特征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0:10:33

真社會性

Eusociality

動物界中老鼠的特征(動物的真社會性與裸鼢鼠)1

愛德華·奧斯本·威爾森

Edward Osborne Wilson

美國昆蟲學家、博物學家和生物學家。他尤其以他對生态學、進化論和社會生物學的研究而著名。他的主題研究對象是螞蟻,尤其是螞蟻通過信息素進行通訊。

真社會性是最高度組織化的動物社會性。“Eusocial”一詞是1966年由蘇珊·巴特拉所提出,而愛德華·威爾森則對此用語作了進一步的定義。

在一般常見定義,真社會性動物具有三項共同特征:

  • 繁殖分工:群體中可分為專行繁殖的階級,或是較少、甚至不進行繁殖的階級。
  • 世代重疊:群體中的成熟個體,可分為兩個以上的世代。
  • 合作照顧未成熟個體:某一個體會照顧群體中其他個體的後代。

動物界中老鼠的特征(動物的真社會性與裸鼢鼠)2

早期隻有部分無脊椎動物被歸類為真社會性動物,而目前所知符合真社會性定義的物種,則分别散布在昆蟲中的數個目、十足目裡的槍蝦科,以及一小部分的齧齒目。

動物界中老鼠的特征(動物的真社會性與裸鼢鼠)3

例如

膜翅目中的螞蟻、胡蜂以及蜜蜂是典型的真社會性群體,這些昆蟲的巢穴中有一隻或多隻“女王”(如女王蜂)進行大部分的繁殖,其他則擔任輔助性的士兵或工兵(如兵蟻或工蜂)。

動物界中老鼠的特征(動物的真社會性與裸鼢鼠)4

其中胡蜂的生活方式與另兩者有所不同:雌性胡蜂可以自由選擇是否擔任輔助性的角色,除了留在原有巢穴中幫助女王之外,在環境允許的情況下,也可能會離開群體自行建立新巢。

哺乳類中已知具有真社會性的動物隻有濱鼠科中的裸鼢鼠與達馬拉蘭隐鼠。

這裡簡單介紹一下裸鼢鼠

動物界中老鼠的特征(動物的真社會性與裸鼢鼠)5

裸鼢鼠Heterocephalus glaber),又稱裸鼹鼠、裸鼹形鼠,原産于東非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和索馬裡熱帶草原的幹旱地區。

長期生活在地下的隧道中,适應缺氧的環境,耐饑渴。裸鼹鼠主食植物的塊莖。

動物界中老鼠的特征(動物的真社會性與裸鼢鼠)6

動物界中老鼠的特征(動物的真社會性與裸鼢鼠)7

裸鼢鼠與人手的比例

動物界中老鼠的特征(動物的真社會性與裸鼢鼠)8

動物界中老鼠的特征(動物的真社會性與裸鼢鼠)9

裸鼢鼠的身體構造适合在地下生活,它們用突出的牙齒來挖洞,它們并未失明,隻是視力很差。裸鼢鼠的腿又瘦又短,但它可以相當自如地前後移動。

動物界中老鼠的特征(動物的真社會性與裸鼢鼠)10

裸鼢鼠有着嚴密的社會結構,擁有一隻能繁殖的“女王”,少量能繁殖的雄性和數十隻不繁殖,隻負責挖掘,覓食,守衛和照顧幼仔的工作鼠,所有的工作鼠都是女王的後代或親屬。當女王死後,最強大的工作鼠将會“繼位”。

裸鼢鼠還有一些非常不同尋常特征,包括:

1、皮膚痛覺的缺失;

2、非常低的代謝率,使它可以有一般老鼠長得多的壽命;

3、哺乳類動物當中唯一具備體溫調節功能的冷血物種,使之能夠承受異常高溫;

4、身體機能幾乎不會退化;

5、不會罹癌;

6、到死前都可以繁殖後代;

7、不怕吃到有毒植物。

已知的真社會性物種并非來自相同起源,即使是同在膜翅目中的各種真社會性動物,也散布在不同的演化支中。早期觀念認為,個體之間的相互喂養行為,是産生社會性群體的基礎。而目前關于真社會性群體的起源,則有許多不同的理論,可解釋不同起源的真社會性群體。

動物界中老鼠的特征(動物的真社會性與裸鼢鼠)11

在标準模型的解釋裡,作用于真社會性群體早期演化階段的親屬選擇,會使群體中的成員趨向于擁有相近的血緣關系。而之後親屬選擇若與群體選擇結合作用,則導緻原始的真社會性群體誕生。而另一種替代模型認為,群體選擇才是造成真社會性群體出現的主因,親屬選擇則屬于次要的力量,因為一個真社會性群體成員,不見得一定要有相近的血緣關系。還有一種概念稱為超有機體,此觀點認為,對于個體來說,進行群體與群體間競争的利益,大于進行群體内競争的利益。

有一種稱為單雙套系統假說的理論,解釋部分物種真社會性群體的可能起源。這些物種的性别決定系統會産生具有單套染色體的雄性,以及有多套染色體的雌性。此種現象稱為單雙套。這類物種中雌性成員之間的血緣關系,比雌性和自己後代之間的血緣關系更大。在親屬選擇的作用下,幫助哺育姊妹的利益,便大于哺育自己後代的利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