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一世袅雄,他也是三國裡壽命最長的最高領導人,他活到了70歲,比曹操、劉備多活了将近三十年。或許在晚年期間,他覺得很寂寞孤單,因為競争對手都離他而去,卻犯起了迷糊,他犯了什麼樣錯誤呢?
先從他的早年經曆說起
孫權是一個官二代,有着優越的先天條件,父親孫堅與其兄孫策為他打下了江山。他隻要守着這份家業,可是孫權不安于現狀,有着更宏偉的目标。
可是他的父親孫堅在他9歲時就去世了,跟随他的兄弟孫策南征北戰,孫權從中學到不少軍事方面的謀略。孫策在200年,被人暗殺,這時,孫權虛歲才十九歲,統治東吳的重擔自然就落在了孫權的肩上。
孫權當上最高領導人之後,做了什麼
孫權深感責任重大,雖然他順理成章地繼承父兄的職位,但面對内憂外患的境地,也就是說留下一個爛攤子讓他去收拾。對外有廬江太守李術公開反叛,對内有宗室内部廬陵太守孫輔通敵曹操,還有孫暠企圖奪權。孫權坐這個位置不好當,為了穩定局勢,繼續重用舊臣張昭與周瑜,他也廣交賢能之士,像魯肅、陸遜、顧維等大批謀士。平定叛亂,穩定了局勢。
接下來孫權要實現大一統目标,開疆拓土,争奪土地。這時,天下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有曹操統治的魏國,有劉備統治的蜀國。這三國當中屬曹操最強大,孫權如果獨自去攻打魏國,肯定是以卵擊石。這時劉備也有攻打魏國的想法,劉備采納了諸葛亮的建議:聯合東吳,攻打魏國。這想法跟孫權不謀而合,接下來就是劉備與孫權首次合作的第一戰,也是最後一戰――赤壁之戰。
孫權的成名之作――赤壁之戰
公元208年,丞相曹操率領軍隊在赤壁想讨伐劉備,劉備與孫權這時結成了聯盟,共同抵抗曹操部隊。在他們兩個人共同領導下,曹操大敗而歸,落荒而逃,孫權取得了勝利。
奪取荊州這世上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在戰場上也不例外,劉備占領的荊州是個好地方,曹操也想,孫權也想。雖然他們結成聯盟,但孫權想拿下荊州,一旦拿下荊州,對吳國大大有好處,一方面增強自己的實力,另一方面則是荊州是天然屏障,地勢易守難攻,曹操很難攻進來。
公元219年劉備荊州守将關羽發動襄樊之戰,關羽沒沉不住氣,自己找上門來,發動戰争。孫權借此機會除掉他,奪取荊州。關羽在這場戰役犧牲,使劉備痛失了一位好兄弟,好将士。劉備為此不顧衆人反對,發兵讨伐東吳,被氣得一病不起。孫權的謀略肯定不及曹操與劉備,但是他能熬,身體好,熬死了曹操與劉備,所以說身體好,才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健康的身體,神馬都是浮雲。這場戰役當中他成功奪取荊州,使東吳國土面積增大。
孫權登基稱帝孫權是三國裡最後一個稱帝的人。孫權看到曹操的兒子曹丕都稱帝了,劉備也稱帝了。孫權也想當皇帝,首先他自封為吳王,幾年之後,終于在229年登基稱帝。
他在晚年期間似乎變了一個人,反複無常,犯起了迷糊
孫權當上皇帝後,都已經快五十歲了,在那時壽命已經很高了。曹操、劉備都相繼死去,連司馬懿都被他熬死了。他沒有了競争對手,他感覺很寂寞孤單,也沒有年輕時那種雄心壯志。他更多考慮的是自己皇位繼承人,孫權有七子三女。他立孫登為太子,可是孫登英年早逝。
孫登早逝,孫權立孫和為太子,孫權還有一個兒子叫孫霸被封為魯王。魯王孫霸很受孫權的重視,跟他和太子同樣對待。同樣對待,勢必會引起兩兄弟反目成仇,為了争儲互相争鬥,在當時也形成兩派,支持太子與支持魯王。
這時,孫權看不下去了,因為他不想當第二個袁紹:兒子們為争儲互相殘殺。在250年,他就幹脆廢了孫和,将孫霸賜死,這其中涉及很多官員也被孫權一一處死,這些官員當中有很多是忠臣、賢臣。同年十一月,立最小的兒子孫亮為太子,孫權也在252年去世。
在這場“兩宮之鬥”中,孫權殺了很多賢能之士,使東吳人才空缺,也導緻吳國走向衰亡的原因。
縱觀孫權的一生,他的前半生是為了守住江山,并且擴充了土地,也受到後人一緻好評。連曹操都說:“生子當如孫仲謀也”,孫權是個好兒子,守住了父親打下來的江山,可是他不是好父親,将自己的兒子賜死,女婿被氣死,這也是他人生當中的一大污點,但是他在曆史上的貢獻是不可磨滅亡的,我們應理性全面看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