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亞裡士多德認為知識起源于什麼

亞裡士多德認為知識起源于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30 05:01:00

亞裡士多德的“四因說”為我們設置了認識世界的邊界,在這四個原因裡面,目的因是最為特别的一個,為什麼亞裡士多德說,如果不存在一個最終的目的,那麼我們的知識就不可能存在?

亞裡士多德認為知識起源于什麼(亞裡士多德區分了兩種知識)1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介紹亞裡士多德的經典代表作:《形而上學》這本書,前面我們用幾期内容介紹了第一卷的内容,今天我們開始介紹第二卷的内容。要說明的是,第2卷更像是第1卷的注解或者學生筆記。不僅第2卷,第2,5,11,12卷都是類似的,更像是學生的筆記或者注解,不過我們還是按照亞裡士多德的第一視角來分享其中的内容。

這一卷中,亞裡士多德進一步闡述了哲學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真理,同時論證了在“四因說”裡面“目的因”的重要意義。首先,亞裡士多德區分了兩種知識,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理論知識的目的是尋找真理,哲學就是關于真理的知識,而實踐知識的目的是指導行為。在這本書《形而上學》中,亞裡士多德探讨的就是關于“理論知識”,而在亞裡士多德另外一本經典著作《尼各馬可倫理學》中探讨的是“實踐知識”,後面我們再介紹。

亞裡士多德認為知識起源于什麼(亞裡士多德區分了兩種知識)2

其次,所有的真理都有它的原因,但真理有不同的等級。如果一個事物能夠将自身所有的性質賦予另外一種事物,那麼它相對于其他事物來說就是更高級的。換句話說,一個事物如果是其他事物的原因,那麼這個事物就更加本質。正如道家思想家老子說“上善若水”,老子經常用水來隐喻道,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說“水是萬物的本原”,水是所有生物得以存在的原因,或者說是必要原因。

所以,相較于其他事物,水更接近于真理,或者說水擁有更高程度的真。正如亞裡士多德說,讓後來的真理為真的原因,就是更高程度的真。

任何事物都有其原因,如果我們無限往後退,那麼自然會想到有一個“第一原因”,它是所有事物的原因,同時它也是自身的原因,因為它不再依靠其他原因而存在,它就是“第一原因”,這個第一原因包括四個方面,分别是形式、質料、動力和目的上的第一因。亞裡士多德認為,哲學的終極追求就是探求這些第一原因。

亞裡士多德認為知識起源于什麼(亞裡士多德區分了兩種知識)3

那為什麼事物總是存在第一原因,而不是無限的呢?亞裡士多德分别進行了闡述。他說,質料不可能是無限的,一定存在某種最原初的基質,血肉出自土,土出自氣,氣出自火,以此類推。事物在向上生成的過程不可能是無限的,因此一定存在一個第一本原,它是在所有事物生成和毀滅中都保持不變的,是永恒的,它就是萬物的基質。

其次,運動的起源也不是無限的,也一定存在最初的動力,人因為氣而運動,氣由于太陽而運動,太陽由于善和惡而運動,總之運動的起源有一個第一推動力。第三,事物在的本質或者形式上也不是無限的,事物的存在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單向的,比如一個人從小孩變成成年人,這是不可逆的,它一定有一個最終的目的;一種是循環的,比如白天和夜晚,白天的結束意味着夜晚到來,它們是相互轉換的,一方的毀滅就是另外一方的生成,但是他們在數量上也不可能是無限的。

亞裡士多德認為知識起源于什麼(亞裡士多德區分了兩種知識)4

最後,在目的因上,也存在一個“最終的目的”,它不以其他事物為目的,而是其他事物的目的。走路的目的是健康,健康的目的是幸福,幸福的目的又是别的什麼東西,但一定得有一個最終的目的。在亞裡士多德的“四因說”裡面,其中“目的因”是重要的。在“四因說”裡面,關于動力因、形式因和質料因,之前的古希臘哲學家都提出過各種不同的理論,而目的因是亞裡士多德在他們的基礎上提出的。目的因是其他三個“因”得以成立的重要前提條件。在亞裡士多德看來,理性的人是為了某個目的而活動的,這個目的就是一個界限。

不僅任何理性的活動都有一個目的,萬事萬物都應該有一個終點或者目的,如果沒有目的,那麼原因就很難成立,原因和結果構成了一個閉合的因果鍊條。正如一個失去理智的瘋子,因為失去理智,他的行為沒有任何目的,那麼我們就無法解釋或者理解他行為的原因,因為缺少了目的這個重要的因素。所以,亞裡士多德特别強調“目的因”的重要性。如果不存在這樣一個終點,那麼就不會有最終的原因,如果沒有最終的原因,或者第一原因,那麼就不存在真理或者知識,因為真理就是關于第一原因的知識。

亞裡士多德認為知識起源于什麼(亞裡士多德區分了兩種知識)5

最後,亞裡士多德還論證了,事物的原因,以及原因的種類都一定是有限的。可以想象一下,一個事物的原因和結果有無限多種可能性,那麼實際上就等于說是随機的,那就不可能産生任何确定的知識。亞裡士多德舉了一個例子,他說語言對于聽者産生的影響取決于他的習慣,習慣就意味着我們對語言,或者說語詞有普遍共識。比如我們對每一個詞語都有一個确定的定義,這就類似于這個詞語的目的,有了這種共識我們才能正常交流,如果每個詞語沒有确切的定義,不指向任何一個确切的意義,那麼我們就沒辦法正常交流,因為,我們根本沒辦法确定對方表達的意思。

好了,我們再來簡單回顧一下這一卷的内容,亞裡士多德區分了兩種知識: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理論知識的目的是追求真理,最高的真理就是探究事物的第一原因。亞裡士多德還分别論證了在形式、質料、動力和目的上為什麼存在第一原因,但從論證的過程看,其實并不完美。同時,亞裡士多德認為,在這些原因中,目的因是最重要,也是最特别的一個。因為,如果沒有一個終點和目的,那麼我們的知識和真理就不可能存在。

在這裡,實際上亞裡士多德為我們設置了一條認識世界的邊界,我們隻可能在這條邊界内去認識世界。後來,哲學家康德把這條邊界确定為“人類的理性”,理性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條件,也是我們認識世界的邊界,不管是亞裡士多德的“十範疇”,還是“四因說”,其實都是人類理性的産物,或者說是一種基于理性的“假設”,我們無法超越理性去認識世界本來的樣子,當然,亞裡士多德構建了一個認識世界的基本框架,已經非常了不起。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内容,請點贊收藏,并關注我,我們下一篇文章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