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孫銘涓 雲南省中醫醫院 3天前
“大夫,大夫,我媽早上起床時頭暈得不行,您趕緊給看看吧。”一名中年男子扶着一名老年女性緩緩走入耳鼻喉科的門診,緩慢的腳步掩蓋不了患者家屬的滿臉焦急和病人的一臉痛苦。經過詳細病史采集和床旁檢查,雲南省中醫醫院/雲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耳鼻喉科醫生确定這名奶奶為“耳石症”患者,醫生即刻為她進行了耳石手法複位治療。看着患者一身輕松地離開了診室,醫生感到了無比欣慰。
這隻是耳鼻喉門診日常的 一個縮影,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小石頭”誘發了這類眩暈。
提起眩暈,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是顱腦出了問題,但實際上,眩暈的發生除了與顱腦有關外,更多的時候與耳朵有關。這就把眩暈分為了中樞性眩暈和外周性眩暈。而在衆多的外周性眩暈之中,耳石症即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占了不小的一席之地。
什麼是耳石症呢?
部分患者常常以為耳石就是是耳朵裡面多了個石頭,臨床上常遇到患者說“醫生,既然你說是耳石症,那麼請幫我把石頭取出來吧。”其實,“耳石”雖為石,但并非肉眼可見的石頭,而是位于橢圓囊球囊之中的碳酸鈣鹽結晶,形狀像石頭,故名耳石。正常情況下,其在橢圓囊和球囊中感受重心變化,幫助調節身體平衡。當其脫落離開原有位置,掉落到别的平衡結構中如半規管中,就會引起眩暈。
耳石症的眩暈發作特點是短暫性的,除嵴帽結石一型的眩暈發作大于2分鐘外,一般不超過1分鐘,由翻身、躺下、坐起或頭部後仰、前傾等一系列導緻頭位轉變時誘發,可自行緩解,但常常反複發作,伴旋轉性或水平性眼震,可伴或不伴惡心嘔吐。
其診斷在詳細了解病史後排除嚴重的中樞性相關疾病如腦出血、腦梗塞、腦部腫瘤,通過Dix-Hallpike手法檢查和滾轉試驗可确診,一旦确診,可馬上進行手法複位治療,該方法,不需服藥,患者無明顯痛苦,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原理就是通過改變患者頭部位置,讓脫落的耳石回到原來的位置即可。
哪些是耳石症的易感因素呢?
一般說來,老年人、頭部外傷、既往内耳病史、偏頭痛、骨質疏松以及普通外科手術後均易發生本病。臨床診斷并不困難,對于一些反複發生眩暈的患者都應進行位置試驗以診斷或排除診斷,從而避免漏診和誤診的可能。因為耳石症患者能占到日常眩暈患者的30-50%,誤診率很高,所以如果遇到眩暈病人,排除了其它可能引起眩暈的疾病後,不妨想一想,是不是耳朵裡的這顆小石頭在搗鬼呢?
作者簡介
孫銘涓,女,醫學碩士,住院醫師,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耳鼻喉科分會外治組委員、耳鳴眩暈組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眩暈專業委員會分會青年委員;雲南省中醫藥學會中醫眼耳鼻喉專業委員會委員。師從國家名老中醫熊大經教授,目前長期從事耳鼻喉科學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咽喉炎、耳鳴、眩暈、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疾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