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歸來故鄉人?一個女生,尤其是一個嫁入他鄉的女生,對于生她養她的這個家鄉真的是控制不住的越來越遠一紙大學錄取通知書,從此故鄉隻有春夏再無秋冬而後畢業、工作、嫁他鄉,每一樣都使自身在離家的路上越走越遠前方的夢想與身後的家鄉二者注定是不可兼得,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他鄉歸來故鄉人?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一個女生,尤其是一個嫁入他鄉的女生,對于生她養她的這個家鄉真的是控制不住的越來越遠。一紙大學錄取通知書,從此故鄉隻有春夏再無秋冬。而後畢業、工作、嫁他鄉,每一樣都使自身在離家的路上越走越遠。前方的夢想與身後的家鄉二者注定是不可兼得。
這次休年假得以間隙直奔老家,闊别已久的家鄉已經變了樣,但家鄉那清晨清純寂淨的空氣,谷雨前後那綠油油的麥田,還有那熟悉的一草一木,無一不讓我觸景生情……
一 奶奶家門前的那條路
奶奶,老家,用魂牽夢繞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我知道我無論在哪,走的再遠,奶奶總是在家等着我,隻要我回家,就等見到站在街口老樹下翹首待我的奶奶。小時候奶奶家門前的這條路還不是油路,是土路,寬度剛好容下一輛汽車經過。路東面是淺淺的溝,那是上上上輩人挖土蓋房留下的印記,如今大多已是人去溝在房不在,之前辛苦起的土房大多被他的後人推翻起了高樓。路西面就是我家,我家後面是我奶奶家,我們兩家僅有一牆之隔。奶奶家對面是我老奶奶家,說是老奶奶不過是輩分比我們家高幾輩,年歲比我奶奶要小10歲左右,她家與我奶奶家是有這一路之隔。我是從小跟着奶奶長大的,有時夜幕降臨我還在外面瘋玩,奶奶就會掩上門,拿着手電筒走過這條路,去我的小夥伴家找我。找到我之後,奶奶一手牽着我,一手拿着手電,在路上奶奶會說,你數到50步的時候,就到咱們家了。就這樣皎潔的月光下,一老一小手拉手數着步子往前走,老人手裡手電筒的燈光把他們前面的路照的格外的亮徹…
二 奶奶與她的鄰居的二三事
有時候晚上我們早早吃了晚飯,我鬧着不想睡覺,奶奶就會帶着我去對門鄰居老奶奶家看電視,(說是老奶奶,不過是輩分比我們高,實際年齡比奶奶小10多歲)記得有一次看的是關于古代人挨餓的一個電視劇,劇裡的人吃樹皮,賣孩子,衣衫褴褛,頭發淩亂…看到這裡奶奶、老奶奶就會掉眼淚。我問他們為何哭,他們說這是真實存在過的。她們小時候就是吃不飽,穿不暖,見啥吃啥,隻為填飽肚子…然後倆人一起感歎現在日子終于是一天天好起來了。
奶奶與我這個老奶奶在我的記憶中從沒有見兩人紅過臉。在小時候我的記憶中是倆人常常是把各家的羊從家裡趕到這路兩旁,羊安安靜靜的吃草以後,倆人各自坐在各自搬出的的小木箱旁一邊剪兔子毛,一邊拉呱聊天,在這間隙時不時的瞅一下自家的羊。那時候我最喜歡的就是聽他們聊天,聊哪家兒媳婦怎麼怎麼的厲害,聊聊哪家婆婆怎麼怎麼的過分,再或者說前面那條路上的哪個老太太又在街上罵人了…
還有時候奶奶家來了親戚,奶奶家會做好多好吃的,奶奶總會提前盛出一碗好吃的讓我給老奶奶家送去,而老奶奶收到後總是喜笑顔開,有時見奶奶家來的親戚多,擔心奶奶家闆凳不夠這麼多人坐的會稍幾個小闆凳過來,順道和客人寒暄一會,久而久之奶奶家的客人都認識了老奶奶,有時他們來奶奶家走親戚見奶奶家鎖着門,也會拍老奶奶家的門問老奶奶我奶奶去哪了。而有時老奶奶家來了親戚,老奶奶也會給我奶奶留一碗肉,有時也會用上我奶奶家拿幾把椅子備用。
他們倆的故事我知道的基本就是這些了,她倆的一輩子基本也都是這樣過來的。如果沒有意外倆人應該也還會這樣的過着。
三 奶奶的對門再沒有鄰居了
18年4月份我也是休假回家,媽媽說如果你再回你奶奶家,你奶奶若不在,不要再去敲對門老奶奶家門了,因為她上一年11月份已經去世了。我一陣頭昏,驚愕到怎麼可能?可事實就是這樣,她腦梗走的,走時剛剛66歲。老奶奶一輩子省吃儉用,到最後她也沒有去城裡的大醫院檢查檢查身體,一直是在我們村赤腳醫生的診所住院,輸液,最後眼看着人不行了,旁邊的人才開始打120,還沒到了醫院人就咽氣了。。。而她的老伴一輩子沒有下過廚房,平時愛喝個小酒,老奶奶去世後他飲酒更厲害,終日以酒為伴,每天醉醺醺的,眼睛撲朔迷離,身上永遠是衣衫不整的,走路腿腳也不靈便,蹒跚的步履,有種風燭殘年的老态。
老伴不過剛去世剛一年多,他整個人已判若兩人。時間真是一把無情的劍,磨滅了人的朝氣,削減了人的鬥志,要不那麼好的老爺爺怎能成這般模樣啊。熟悉他的村裡人都知道他年輕時血氣方剛,進過部隊當過兵,還當過我們村裡頭的大隊書記,懲治過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另外搞養殖也有一手。種過幾畝桃林,摘桃賣桃都是他,也種過桑樹養過蠶。但是到晚年怎麼就成了這般光景…聽媽媽說,他老伴去世一年後的某一天的雨後,村裡人路過他門前,聽到他門裡的鴨子一直呱呱呱呱呱呱的叫個不停,好心人湊近門縫一看,隻見他躺在地上,臉上、身上沾滿了泥,鴨子們在他身上走來走去,他也一動不動。。。
這次我再回去,他們家的大門已經鏽迹斑斑,門鎖也看不出自身的顔色,門口開始長出雜草和野花,這情景仿佛這院子裡從來沒有住過人似的。可明明早些年這個院子裡有那麼多的歡聲笑語,轉眼間卻成了過眼雲煙。
如果人的最終歸宿是死亡那麼中間消耗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離别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現在村子都老了,年輕人基本也都出務工了。
家還是要常回的,否則“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矛盾;“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尴尬,“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的斷腸等種種情緒齊迸發最後會擊垮你内心的重重防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