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發展畜牧産業的簡報

發展畜牧産業的簡報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6 15:10:18

9月的甘南州碌曲縣,廣袤的草原開始泛黃。成群的牛羊在山坡上、湖水邊吃草。牧民們将半米多高的牧草打成捆,再用白色的塑料袋包紮,散落在草場上,遠遠看去如繁星點點。

這裡地處青藏高原東部邊緣,甘肅、青海、四川三省交界處,是一個以藏族為主的純牧業縣、甘肅省重要的牧業生産基地。更重要的,這裡是長江、黃河上遊重要的水源涵養地,也是國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一場草原生态環境保護與牧業改革發展的大戲正在這裡上演。

十戶聯産”抱團發展

9月11日上午,海拔3300多米的碌曲縣尕海鎮加倉村,第一村民小組村民紅尕帶領着村民們建設“牧遊結合”的定居點。

在這個定居點裡,既有公共衛生間、洗浴室,也有各戶獨立的客廳、卧室和廚房。木質結構的牆面、玻璃窗,讓室内顯得寬敞、明亮。房屋後面是面積1300多平方米的養殖基地(暖棚),還有檢疫間、飼料庫等。

“冬季,負責放牧的可以在這裡居住。夏季遊客多了,這裡可以作為客房。”紅尕說。

被高原紫外線烤得面色黝黑的紅尕是加倉村揚旗牦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創辦人。2021年初,他在碌曲縣率先探索了牧民“十戶聯産”抱團發展的生産模式。

紅尕給第一财經記者展示的合作社營業執照顯示:業務範圍包括牛羊馬飼養、屠宰及肉類加工、餐飲配送及外賣送餐服務、草種植及割草、正餐服務、休閑觀光服務等。成員出資總額500萬元。

在定居點外牆的一塊告示闆上,列明了加入“十戶聯産”的戶主姓名、家庭人數、草場面積和牲口數。“這張表上有4戶牧民家庭的牲口數(牛、羊、馬)全是零,隻有草場。”尕海鎮黨委書記王麟對第一财經記者說:“他們中,有的是牲口出售後沒有再飼養,有的是人在城裡生活或在外地打工,不再從事養殖。”

發展畜牧産業的簡報(從十戶聯産到)1

第一财經記者注意到,4戶沒有飼養牲口的牧民家庭,擁有的草場面積從400多畝到2000多畝不等,總數有5800多畝。而紅尕等另外4戶牧民家庭,擁有424頭牛、10隻羊和12匹馬,以及5166畝草場。

“農牧區的分散經營如何與廣闊的市場進行有效對接,一直是農牧業經營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王麟告訴第一财經記者,紅尕等牧民探索的“十戶聯産”,以牧民自願為原則,以草畜實現平衡、生産資料入股、産業計劃一緻、戶戶參與生産、管理規範有序為前提,引導十戶左右的牧民組成産業聯合體,形成高效增收的适度規模化經營。

“原來是每家每戶放牧,全部勞力都用上了。現在集中起來,放牧的人少了,其他的勞動力解放出來可以從事餐飲、旅遊等産業,還可以外出打工。草場入股收益、養殖收入,加上務工收入,牧民們的收入渠道增多了。”紅尕說。

碌曲縣委常委、副縣長王盛告訴第一财經記者,截至目前,碌曲縣有意願參與“十戶聯産”抱團發展的共有105個單元,涉及農牧戶1128戶,經營範圍涉及種植、養殖、旅遊和畜産品加工銷售等,其中依托原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有27家265戶。

王盛介紹,為鼓勵“十戶聯産”抱團發展,碌曲縣運用金融杠杆,注入2000萬元中央和省級财政銜接資金作為擔保金,撬動2億元銀行貸款,以解決合作組織發展資金短缺的問題。

同時,以縣級财政銜接資金為貸款貼息,讓謀劃發展、真抓實幹的合作組織享受到貼息貸款支持。截至目前,已為全縣9個合作組織發放了690萬元貼息貸款。正在發放貸款的11家合作社,貸款額度有780萬元。

打破傳統天然放牧做法

第一财經記者在碌曲縣采訪時了解到,“十戶聯産”已在當地日漸成熟。這一抱團發展的生産模式不僅打破了傳統天然放牧的做法,還推動了當地牧業改革,為農牧民增加了收入。

以碌曲縣拉仁關鄉勞爾都良種牦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例:該合作社将産業相近、地域相鄰的7戶農牧民吸納到一起,在合作社社員草場、牦牛等生産資料100%入股的基礎上,每戶固定2名壯勞力在合作社常年從事管理、放牧、飼草料和畜産品加工等工作,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

在入股模式上,社員入社時,草場按照質量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三個等級,再根據草場面積,折合為人民币作為入股資金;每戶社員入股良種牦牛58頭(折合資金49.3萬元)。

合作社的運營方式主要有三種:一種是良種牦牛繁育。以傳統放牧和補飼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對母牛的合理補飼和受孕,争取母牛一年一産,産後牛犢4~5月齡集中圈養補飼,5個月後隔年出欄,牛犢存活率高且體質健壯,市場空間大,單價利率高。

第二種是飼草料加工。原材料主要以青稞、油渣、小豆、小麥、玉米、麥糠為主,合理配料,加工成粉末再壓實成顆粒飼料,使用、貯藏方便,牛羊食後營養充分吸收無浪費,補飼效果好。

第三種是畜産品加工。主要以酥油和曲拉為主,統一收集加工,批量出售。

發展畜牧産業的簡報(從十戶聯産到)2

合作社主要采取定人、定崗、定責,以制度管人、管事的方法進行日常管理。

對于放牧的人員,合作社也有明确的職責規定。比如,牧工放牧期間如遇到不可控的因素發生牲畜死亡的(病死、狼襲、雷擊、雪災等),在其他社員确認無誤後算做集體損失;如放牧丢失、他人偷竊等因素造成的損失由牧工按規定照價賠償;定期完成牛群的防疫、消殺病菌,及時向管理員反映病牛狀況及需要購買的藥物等事項;春夏秋冬四季草場放牧根據合作社安排放牧,不得随意選擇放牧區域等。

合作社與14名長期工簽訂勞務協議,每人每月按3000元發放工資。根據社員入社時的草場等級和面積,按照一級草場24.25元/畝/年、二級草場22.12元/畝/元、三級草場20.43元/畝/年的标準向社員支付草場費。根據生産需要,合作社還額外租賃草場,草場租賃費按市場價支付。飼料原材料費用按供需支出。

合作社内,每年收入除去基本工資、草場支出以及購買飼料等支出外,盈利的20%做為合作社集體庫存,用于自身發展,剩餘80%分給牧戶。

碌曲縣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2021年該縣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4.52億元,比上年增長4%。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達到30360元和11976元,增長6.8%和11.01%。今年一季度,該縣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長4.1%和7.1%。

三結合的順勢養殖法

此前,碌曲與全國許多牧區一樣存在着牲畜超載的問題,人草畜矛盾長期束縛畜牧業發展。王盛介紹,2021年5月的數據顯示,全縣各類牲畜存欄56.58萬頭/隻/匹,折算114.44萬羊單位。按照甘肅省定載畜量90萬羊單位計算,超載24.44萬羊單位,涉及24個行政村2774戶。

他介紹,2021年,碌曲縣制定了《禁牧和草畜平衡超載牲畜核減方案》,分階段推進超載牲畜核減。第一階段對老畜、病畜、弱畜、雜畜淘汰出欄,核減牲畜2.72萬羊單位,在當年7月30日前完成核減任務的10%。

第二階段主要對部分成年畜集中補飼育肥,加快出欄速度,核減牲畜5.45萬羊單位,在當年8月30日前完成核減任務的20%;第三階段利用傳統的牲畜出欄高峰期,核減牲畜13.62萬羊單位,在當年9月30日前完成核減任務的50%;第四階段核減牲畜5.45萬羊單位,在10月15日前完成剩餘20%的核減任務。

截至2021年10月18日,碌曲縣全面完成核減任務,累計核減牲畜28.31萬羊單位,完成率116%。

“由牦牛和高寒草地組成的草畜系統,對維持高原生态平衡發揮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甘南州尕秀農業産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尕秀農業”)總經理李沅峰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除了“十戶聯産”和核減牲畜,碌曲縣的牧業改革還體現在“三結合(放牧、圈養、補飼)順勢養殖法”上。

2021年7月,尕秀農業聯合碌曲縣政府共同打造李恰如生态養殖示範基地項目。李沅峰介紹,示範基地總占地面積約23萬畝,共分五期開發,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約1600萬元,總投資約6000萬元,牦牛出欄量預計4000頭/年。第一期2萬畝牦牛牧場建設已于今年6月建成投産。

發展畜牧産業的簡報(從十戶聯産到)3

發展畜牧産業的簡報(從十戶聯産到)4

“三結合順勢養殖法”是尕秀農業在碌曲主推的先進養殖生産方式。李沅峰介紹,青藏高原地區多采用“傳統自然放牧”和“全天圈養舍飼”的模式。“三結合順勢養殖法”将放牧、圈養、補飼相結合。

以牦牛為例,“三結合順勢養殖法”能讓碌曲牦牛從“季節限定”變成“一年多欄”,打破了傳統的“夏飽、秋肥、冬瘦、春亡”的惡性循環。李沅峰說,這種先進的養殖方法減輕了草場壓力,提高了周轉次數和經濟效益。

“‘三結合順勢養殖法’可以在合作社、村集體及個體養殖戶中全面推行,我們将通過質檢,凡是達到養殖标準出品的牦牛,都可以認證為碌曲‘李恰如’牦牛肉,納入我們的銷售渠道。”李沅峰說,截至目前,碌曲縣已成功申報了“碌曲牦牛”“碌曲藏羊”“碌曲蕨麻豬”3個地理标志品牌。

李沅峰說,這種社企合作在“十戶聯産”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産業鍊,其最顯著的作用是将散戶、零散合作社的畜類出欄後,通過尕秀農業穩定的銷售渠道,以預訂、定制等模式銷售。其中也包括尕秀農業在提供養殖技術後的質量監控。

此外,碌曲縣還投資2070萬元,在牧業發展基礎好、出欄牲畜集中的郎木寺鎮建設甘青川貢巴活畜交易市場。“這可以徹底解決我縣牲畜質優價不優、銷售渠道狹窄等問題。目前,活畜交易市場已開工建設,年内可建成使用。”王盛說。

碌曲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李世忠告訴第一财經記者,碌曲縣順應牧業改革,已種植優質飼草料1.23萬畝,整治撂荒地1754畝。同時實施“籽種改良”工程,免費為農牧民發放各類優質籽種712噸,折合資金510萬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