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瓢蟲是瓢蟲科、瓢蟲屬昆蟲。成蟲身體卵圓形,背部拱起,呈水瓢狀;頭黑色、複眼黑色,内側凹入處各有一淡黃色點;觸角褐色;口器黑色;上額外側為黃色;前胸背闆黑,前上角各有1個較大的近方形的淡黃地;小盾片黑色;鞘翅紅色或橙黃色,兩側共有7個黑斑,左右兩側各有3個黑點,接合處前方尚有一個更大的黑點;翅基部在小盾片兩側各有1個三角形白斑;體腹及足黑色。
七星瓢蟲幼蟲體表有一層較堅硬的表皮,它的伸展性有限,所以生長到一定階段,必須蛻去老皮,着生新皮,才能繼續成長。每蛻一次皮,就增加一個齡期,幼蟲共蛻三次皮,有四個齡期。初孵幼蟲(一齡)身體很小,隻有2-3毫米,孵化後,就聚集在原卵塊的殘殼上,約經8-12小時,開始分散取食。約兩天後,蛻皮變為二齡,此時體長已增大一倍多,腹部第一節背面兩側,出現兩個黃色肉瘤,三齡幼蟲除體長加大外,腹部第一、四兩節的背面兩側,各有一對黃色肉瘤,但第四節的肉瘤不很明顯,要用放大鏡才能看清楚,到四齡時,這兩對肉瘤都非常明顯。當幼蟲老熟時,體形變粗,最後以尾端固着在植株等附着物上,準備化蛹。
七星瓢蟲的名稱由其鞘翅上的7個黑色斑點而來,但是其身上的斑點數量是各不相同的。
七星瓢蟲為益蟲,成蟲可捕食麥蚜、棉蚜、槐蚜、桃蚜、介殼蟲、壁虱等害蟲,可大大減輕樹木、瓜果及各種農作物遭受害蟲的損害,被人們稱為“活農藥”,在我國各地廣泛分布。在華北南部,俗稱“花大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