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女,6歲。圖1-3是2021.5.6住院時的病例。
圖4-6是2021.6因偶發心前區不适查就診,醫生發現脈搏異常,查動态心電圖(Holter)。
心電圖分析:
6月11日動态心電圖結果:25529個室性早搏,多二聯律和三聯律,考慮是心肌炎後遺症。
心肌炎時不能靠一個圖排除心律失常。不然有斷章取義的嫌疑。不方便查動态心電圖,可以多摸摸脈搏。多種心律失常會有脈搏的改變,室早的脈搏特征也很明顯。
圖6心電圖診斷:
1,窦性心律,
2,室性早搏。
相關知識點:
一、心肌炎
心肌炎是指心肌本身的炎性病變。引起心肌炎的病因有感染性(細菌、病毒等)、過敏性或變态反應性、物理、化學因素等。風濕性心肌炎和白喉性心肌炎已逐漸減少,病毒性心肌炎(這個患者)逐漸增多,成為心肌炎的主要病因。病毒感染可累及心肌,其中以柯薩奇病毒最易侵犯心肌,并可引起暴發性心肌炎,患者出現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心電圖改變可酷似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炎患者心肌細胞發生彌漫性炎性浸潤,心肌細胞變性、溶解和壞死,并可累及心髒傳導系統,引起QRS波群低電壓、異常Q波、ST-T改變、心髒傳導障礙和各種心律失常等。
二、診斷條件(僅供參考)
心肌炎的心電圖改變缺乏特異性,其診斷标準很難掌握。
1,房室傳導阻滞、窦房傳導阻滞或束支傳導阻滞。
2,二個以上導聯出現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05mV,或多個導聯ST段異常擡高或有異常Q波。
3,多源、成對室性期前收縮,房性或交界性心動過速、持續性或非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心室撲動或心室顫動。
4,以R波為主兩個以上導聯的T波倒置、平坦或降低(T<R波的1/10)。
5,頻發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
具有1-3項任何一項即可診斷,具有4或5項無明顯病毒感染史者要補充下列指标: ①左心室收縮功能減弱; ②病程早期有心肌酶增高。
三、臨床意義
心肌炎在臨床上是一個難以确定的診斷。心電圖在心肌炎的診斷方面具有一定的價值,有時較之臨床症狀和其他檢查更為敏感。心電圖改變有時還可能提示心肌炎的病因。例如,PR間期明顯延長提示急性風濕性心肌炎的可能。總體來說心肌炎的心電圖改變缺乏特異性,必須結合臨床資料,方能提高診斷的準确性。
四、雙向性心動過速
心動過速的QRS波群主波方向發生交替性改變者,稱為雙向性心動過速。此種心動過速極少見,病死率高。
心動過速發作時, QRS波群主波方向交替性改變,心室率在100-250bpm之間,因心室率較快,往往觀察不到心房波,如能看到心房波,則多為心房顫動。
五、室性早搏
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的、無保護機制的早搏,稱為室性期前收縮,又稱室性早搏( VPB),除室間隔早搏以外,室性QRS-T波形寬大畸形, QRS之前無相關的心房波(除外室性融合波)。希氏束電圖示V前無H波,為肌性室性早搏; V前有H波, H-V間期縮短,為分支性室性早搏。
特征為:
1,提前出現寬大畸形的QRS波群時間≥0. 12s,T波與主波方向相反。
2,其前無相關的P波,其後偶有P´波。
3,多數伴完全性代償間歇,少數呈插入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