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陝西國畫院惠菲筆下的工筆人物,如沐一陣初春的絲雨,臻入天籁般的化境。她以詩意唯美的畫卷營造了一個個春天般的故事,演繹了工筆人物畫由傳統走向現代的轉換。
惠菲,女,陝西清澗人,畢業于西安美院中國畫系,獲碩士學位。中國美協會員,中國女畫家協會會員,陝西省國畫院特聘畫家,陝西省工筆畫院人物創作室畫家,陝西省中國畫學會理事。延安市美協副主席,延安市青年書畫協會副主席,延安國畫院畫家,延安中國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延安中國畫學會副會長,2019年研修于中國國家畫院紀連彬(副院長)工作室,現就職于延安大學魯迅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作品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第十一屆全國美展、第五屆全國畫院展等全國性展覽并多次獲獎。
獲獎與參展情況:
1999年:中國畫《室内的風景》入選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文化部,中國美協);
2001年:中國畫《青春》入選紀念中國共産黨誕辰80周年“延安頌”美術作品展覽,獲優秀獎(中國美協);
2008年:中國畫《福娃》入選首屆《全國藝術碩士研究生美術與藝術設計優秀作品集》,并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2009年:中國畫《小花》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文化部,中國美協);
2013年:中國畫作品《在那遙遠的地方》參加“吉祥草原 丹青鹿城”全國中國畫作品展,被評為入選作品(中國美協);
2014年:參加“第二屆西安·台北藝術名家交流展”獲優秀獎;
2014年:中國畫《小憩》入選“八荒通神——哈爾濱美術雙年展”(中國美協);
2014年:參加“長安精神”陝西優秀中青年國畫作品提名展全國巡展(陝西省文化廳);
2014年:參加“墨彩唐風”陝西省工筆畫院國畫精品國際巡回展;
2014年:中國畫《紫陽妹子》獲第七屆陝西省藝術節優秀美術書法作品展國畫類三等獎(陝西省文化廳);
2014年:中國畫《楊家嶺的早晨》入選陝西省文化廳,省文聯,省美協主辦的《陝西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美術作品展覽》;
2014年:中國畫《楚楚》參加首屆《今日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邀請展》,獲優秀獎(文化部);
2015年:參加,“乙未新春陝西中青年國畫家作品邀請展”;
2015年:參加第32屆紀念中國陝西.日本京都書畫聯展;
2015年:參加“藝路同行”中國畫五人作品展;
2015年:參加“高原.高原__第五屆中國西部美術展中國畫年度展;
2015年:中國畫《楊家嶺的小講解員》參加第二屆屆《今日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邀請展》,獲三等獎(文化部);
2016年:參加第33屆中國陝西.日本京都書畫聯展。
2016年:參加第三屆今日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邀請展(文化部)。
2016年:參加臻品水墨__陝西青年名家書畫小品邀請展。
2016年:參加百團意向——長安畫壇名家作品邀請展。
2017年:中國畫作品《楊家嶺的小講解員》入選第五屆全國畫院美術作品展覽(中國國家畫院,江蘇省文化廳,第五屆全國畫院展組委會);
2017年:中國畫作品《棗兒紅了》入選第四屆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邀請展(文化部)
2017年:中國畫《工筆人物》入選”讓藝術走近人民,當代中國美術家優秀作品公益展”并入編《讓藝術走近人民,當代中國千名美術家優秀作品集》(中國社會文化發展委員會,人民日報國家人文曆史雜志社,中藝财富畫院)
2018年,中國畫《棗兒紅了》獲陝西省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美術作品展優秀獎(最高獎)
2020年,中國畫《國粹》入選第九屆陝西省藝術節優秀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陝西省文化廳)
繪 事 小 叙
文/惠菲
很久了,老想寫點什麼東西,卻總是想想又作罷了!這兩日焦慮得緊,内心愈發煩躁不安起來,甚至連覺都睡不安穩。剛剛下過雨,一股泥土的腥香夾雜着小草的酸澀鑽進窗來,清新潤澤,沁人心脾!也罷,與其輾轉難眠,倒不如索性披衣起床寫點東西,也不辜負這美麗而甯靜的春的夜。
平日裡,每當思緒繁亂的時候,我便會坐在桌前讀讀帖,畫會兒畫。或許,能讓人心緒平靜,深浸其中的便唯有繪事了。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就特别喜歡畫畫。那時候條件不好,找不到可以臨摹的畫冊,更沒有老師教我,于是家裡窯洞壁上花花綠綠的年畫便成了我的最愛。我總是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臨摹着,雖然筆下的人物大都屬于歪瓜裂棗型,但這絲毫沒有影響我的繪畫熱情。後來家裡的年畫畫膩了,我百無聊賴無計可施。有一次我跟小夥伴去鄰居家玩,突然發現他家牆上也有許多漂亮的年畫,我高興壞了!于是又整天膩在鄰居家畫年畫。
每當奶奶扯着脆亮而悠長的嗓音喊我吃飯的時候,院子裡的鄰居大爺總是笑着應聲:“又在我家畫‘追魚’呢!”“追魚”是童年時代我認為最漂亮的戲曲年畫,畫上美麗的人魚姑娘衣袂飄揚,翻轉着身體,正在進行從魚到人的痛苦蛻變,涅槃重生,美麗而悲壯!那絕美的畫面曾令我癡迷難過,流連忘返……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瞬之間我已年逾不惑,然而對于繪畫的熱愛卻有增無減。我慶幸從事了自己熱愛的藝術教育工作,課餘時光便可以宅在家裡自由創作。
我自幼多愁善感。每當哥哥姐姐要出外讀書、工作,送走他們之後我總會一個人徘徊在大門外的深巷裡淚流滿面,痛苦不能自已……那時候出遠門必須要乘坐夜班車,半夜四五點鐘就要趕到車站,但是無論時間有多早,年幼的我都堅持要起床相送,送别之後又暗自落淚恨不能跟了去……成年後的我雖然再不會像兒時那般敏感脆弱,但多愁善感的性格依然如故。每每讀到一本好書,總能讓我欣喜若狂,又幾度淚下。
前幾日讀陳彥的《主角》,正在淚眼朦胧中,女兒過來笑我,“媽媽你又怎麼了?”我掩飾不及,不禁有些氣惱。小時候起她就喜歡觀察我的表情,尤其是每當電視劇演到感人的情節時,女兒總會把視線從屏幕上移到我的臉上并帶着一種幸災樂禍的探究表情觀察我的表現,讓我哭笑不得!
現在想來,這或許也不是壞事情,畫者首先應該是一個情感濃郁内心豐富的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我相信,一個自私、冷酷、人情淡漠的人很難畫出感人的作品。畫者豐富的情感應該體現在畫面中,一幅優秀的人物畫作品既要擁有崇高、空靈的意境,也少不了生活的煙火氣息,二者兼具才會感人,才能動人。
我喜歡靜,享受一個人的空間,其實真正喜歡自由的人都會喜歡獨處,隻有長時間地和自己相處,你才有機會傾聽來自心靈的聲音!禅是一種基于靜的智慧,我喜歡禅宗繪畫那種靜谧、超然之美。中國的禅宗審美繪畫主要追求精神層面的效果,追求超凡脫俗的崇高意境。藝術原本就是貴族們茶餘飯後修心怡情的一種生活方式,而非權勢之争,藝術不能有絲毫的功利心,一旦沾染了市井氣息則難為上品。
平素我喜歡讀一些中國經典的詩詞、文藝作品,這既是我原本的愛好,也希望能夠借此增加一些文化積澱,因為畫者的文化素養決定其作品基格的高下。在我的理想中,一幅優秀的中國畫作品應該是樸素的,并具有崇高的意境,在一種靜穆的氛圍中通過畫面的構圖、造型、色彩、情緒等因素與觀者進行交流,進而達到情感的共鳴與共情。
雖然如今我仍然在進行各種探索,作品尚不成熟,但是在繪畫過程中我也進行了一些思考。當代不乏優秀的畫家與藝術作品值得我們去學習、研究,但是也有不少工筆畫作品雖然技法高明、構圖巧妙、制作精美,達到了工筆畫“有巧密而精細者”的繪畫要求,但是似乎過于重視繪畫技巧的磨煉、顔色的堆砌,簡單直白而缺乏神韻、缺乏情感,總覺得不夠感人。
伴随着社會的日益進步,物質的極大豐富,人們的内心變得動蕩浮躁,經學、史學、國學的全面失落導緻了中國畫傳統中本質精神一度崩潰。當日益豐富的物質生活帶給人們物質享受的同時,也使得人們對精神層面的追求更加迫切,中國畫的禅宗藝術之美可以讓人在物欲橫流的社會現狀中享受到片刻的甯靜,也會讓人迷失的心靈有所歸依。
“最高的藝術之境,宛若佛家境界,總使人身心歸于淡泊、樸雅、博大、沖融”,而中國畫的禅宗審美正是如此,它讓人體會到一種由外及内的靜穆,在靜中聆聽造化之音,體味廣博的宇宙,并由此臻于色泯于絕,無内無外,物我相融,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我想,這正是我今生不懈追求的方向。
-END-
書畫論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