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遠:懷念遠方的親人。
竟夕:終宵,即一整夜。
盈手:雙手捧滿。
情人:有情之人,
這裡指詩人自己。
插圖作者:張玥
張九齡,字子壽,谥文獻,韶州曲江人,世稱“張曲江”或“文獻公”。唐朝開元年間名相,詩人。為人秉公守則,直言敢谏,選賢任能,風度翩翩。詩風清淡,寄寓高遠。被譽為“嶺南第一人”。
這首詩是一首望月思親的名作,題目直言因望月而懷念遠方的親人。自古以來月圓之夜最易引發鄉愁,月圓人不圓的處境會加倍地放大獨處者的孤單。更何況是在人生失意時。這首詩是詩人罷相後在貶所創作的。此時的他正與家人天各一方。首聯是千古名句,海上生起的明月,遠在天涯的家人此時應該也在看吧。以明月寄情,以明月作為中介把自己和遠方的親人連接起來,這大概是古人最喜歡用的方式,因為共看一輪明月,天涯變成了比鄰。但詩人還是難以因為共月而得到排遣,因為他是多情的人,怨恨這夜太漫長,整晚難以入眠,滿腦子都是遠方的親人。于是吹滅了蠟燭讓月光照滿屋子,幹脆披着衣服走出門賞月,但夜已深,露水很快濕潤了衣裳。詩人看着月色,越發惆怅了起來,想想這美麗的月色不能夠雙手捧着贈送給您,還不如回家安寝,在夢裡與您相會。
望月思親,這是一個古老而又永恒的話題,而這種思念也如皎潔的月色一樣美好。這首詩情意多而感傷少,意境幽靜秀麗,細膩入微,感人至深。
(鳴謝:上海江東書院)
書法:雲南張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