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lience Stone
引現如今對于PC遊戲而言,有幾大遊戲平台分庭抗争,分别是:
業界惡棍:G胖的Steam、
著名土豆培育基地:育碧的Uplay、
前“全美最垃圾公司”EA的Origin、
神操作後被婊到哭環塞的bethesda、
Whosyourdaddy”暴雪的battle、
想插一杠子結果無事發生的Wegame、
日常被無視的GOG還有果娘(杉果)、
“Steam的生死敵人”:EPIC
2020年2月15日,被Epic獨占1年之久的《地鐵:離去》終于重新回到了Steam的懷抱,而玩家們也以1天8000多好評的歡迎儀式來招呼這位闊别已久的老朋友,激動之餘引發了大部分玩家對于獨占遊戲的更多思考。
Epic是什麼?它究竟是做了怎樣的事情才會招緻玩家如此厭惡?Tim Sweeney作為遊戲界殿堂級人物,為何讓自己一手創建的公司淪落這種罵名?不要着急,且聽筆者從頭細細道來。
讀下去,你會有更多收獲。
遊戲《地鐵:離去》
我花了10年的時間自學編程或許傳奇人物共同特性就是對物體的底層構造有着濃厚的興趣,Tim Sweeney當然也不例外。生于1970年的他早在5歲的那年就将自己家裡的除草機給拆解了。
我的優點就是擅長分解一切擁有着複雜内部構造的東西。
得益于不錯的家庭,Tim在9歲那年就接觸到了電子遊戲——《Space Firebird》。
任天堂的《Space Firebird》算是最早的太空街機遊戲了
不同于一般孩子那樣鑽研如何提高遊戲的技巧,Tim唯獨對遊戲的運作邏輯情有獨鐘。他不玩塞爾達,也不玩最終幻想,就連當時風靡全球的“馬裡奧”和“索尼克”也僅僅隻玩了幾個小時。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導緻他在學校中幾乎沒有聊得來朋友。
孤僻,内向,社交性障礙的Tim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了研究遊戲的邏輯并想辦法加以實現上面。
10歲那年,Tim去加州看望大自己16歲的哥哥。在那裡,Tim接觸到了今後最重要的夥伴——一台IBM的計算機。
回來以後的Tim被編程深深的吸引,于是他在每天放學以後就開始學習編程。從機器語言、程序算法到編程原理,Tim自學了10年,共花費了1萬小時來研究。
1991年,Tim開發出了屬于自己的第一款遊戲《ZZT》,并且附帶遊戲編輯器。而Epic的核心理念,也正是從這裡誕生——從工具的角度看待遊戲開發,并提供遊戲開發工具,允許任何人使用這些開發工具制作自己的遊戲。
因緣相會,白手起家創公司1991年,剛剛大學畢業的Mark Rein入職了Id software公司。早期隻負責《指揮官瑞恩4》的基礎開發。而不甘平凡的Mark則利用射線投射算法打造出FPS先驅《德軍總部3D》。
《德軍總部3D》通常被認為是第一款真正的FPS遊戲
然而Mark的領導卻是一名無法容忍屬下說“不”的人。在一次争執過程中,領導将功臣Mark給解雇了!郁悶的Mark心情極度糟糕,直到1992年他在朋友的party上遇到了Tim。二者互相被對方的才華所折服。二人一拍即合,Tim将自己的公司正式改名為“Epic Games”。
一年後,Tim和Mark又迎來了他們人生重要的合作夥伴:關卡設計師Cliff Bleszinski以及美工James Schmalz。Epic的四巨頭因為種種機緣巧合正式走到了一起。
《戰争機器》之父:Cliff Bleszinski
從“做遊戲”到“做工具”和大多數的遊戲公司一樣,Epic也是依靠模仿制作一些小遊戲起步。早期的《叢林吉爾》和《爵士兔子》就是對照着《波斯王子》和《索尼克》開發出來的。雖然這些遊戲和大作完全不沾邊,但得益于不錯的品質,可觀的銷量為Epic積累了不少的原始資本。
《爵士兔子》
1993年,曠世大作FPS遊戲《DOOM》橫空出世。《DOOM》的輝煌震撼了Epic員工的心,也使他們找到了自己應該為之努力的方向。Tim決定放手一搏,将主要資源從平台動作遊戲中調出,轉入FPS開發領域,于是便有了改變業界的《虛幻》。
和同一時期的遊戲不一樣,地圖編輯器和引擎本身都是分開的。在《虛幻》中,它的編輯器直接調用引擎的圖像代碼,關卡設計者可以很方便地看到搭建中的效果,增強了易用性。
在Tim的心中,上手度高的引擎才是好引擎。使用《虛幻》的地圖編輯器,無需太多編程知識,普通玩家隻用鼠标點擊也能輕松搭建出場景。就連遊戲的主界面,也被斯威尼設計成帶有繁多下拉菜單和對話框的樣子,活像一個類似AutoCAD的工程軟件。
簡單易用,是虛幻引擎的最大特色。
《虛幻》一經發布,便立刻收到了許多玩家的追捧,尤其是那些想要進入遊戲領域卻苦于沒有相關經驗的開發者們。更有甚者直接将感謝郵件發送到了公司郵箱裡,希望Epic能夠堅持下去。
這些郵件更加使得Tim堅定走遊戲服務工具的方向。
《虛幻4》開發界面
我喜歡獲得更多的掌聲,而不是金錢Epic整個公司方向發生的變化,也在影響着它的那些老員工們。
一大批從事遊戲開發的老員工離開Epic Games,因為Epic已經不需要再做一款單人的、故事驅動的、成本高昂的遊戲。
“現在的我們,并不符合Epic的發展方向,并且我們也不願意向這個方向發展。因為我們隻是想做一款遊戲而已。至于這個方向是什麼,你看看《虛幻争霸》和《堡壘之夜》就知道了。”這個是一位老員工對着采訪所說的話:“我們有自己的想法,但不是公司想要的,那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分道揚镳。”
作為創始人之一的James Schmalz也離開了公司。
“一想到我今後的工作不是創造一款遊戲,而是制作一個工具的時候,就知道我離開的時候到了。”他希望能夠與家人生活在一起:“雖然留在這裡會得到更多的金錢。但是對于我來說,更希望的是收獲更多玩家的掌聲!”
James Schmalz回到故鄉加拿大,成立Digital Extremes遊戲公司。這個公司或許并不是那麼的出名,但是它旗下的作品卻在肆無忌憚的收割着全世界玩家的肝——《Warframe》(漢化名:《星際戰甲》)
看到這個名字,你的肝會疼嗎?
Epic背後那若影若現的巨人想從遊戲開發商轉型成為遊戲服務商需要大量的時間與金錢,當年的Epic還承擔不起。随後一個偉大的企業站了出來:騰訊出現在在了Epic的故事中。
在騰訊首席投資官劉熾平的建議下,騰訊于2013年以3.3億美元收購了Epic Games約40%的股權,獲得了Epic七人董事會中的兩個席位,并帶來了大量轉型資金,成為了站在Epic Games身後若隐若現的身影。
包括對育碧、Epic、暴雪、SpuerCell等多家公司的投資建議均出自劉熾平之手
關于Epic為何願意接受騰訊投資的問題,Tim也給出了明确的看法:
“我認為騰訊對于Riot(《英雄聯盟的開發商》)那種支持但不插手的做法很适合Epic,而且我們現在也正處于急切尋求投資夥伴的階段。”
騰訊對于遊戲的觀念與Tim出奇的一緻:“騰訊的專長是如何大規模運營遊戲并吸引用戶,在這點上,他們的價值觀與我們相似,尤其是那一套全方位的用戶分析工具很值得我們學習。但他們無法掌控我們,隻是我們在中國的發行商和投資方。”
遊戲即服務。因為一個共同的目标,騰訊與Epic走在了一起。
虛幻引擎和Epic平台的塵埃落定
哪怕有着騰訊的支持,Epic的這條理想道路也走的并不是那麼順利。
自研的《虛幻争霸》早已迷失在時間的浪潮中,甚至在Epic的客戶端都找不到了;而作為2011年就上線的《堡壘之夜》也隻是在“吃雞”熱潮中才逐漸走上上升的道路。
Epic的遊戲業務一直都是處于不愠不火的狀态。但是Tim并不在意,因其性格的特點,他把公司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商業遊戲引擎服務業務,即【虛幻引擎】上面。
從2013年開始,為了加速自身轉型的速度,Epic将大把的資金花在了宣傳【虛幻引擎】上面。以前期免費授權的形式推廣自己的虛幻引擎,加入了免費模式,改變了早年商業遊戲引擎需要先買票再上車的業界規則。
當時,有觀點認為這是一場為了對抗競争對手Unity3D的競争。
從結果上來看,對抗之下虛幻引擎吸引了不少遊戲開發者:《絕地求生》、《堡壘之夜》、《方舟生存進化》、《彩虹六号》、《蝙蝠俠》、《質量效應》等一系列大作都是基于此引擎開發的。
2017-18年火爆全球的大逃殺遊戲——《絕地求生》
即便是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Tim依舊不滿足。在深思熟慮下,他将手伸向了遊戲平台領域。
在英國《衛報》上長文炮轟Win10當時的商店政策,指責當年拉過他一把的微軟的Win10商店正在試圖壟斷PC遊戲分發平台,一年之後,他又在德國科隆遊戲展上點名Steam,指責其30%的分成毫無道理,并揚言自己會做出一款抽成極低的平台供廠商選擇。
2018年,Epic正式上線了自己的遊戲平台Epic Games Store,高舉着12%的抽成與“遊戲開發者最重要”的口号來叫嚣Steam。此時的Epic早已放棄了“遊戲開發商”的身份,而是在“服務型平台”、移動遊戲、VR、引擎支持服務等多面出擊。當《堡壘之夜》的同時在線人數可以匹敵整個Steam的在線人數之際,大家可曾記得當初對Epic的不屑一顧嗎?
所謂“開發者最重要”的口号是真的嗎?“保護遊戲開發商”是Tim經常挂在嘴邊的話。
Epic Games Store自發布以來,就在極力宣揚自己的觀念,甚至做到了主機圈經常見到的一種競争措施,就是【平占】。
Epic game stores獨占遊戲《無主之地3》
“隻加入更多的商店功能并不能解決消費者的需求,如今Epic Games商店功能已經幾近完美,真正赢得市場靠的是更優惠的開發者收入分成,實惠的遊戲價格和豐富的遊戲提供。”Tim始終都在堅持着自己觀點。
在主機領域,獨占是因為得天獨厚的硬件條件。而且對于遊戲的前期開發是有相對應的成本投資,這是對開發者的扶持。
Switch滿分神作《塞爾達傳說之曠野之息》
但是在PC機上,EPIC之前,大家對于【平占】也僅僅局限于自家的産品:例如《星際争霸》隻會出現在暴雪自家的戰網上。
自己出錢,自己或者下屬的工作室做,自己發售,一切風險營收都是自己說的算,跟其他行業比起來就是很傳統的模式。
而Epic的出現打破了這一點:開發商隻能夠在本平台上進行宣傳和售賣,不得通過任何其他的方式進行全網宣傳。
消息一傳出,那些因低抽成而跳槽的開發商親切的被玩家稱之為“叛徒”。
在Steam上預購多日的《地鐵:離去》突然宣布改為在Epic平台發售,玩家紛紛譴責開發商對消費者不公平
或許在收益上面,開發商能夠得到一筆較為客觀的金錢。但是那崩壞的口碑卻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夠挽回的。
筆者看法雖然Steam一度被人懷疑是【獨占】。但從根本上來講,隻因市面上沒有其他能競争類似的平台,小型開發商缺乏知名度的時候确實需要一個這樣的宣發平台,甚至Steam會給予一些優秀作品資金上的支持。雖然這個抽成某種意義上來講确實很高,但至少,一切看起來都是向着行業發展的方向來的。
而epic呢?按照現在的情況來講,遊戲不是自己開發的,别人開發好的再投錢獨占,那别人最需要錢來做開發的時候你不在,别人項目可能失敗的時候也沒你,别人需要廣泛宣發你讓人家獨占,聽起來都很不利于發展。
同時針對于Tim的“商店、評論功能無用性”的說法,筆者是極為不贊同的。
沒有這幾項功能,對于普通玩家來說,就會缺失一條了解遊戲的渠道,結果便是玩家很可能買到不是自己想要的遊戲。
而開發商呢?遊戲好壞都有人買,那麼為什麼不開發成本更低質量更差的遊戲呢?
這是允許行業倒退的想法,尤其現在這個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更容易加速這個過程。
這一點對于中國玩家來說可謂是深有體會了。從之前的《H1Z1》到現在的Epic,每一款爆款的産品背後都有着對于中國人乃至亞洲人深深的鄙視感。獨占遊戲的同時封鎖國區,而且還把購買和玩全鎖了,銀行卡都在封鎖的範圍内!就差把“禁止中國人使用EPIC”放在平台的主頁了吧?
因為國人開挂者太多,導緻開發商黎明對于國區進行了封鎖
當然,筆者還有另外一個觀點:當時Epic鎖區是因為背後騰訊的Wegame正處于擴張階段。為了防止在國内複雜的政治環境下相互受到影響,才對國區進行嚴格封鎖。至于在5月份的時候Epic開放國區的做法,是騰訊放棄擴張Wegame,企圖利用引進Epic來抗衡Steam巧借完美世界代理的方式。
最後想說的話
從始至終,Tim Sweeney就沒有改變過自己的想法。對于這位身居CEO20多年的創始人來說,Epic能夠發展至今,完完全全是自己正确戰略才做到的。
他一直都很相信自己對于未來的眼光。
2016年4月16日,Tim Sweeney在推特上表示:“未來将繼續推進遊戲獨占Epic Games Store的計劃。”
就如同文章開頭說的那樣,Tim Sweeney從來都不是一位“遊戲狂熱者”。他熱愛的僅僅是遊戲的邏輯、是制造遊戲的工具罷了。
THE END
我是小憨包說遊戲,喜歡我的話就點個關注吧~
感謝閱讀!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