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說文解字》釋其為“熱頭痛也,從頁從火”。“頁”代表的是人體的頭部,故而“頁”部字的詞義大都與頭面部相關,如“颔”的本義表示“面黃”,“顧”的本義表示“回頭”,“頓”的本義表示“叩頭”等,而這裡的“煩”字的本義就表示“熱頭痛”,“火”則象征着“熱”。
後世漢語中盡管有諸如“煩惱”“暑煩”等仍隐約映射其意的詞彙,但“煩”字的本義已不大為人所知了。“煩”引申出的含義大緻有三:其一為敬辭,如“煩勞”“煩請”等,陸遊的“病眼可令常寂寞,煩君為緻數枝紅”中的“煩”即是此意;其二則是表示多、亂的意思,如“紛煩複雜”;其三則是表示苦悶、苦惱的意思,如“煩躁”“心煩”等。現代漢語中“煩”的意思,較熱頭痛之義,範圍有所擴大,更多指心神上的不安或不甯。
從《說文解字》中對“煩”字的釋義來看,“煩”在造字之初可能是專指人體頭部受熱疼痛的症狀,而中醫學中對患者“煩”之症狀的認識在醫學典籍中多有記載,例如“煩咳”“煩渴”“煩喘”“煩重”等。這裡的煩字,其含義可能更偏于“熱”。如漢代醫書《金匮要略·婦人産後病脈證治》的附方中記有:“千金三物黃芩湯:治婦人在草蓐,自發露得風,四肢苦煩熱。頭痛者,與小柴胡湯;頭不痛但煩者,此湯主之。”此處将煩熱用于形容四肢症狀,并且用“頭不痛但煩者”指代“四肢苦煩熱”,可見其“煩”意更偏于煩熱之“熱”了,而并無頭痛之意。 《傷寒論》中亦有同樣的例證,在《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的第142條中記載,“病在陽,應以汗解之”,但若以冷水治療,則反而“彌更益煩”。
另外,在古醫書中,還有的“煩”字之義偏于“動”。如《傷寒論》338條:“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今病者靜,而複時煩者,此為髒寒。蛔上入其膈,故煩,須臾複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自出,其人常自吐蛔。”這裡描述的是蛔蟲病患者與“靜”相對的臨床表現,刻畫的是由于髒寒緣故導緻的病人時而安靜、時而躁擾的症狀。
除此之外,“煩”還有由動擾引申而來的“亂”之意。如《金匮要略·婦人産後病脈證治》中還記載:“婦人乳中虛,煩亂嘔逆,安中益氣,竹皮大丸主之。”“煩亂”二字将女性患者由于産後中氣不足,心亂而嘔的情形描述出來,并指出應當用補益中氣的方法安其煩亂。又如《素問·至真要大論》:“少陽之勝,熱客于胃,煩心心痛,目赤欲嘔,嘔酸善饑。”其中“煩”也有與“痛”不同的含義,指的是熱邪引起的心中“糾纏”“攪亂”之症狀,與“心煩意亂”表示着相同的意思。
現代社會生活中,“煩”可能既是一種病因,又是一種症狀。元代禅師行端曾有詩雲:“落日照江村,秋花豔欲燔。芒鞋遙路客,一步一紛煩。”在炫麗缤紛的世界裡,我們這些匆匆過客有的時候對于這些“紛煩”應接不暇。當下,生活的快節奏使得我們時時處于“煩熱”之中。學生時代,我們努力勤奮以應似錦前程;工作以後,我們慷慨激昂以應遠大理想;成家以後,我們經營度日以應生活擔當;而到了老年,我們終于可以放慢腳步,卻隻剩追憶和感傷。“紛煩”,常常引起人們機體功能的失調,從而引發疾病。古代先賢已然智慧地于“煩”之形與義中給我們以提示:凡煩、動、擾、亂皆源于“火”,此火擾亂了我們心中的淡定與安甯,故唯有平心靜氣,方能不煩。
本文選自《字緣中醫》
主編:任宏麗 彭衛華
副主編:薛輝 顔彥
( 陵遊 半夏 忘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