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雅安話?我喜歡用地方話寫作,常涉及到土話和方言,平時收集了一些,按自己的理解整理出來,請大家批評并補充,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雅安話?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我喜歡用地方話寫作,常涉及到土話和方言,平時收集了一些,按自己的理解整理出來,請大家批評并補充!
1、靸 [sǎ殺]
【釋義】穿鞋子的時候踩着鞋後跟。
【舉例】他靸着鞋子就出門了。
2、敹 [liáo 遼]
【釋義】用針連綴,粗略縫補。
【舉例】用針敹幾下就好了。
3、扽 [dèn 凳]
【釋義】把物品立在地上。
【舉例】你把東西扽在地上就行。
4、皴 [cūn 村]
【釋義】皮膚受冷或受風吹而幹裂。
【舉例】天太冷了,手都長皴口了。
5、皲 [jūn 軍]
【釋義】皮膚因寒冷或幹燥而破裂。
【舉例】天太冷,我手上都皲口了。
6、搲 [wǎ瓦]
【釋義】用瓢舀水。
【舉例】搲一瓢水摻進鍋裡。
7、鲊 [zhǎ]
【釋義】用米粉或玉米粉加鹽及作料拌制的菜或肉、魚,放在壇子裡腌制。
【舉例】炒鲊海椒下飯真好吃。
8、㧯[lǎo 老]
【釋義】扛的意思
【舉例】天一亮,他就㧯起鋤頭走了。
9、奓 [zhā 渣]
【釋義】張開。
【舉例】他唱歌,是一個奓口黃。
10、雱 [pang]
【釋義】雨雪下得很大。
【舉例】這人不愛幹淨,身上雱臭。
11、脬 [pāo ]
【釋義】物體體積大,呈現鼓起的圓弧狀态。
【舉例】這人愛講大話,辦事不實在,是個脬皮。
12、擗 [pǐ撇]
【釋義】掰,用力使其脫離原來物體。
【舉例】他擗了一枝小樹丫下來。
13、躴[láng]
【釋義】身體修長。
【舉例】他吃肉不長肉,是個躴吧兒。
14、鬏 [(jiū糾]
【釋義】發盤成結。
【舉例】頭發在腦後紮成一個鬏鬏兒。
15、泹 [dàn膽]
【釋義】将蔬菜等放在開水裡稍煮一下。
【舉例】把豆芽放在開水裡泹一下就撈起來,過會兒涼拌吃。
16、臁 [lián 連]
【釋義】小腿的兩側,也指小腿。
【舉例】你臁二杆上敷了這麼多泥巴,也不去洗一下。
17、筶 [gào 告]
【釋義】嘗試。
【舉例】這小吃味道不錯,你筶一下?
18、煪 [qiú秋]
【釋義】煙熏之意。
【舉例】把肉挂在竈屋檩子上,煙子煪,就成了臘肉。
19、挼 [ruá]
【釋義】摸、揉、搓、捏等含義。
【舉例】我腳拐了,你用酒給我挼一下。
20、趱 [zǎn展]
【釋義】移動,挪動。
【舉例】麻煩您趱一下位置,我進去放東西。
21、斢 [tiǎo 調]
【釋義】調換。
【舉例】請幫我斢一下零錢。
22、搡 [sǎng 賞]
【釋義】猛推。
【舉例】他搡了我一巴掌,差點沒站穩。
23、鋬 [pàn 盼]
【釋義】器物上用手提的部分。
【舉例】提起無銴銴。
24、叾 [dū 讀]
【釋義】器物的底部,盡頭,尾端。
【舉例】1. 放下無叾叾。2. 你屁股沒得叾叾邁?坐不穩!
25、㝩 [kāng]
【釋義】用蓋子蓋東西。
【舉例】把鍋蓋㝩起,讓肉焖一會兒。
26、抔 [póu 捧]
【釋義】用手捧東西。
【舉例】從河邊抔起水喝了一口。
27、拃 [zhǎ]
【釋義】張開大拇指和中指量長度。
【舉例】我拃了一下,大概60公分長。
28、屄 [bī 批 ]
【釋義】雌性生物的生殖器。
【舉例】……
29、潲 [shào 紹]水
【釋義】吃剩下的湯、菜,淘米水等,過去作豬飼料。
【舉例】現在要嚴查潲水喂豬,容易傳播豬瘟。
30、醭 [bú 撲]
【釋義】醋或醬油等表面長的白黴。
【舉例】饅頭都長醭了,不能吃了。
31、搋 [chuāi 揣]
【釋義】用手掌壓、揉,使攙入的東西和勻。
【舉例】1.搋面。2.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要搋糍粑。
32、抟 [tuán團]
【釋義】把東西揉球形,擺弄,玩弄。
【舉例】你說這些好聽的話,是想抟我嗎?
容易弄錯的字詞嬢嬢(niáng niáng):阿姨。容易誤為孃孃。
凊( qìng):清涼,寒冷;涼凊凊,冷凊凊。容易與冷清清(寂寞、幽靜、凄涼)混淆。
煳辣殼兒:重慶人喜歡的佐料。容易誤為糊辣殼兒、胡辣殼兒。
吷(jué):罵;又挨打來又挨吷。容易誤為決、訣、絕。
㞎㞎(bǎ ba):屎、糞便,為幼兒用語。容易誤為粑粑。
(pā):食物熟透而柔軟,身體發軟無力,軟弱。因電腦上原打不這個字,誤寫為粑、耙。
活水豆花兒:誤為河水豆花。豆花兒一直用原汁窖水泡起,食客随來随舀,稱之"活水"。不然"醒"了,不好吃。醒,土話,巴渝人都懂,大概意思是凝固的豆花散開而變了口味。原汁窖水,指豆漿點鹵後分離出的湯汁。
滴籠水:蒸羊肉格格兒時,剛上汽幾分鐘,才開始滴水,肉正好熟過心,有食客喜歡吃這個時候的羊肉,覺得有嚼頭。現在一些餐館誤寫成了一籠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