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是唐代詩人張九齡最著名的詩句之一,出自五律詩篇《望月懷遠》。
公元733年,即玄宗開元二十一年,開元盛世的風貌依舊,張九齡也迎來了人生巅峰任職宰相的高位。
隻可惜皇帝雖然寵信卻不聽勸阻,放走了安祿山這個後患,伴随着李林甫的讒言诽謗,僅僅三年的時間,張九齡就被貶出京擔任荊州長史去了。
這首《望月懷遠》大緻創作于這段背井離鄉的日子,因為深深思念着遠方的親人脫口而出便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全詩如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寝夢佳期。
閑來讀詩•張九齡的思鄉情算算日子再過幾日便是阖家團圓的元宵佳節,多數人早已結束休假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離開家鄉的人讀這首詩倒也應景,尤其是能看到海的地方:
夜漸深沉,海面上不知何時升起了一輪明月,天各一方的你我共同沐浴着柔和的月華。有情的人怨恨這漫漫長夜,徹夜未眠思念着遠方的愛人,悄悄将屋子裡的燭光熄滅,隻為一個人靜靜享受這滿屋子的月光。
披上外衫走出房門,明月一視同仁,毫不吝啬地散發出皎潔的光芒。夜色深沉,氣溫驟降,恍惚才覺察到草地上冒出的新鮮露水,竟不慎沾濕了衣裳。
這月光裹挾着詩人滿腔的思念,可是卻無法親手送出去,能怎麼辦呢?還是回去睡吧!也許能在夢中與你相聚。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與後來北宋蘇轼所寫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有異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蘇轼那是寫在末尾的美好期許,而張九齡則是始于開篇的由景入情。
不得不說這開頭起得好,視線寬廣意境開闊,沒有絲毫小家子氣,看似平平無奇的簡單開頭,與“天涯共此時”結合在一起,瞬間渾然天成,無可替代。
天各一方的人共賞一輪明月,仿佛能夠借用月亮這個媒介看到對方那般,張九齡的“懷遠”絕非單一的,而是相互的,順其自然地有了“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寝夢佳期。”
有情人相思,輾轉難眠;非要說是月光太亮,擾了睡眠;披着衣裳在院子裡踱步到深夜,仍然沒有睡意;想要将這滿手的月光送給遠方的人,卻送不出去;無奈還是睡去吧,期待夢中的歡聚。
這滿腔深情,若非曾經切身體會,大概也無法真正讀懂張九齡的心思。
你如今遠在他鄉嗎?有多久沒有靜心欣賞過月色?對月起相思大抵很少,畢竟如今通訊這般方便了,不是嗎?
我是@晴空莽莽,閑來讀詩,感謝你的關注,歡迎留言分享你了解的張九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