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運動員是怎麼考大學的

運動員是怎麼考大學的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28 22:15:17

運動員是怎麼考大學的?■記者 陳彬北京2022年冬奧會比賽正酣冰雪健兒的成績讓全國人民驕傲,他們就讀的高校也紛紛通過社交媒體為自家學子加油,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運動員是怎麼考大學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運動員是怎麼考大學的(大學生運動員是怎樣)1

運動員是怎麼考大學的

■記者 陳彬

北京2022年冬奧會比賽正酣。冰雪健兒的成績讓全國人民驕傲,他們就讀的高校也紛紛通過社交媒體為自家學子加油。

“如果粗略估算,國内高水平運動員中至少有80%是大學生。”蘇州大學東吳智庫首席專家、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主任王家宏告訴《中國科學報》。

高手在大學

奪得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金牌的我國選手任子威目前是北京體育大學的一名研究生。範可新、武大靖、曲春雨、張雨婷等幾位速滑隊隊員,同時也是任子威的大學同學。

在本屆冬奧會上,擁有這份榮譽的高校不隻是北京體育大學。另一位短道速滑隊隊員孫龍是東北師範大學的2018級本科生。而北京冬奧會前夕,在我國參賽運動員名單剛剛公布後不久,蘇州大學就對外介紹了三位成功入選運動員名單的蘇大學子——該校體育學院2020級研究生郭丹、2021級研究生吳志濤和2021屆本科畢業生杜佳妮。

在剛剛為國家取得巨大榮譽的女足隊中,本屆國家隊年齡最小的隊員張琳豔是北京師範大學2020級本科生,她的校友還包括國家隊隊友王霜、高晨。而在距離北師大千裡之外的江蘇師範大學,包括在決賽中用身體“堵槍眼”的王曉雪在内的5名女足隊員,則均是該校學生。

而去年夏季奧運會上,更多著名高校刷屏“認領”冠軍的熱鬧情形相信大家還沒忘記。

值得一提的是,在進入大學的時間上,不同項目的運動員也有一些差别。比如,女子體操運動員由于運動年齡比較早,基本上都會在退役後選擇進入大學。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摘金的女子體操隊為例,當年的6位隊員幾乎在退役後都選擇進入高校學習。

有些項目的運動員則會選擇在現役階段進入大學。據北京交通大學羽毛球隊教練吳序介紹,在羽毛球領域,超過九成的現役高水平運動員都是大學生。“這是因為羽毛球運動的黃金年齡大緻在十八九歲到二十三四歲之間,這段時間與大學生的求學時間高度重合。”

上述兩個入學時段也代表了目前高水平運動員進入高校的兩種主要形式。談及所有大學生運動員中現役運動員與退役運動員的比例,王家宏給出了一個數字,“大概四六開吧”。

學習時間如何保證

冬奧會期間,任子威奪冠後想補交作業、班主任因為擔心影響比賽而将其移出作業群的新聞,曾讓很多人會心一笑。這也反映出在這些國家級運動員心中,對于自己“大學生”身份的認同感。

“無論是對于體育特長生、一般的大學生運動員,還是‘國手’級别的運動員,我們在對他們的管理中,始終貫徹的都是做人第一、學習第二、打球第三的理念。”吳序說,在訓練中,首先要保證的是他們的學習時間。

據他介紹,相比于一般學生,運動員大學生的文化基礎水平往往比較薄弱,但其意志品質卻要強于前者。“我們不能否認個别隊員忽視知識學習,甚至存在不能正常畢業的現象,但絕大多數運動員都是十分刻苦的。”

而在求學期間的專業選擇上,通常運動員都會選擇與其運動相關的專業,比如運動訓練專業或體育教育專業。但也有例外,如北京交通大學并沒有開設專門的體育運動專業,因此很多運動員選擇的是法學專業。

據王家宏回憶,北京奧運會女子舉重58公斤級冠軍陳豔青在進入蘇州大學求學時,報考的是體育教育專業,但中途她卻選擇轉至工商管理專業。“當時我們還擔心她的文化課成績能不能跟上,但她和普通學生一起上課,成績也沒有落下。”

當然,由于運動員需要投入很大精力用于訓練,因此學校也會采取諸如用訓練沖抵部分學分、延長學習年限等方式,幫助他們順利畢業。

王家宏告訴《中國科學報》,對于大學生運動員,不同學校也會制定不同的培養方案。“比如,如果學生有比賽任務,一般是半天學習、半天訓練。但也有學校選擇讓運動員完成學分後,再進行相對集中的訓練。”如果到了運動員的比賽周期,學校會派老師到訓練基地“送教上門”,保證其能夠完成課程學習。

再比如,同在江蘇省的南京工業大學,其在棒壘球項目上施行的是“省隊校辦”模式,即該省的棒壘球隊就建在南京工大,隊員吃住訓練全部在校園内。而有些學校的運動員則采取在訓練隊訓練、回學校上課的模式。“總之,培養模式各有不同,但都要以有利于學生訓練和學習為最終目的。” 王家宏說。

頂尖運動員的培養趨勢

就在冬奧會舉行前夕,香港大學宣布首次推出“頂尖運動員入學計劃”。該計劃的特别之處在于,不以公開考試、校内考試等學術表現作為主要考慮,而是破格以運動員的體育成就作為首要入學遴選條件。

在王家宏看來,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未來我國頂尖運動員的培養趨勢。“長期以來,我國頂尖運動員的培養路徑主要依賴國家體委主辦的各種體校。但是,我國高水平體育競技人才培養要想建立更完善的優秀後備人才培養體系,體教融合模式更應向學校傾斜。”對此,吳序也深以為然。

“雖然國内頂尖運動員大多有一個‘大學生’的身份,但他們幾乎都是在取得一定成績後才考入大學的,真正從高校進入頂尖運動員行列者少之又少。”不過吳序直言,這與運動員所從事的項目有很大關系。

“比如,在田徑、籃球等領域,現在有很多大學生邊學習、邊訓練,并最終打進職業賽場。”他說。然而,在諸如羽毛球、乒乓球等技巧性比較高的運動領域,由于頂尖選手每天的訓練時間過長,這些時間在高校内部難以保證,所以很難培養出頂尖的選手。

“盡管如此,如果高校足夠支持的話,這些問題也并不難克服。但在目前高校的評價體系中,‘培養出一個國家隊運動員’對于高校而言,是否是一件足夠值得驕傲的事情,又是否值得高校在總‘盤子’有限的情況下投入足夠的精力?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吳序說。

來源: 中國科學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