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一本講計謀的書——
兵者,詭道也。
兵以詐立。
如果這麼讀,真的就曲解了孫子的本意。
一、計《孫子兵法》的第一個字就被讀錯了。
第一篇:計篇。
很多人把這個“計”理解成了計謀、計策,奇謀巧計。
甚至有人把《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放到一起,
認為它們都是講計謀的書。
其實真要比較起來,“三十六計”根本不入流,
《孫子兵法》和它放在一起,簡直是奇恥大辱。
《孫子兵法》開篇的“計”,
并不是計謀、計策,而是“計算”的計。
這才是《孫子兵法》的本質——
計算、對比敵我雙方的各種情況,有了勝算才能開打。
二、敬畏
《孫子兵法》開篇第一句是: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這句話讀起來铿锵有力,但很多人認為這隻是“開篇陳述”,沒什麼了不起。
但是,如果錯過這句話,《孫子兵法》也就白讀了。
在傳統文化的典籍中,開篇第一句話,往往會為後面的内容定下基調,
所以——
《道德經》開篇說: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道這玩意,說不清楚。
悟道的人知道什麼是“道”,但他沒法給尚未悟道的人講明白,
就像一個看過雪的人沒辦法給一個從沒見過雪的人講什麼是“雪”:
你說雪是白的,但“白”不是雪;
你說雪摸上去涼涼的,但“涼”不是雪;
你說雪就像鹽一樣,但“鹽”也不是雪。
佛經裡也是這樣,
佛陀在菩提樹下悟出了人生和世界的真相,但他沒法講出來:
就像“空有不二”,他知道“空有”是一個東西,但一說出口就成了兩個:空和有。
出口即錯。
所以佛陀就打比方,做比喻,教了八萬四千法門,
但他又怕大家執着于那些“方便說法”,
所以又囑咐:
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第六》)
佛陀說法,是為了讓你明白最終的真相,讓你能夠到達彼岸,
為了實現這個目的,他的各種說法都像是提供的渡河的木筏,
過了河,到了彼岸,就将木筏扔掉,别背着。
所以《金剛經》裡,佛陀問須菩提:如來有所說法否?
如來說法了嗎?
須菩提聽懂了,就回答:如來無所說。
《論語》開篇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習是咋回事?
學,就是模仿;習,就是不斷地練習。
所以《論語》不是用來讀的,而是用來做的。
《論語》裡講了孔子在面對事情的時候會怎麼想,怎麼做,
這不是讓後世人拿來研究的,
而是讓人學習的。
萬世師表,就是給後人打了個樣,
如果你認可,你也想成為聖人,
很容易,照着做就可以。
孔子送别客人,會站在門前的石階上,見客人的馬車拐過屋角自己才回屋。
我們送别客人的時候,是不是這樣恭敬?
恭則不侮。
現在,《孫子兵法》開篇就說出了“兵危戰兇”,
這是孫子的“敬畏心”,他知道戰争的兇殘,所以主張一定要“計算”,
打得過再打,打不過就别打。
所以,與其說《孫子兵法》是教人打仗的書,不如說他是教人怎樣能不打仗的書。
如果沒有這種敬畏心,那學會了所有的兵法,不過是加速生靈塗炭。
對作戰,孫子一直是這種态度:一定要謹慎,能不打就不打。
在《孫子兵法·火攻第十二》中,他又說:
夫戰勝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兇,命曰費留。
故曰:明主慮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
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将不可以愠而緻戰;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
怒可以複喜,愠可以複悅;亡國不可以複存,死者不可以複生。
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
三、講了啥
《孫子兵法》不是講陰謀詭計的書,那它到底講了啥?
《計篇》就講了計算對比的幾個角度,叫“五事七計”。
“五事”就是:道、天、地、将、法。
這裡就能看出孫子的“軍人思維”,
再說出“道天地将法”之後,他立刻給每一項做了清晰明确的定義——
這就像下指令,必須明确清晰,不能産生誤解,盡量降低溝通成本。
道:在中國文化裡有很高的地位,
但在兵法中,孫子說的“道”指的隻是“令民與上同意也”,
就是戰略思想統一,要作戰就是舉國皆兵,大家都想打,沒有人退縮。
天:在傳統文化中,天有三層含義:
第一:天下大勢,就是整體趨勢,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第二:就是陰陽,包括夜觀星象,望雲望氣,占蔔起卦。
第三:就是天時,四季寒暑,時令節氣等。
在兵法中,孫子強調的是後面兩方面内容。
地:就是地形地勢,作戰環境,後面專門有一篇《九地篇》。
将:作戰大将很重要,孫子又列出了考核大将的5個項目:智、信、仁、勇、嚴。
在這裡,孫子将“智”作為考核大将的第一項指标,而“勇”被放在了第四位。
因為大将在作戰中的地位太重要了,
所以他必須要有足夠的智慧,能夠審時度勢,能夠随機應變,
甚至在關鍵時刻,他能夠“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信,不是我們理解的誠信,而是“使人不惑于刑賞”,
行軍作戰中,這一點很重要,賞罰都要及時,這樣才能鼓舞人心,
當年商鞅變法,“立木取信”,包括規定在戰場上,“斬敵一首,升級一爵”,
所以人頭就叫“首級”,在這種明确的賞罰激勵下,秦國兵卒奮勇向前。
現代企業管理也是這樣,如果員工對公司很信任,
他堅信自己做了什麼會受到鼓勵,做了什麼會受到懲罰,
那這樣的企業就很有活力,
如果人心浮動,大家都不知道做了會有什麼樣的獎勵,這就很危險。
仁,跟孔子說的“仁”有所不同,孫子指的是“愛人憫物”,就是愛護士卒和各種軍備。
勇,不止是作戰勇猛,主要是能夠決斷,
戰場之上,各種形勢瞬息萬變,所以統兵大将一定要能夠決斷,
該拍闆就拍闆,該放棄就放棄,不能拖泥帶水。
嚴,是指軍法方面,要明确又嚴厲。
“五事”中的“法”,不是指軍法,而是指“曲制、官道、主用”,
就是軍隊的做戰編制,指揮官任用以及後勤事務。
仔細來看,這五項,其實是有先後順序的:
但凡并舉兵作戰,一定會在廟堂上先省察雙方君主恩信厚薄,下面人會不會為了他拼命作戰,
而後審度天時地利,這三條滿足之後,才會拜将統兵,
選出大将之後,軍法與其他事務就要交由大将來統率管理,
所以是這樣一個順序。
“五事”之後,就要從下面七個方面來對比雙方戰力: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衆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
這樣對比下來,雙方實力怎樣,能不能打基本就能确定了。
所以,在《孫子兵法》中,最重要的還是家國實力,
那些陰謀詭計其實隻是戰場上的一小部分,
而且,在絕對的實力面前,所有的計謀都是沒有用的。
四、兵以詐立?講完了最重要也最基本的實力對比,孫子才提到“十二詭道”,
他說——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根據雙方實力對比,确定是不是要打之後,孫子才提到了作戰中的“詭道”。
他說了12條,但最根本的,就是想方設法,讓對方犯錯。
後世的“軍事天才”李世民看得最透徹,他用四個字就概括了:多方以誤。
在作戰中,你要先确保自己不出現失誤,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然後,想方設法讓對方犯錯,
這就是孫子說的: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這樣看下來,你還覺得《孫子兵法》是一部教你陰謀詭計的書嗎?
他把一切都說的很明白,有什麼“詭道”也都說明白了,
歸根究底,他所說的,最重要的還是一個國家在平日裡壯大的實力,
如果沒有實力,給你再多計謀,也沒有用處。
所以,一切的努力,還是在于提升自己,
一味去盯着别人,對你沒有任何意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