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正明晰立德樹人的含義?【專家論壇】作者:王樹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共産黨思想政治教育百年曆程與經驗研究”首席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要真正明晰立德樹人的含義?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專家論壇】
作者:王樹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共産黨思想政治教育百年曆程與經驗研究”首席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對象是廣大青少年群體,培養目标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學術界對立德樹人的重要意義和實施方法有過很多讨論,對立德樹人之“德”的含義,大都是從道德品質層面進行界定,認為主要是指道德。厘清“立德樹人”基本内涵特别是“德”的含義,不僅是值得探索的理論與學術問題,更是關系到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實踐問題。理解立德樹人的“德”,要立足于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戰略高度,做到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
中國共産黨曆來重視德育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始終将“德”放在人才标準的首位,強調德才兼備、以德為先。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将“立德樹人”确立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指出,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強調:“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準,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要把立德樹人内化到大學建設和管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做到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關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論述,抓住了教育本質,明确了教育使命,為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強調,“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産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在這個根本問題上,必須旗幟鮮明、毫不含糊”,“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教育現代化的方向目标。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要實現樹人目标、完成樹人任務,首先必須“立德”,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立德樹人的“德”,應該是“大德、公德、私德”之總稱,與德智體美勞中“德”的含義相同,包括政治、道德、法律,即理想信念、道德品質、法治素養三個方面。立德就是要在堅定青少年理想信念、塑造青少年道德品質、涵養青少年法治素養方面下大功夫、花大力氣。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政治靈魂。要培育青少年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産主義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樹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自信心,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教育引導學生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建立在對曆史規律的正确認識上,建立在對基本國情的準确把握上,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和堅持正确的曆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立志聽黨話、跟黨走,紮根人民、奉獻國家,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進程中建功立業。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道德屬于上層建築的範疇,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态。指出,“人人都是一塊玉,要時常用真善美來雕琢自己,不斷培養高潔的操行和純樸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為高尚的人”,“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要“從做好小事、管好小節開始起步”,“學會感恩、學會助人,學會謙讓、學會寬容,學會自省、學會自律”,“踏踏實實修好品德,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這些重要論述,是對學生品德修養的要求,也是提升學生品德修養的切入點。要培育青少年愛國情懷、集體意識、品德修養,正确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關系。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紮根,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奮鬥之中;着力引導學生把正确的道德認知、自覺的道德養成、積極的道德實踐緊密結合起來,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衰則國家亂。全面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社會主義法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基石。指出,“法治人才培養上不去,法治領域不能人才輩出,全面依法治國就不可能做好”,“法學教育要堅持立德樹人,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法學知識水平,而且要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法安天下,德潤人心。從改革開放新時期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與法相關的概念經曆了從法制到法治的變化過程,法的教育也從培養法制觀念到培育法治理念。在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的進程中,青少年肩負着重要責任,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未來和希望;青少年是法治教育的主要群體,要培育與養成青少年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基本理念和行為習慣,做遵紀守法的現代公民。
《光明日報》( 2019年12月04日16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