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事實證明,《天地劫:幽城再臨》大抵是不會讓你失望的。
《天地劫:幽城再臨》将于1月27日上午10:00,首次開啟不限号删檔測試,開放安卓與PC互通版。官方賬号下,安卓、iOS、PC同賬号跨平台互通(1月29日上午10點關閉下載通道并在當日關閉注冊,屆時未下載并進入遊戲的玩家,将無法再進入遊戲)。
你很難想象我第一次打開《天地劫:幽城再臨》時的感受。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天地劫:幽城再臨》簡直不像是一款手遊——你知道我在說什麼,就是那種常規意義上的手遊——反而像是一款走錯了地方的單機遊戲,從皮囊到骨肉,都透露着不少“前輩們”的風骨。
這裡的“前輩們”,指的自然是《天地劫:神魔至尊傳》《天地劫:幽城幻劍錄》與《天地劫:寰神結》。從《天外劍聖錄》開始,漢堂用後續“天地劫”三部曲,為國産單機的老害們,好好上了一課,給不少人留下了難以湮滅的慘痛回憶——像是,我到底要怎麼才能打出真結局?
過往的回憶不忍再提,但對老害們來說,“天地劫”三個字隻要出現,往往就意味着将要迎來一個悲喜交加的時刻。悲的是,這輩子恐怕再難玩到“天地劫”新作;喜的是,就算過去了小二十年,終究還是有人能記住這個系列的。
這麼想的人有很多,比如紫龍遊戲旗下的BlackJack工作室。
熟悉紫龍遊戲的人很多,熟悉BlackJack工作室的人很少。可倘若提起《夢幻模拟戰》手遊,想必知道的人就不計其數了——2019年App Store年度趨勢遊戲、2019年Google Play年度最佳對戰入圍遊戲等等大獎,以及知名遊戲雜志《Fami通》的開頁報道,都證明了《夢幻模拟戰》手遊的獨到之處。
而“夢幻模拟戰”與“天地劫”這兩個IP,在很多層面上,其實是有共通之處的:比如都是已經沉寂了許久的經典IP,又比如都是不少人珍貴或痛苦的回憶,以及都在戰棋遊戲的領域内,有所建樹。
所以,當你打開《天地劫:幽城再臨》,看見屏幕上出現的紫龍遊戲與BlackJack工作室LOGO時,總會有種安心的感覺——而事實證明,《天地劫:幽城再臨》大抵是不會讓你失望的。
在開篇我曾說過,《天地劫:幽城再臨》有着“前輩們”的風骨,這風骨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對“天地劫”原作劇情的再演繹與延續,第二個則是基于《天地劫:神魔至尊傳》中SRPG——也就是策略角色扮演遊戲的部分,重新打造了一套既精巧又具有深度,且符合手機載體的戰鬥系統。
首先是《天地劫:幽城再臨》對“天地劫”原作劇情的再演繹,這是我對《天地劫:幽城再臨》最為推崇的一個部分。設想一下吧,如果你是個新生代玩家,當你知道“天地劫”系列是國産遊戲中的佼佼者後,想要體驗一下,于是你費盡功夫搞到了于上個世紀末發售的《天地劫:幽城幻劍錄》,打開遊戲後,卻發現自己實在無法接受二十年前遊戲畫面——那麼,錯過的就隻能錯過了嗎?
《天地劫:幽城再臨》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此。如果你是一個從未接觸過“天地劫”系列的玩家,那麼遊戲中完整複刻的“天地劫”三部曲劇情和關卡,用最符合當下的審美觀與操作模式,使得你能夠在二十餘年後的今天,體驗到經典作品的魅力。倘若你是一個“天地劫”系列的老玩家,那麼也可以借着《天地劫:幽城再臨》,回顧一下那些曾經的過往——比如,再次和冰璃聊聊天。
而支撐了新老玩家回顧劇情需要的,自然是《天地劫:幽城再臨》自身獨樹一幟的美術風格。它并未一味地随大流,選擇看上去更加“無錯”的日系二次元風格。而是綜合日系二次元美術風格與傳統國風,努力為玩家打造獨一無二的審美體驗。就連一些原作中的人物細節,《天地劫:幽城再臨》都進行了極高标準的重制,比如殷劍平的禦氣劍匣,封玲笙的索帶,以及冰璃标志性的白發。
當然,《天地劫:幽城再臨》也并不僅僅止步于此。在劇情的延續上,《天地劫:幽城再臨》的時代背景,設定在了《天地劫:神魔至尊傳》的一百二十年後,在時輪宮負責修理時輪儀軌的尉遲良,于機緣巧合下,被時代的浪潮所席卷,與那些曾經相熟的面孔,一同踏上了一條破開迷霧與陰謀的道路。
這個時代背景設定的有趣之處在于,《天地劫:幽城再臨》将遊戲的功能性設計,與遊戲本身的背景設定,有機結合了起來。“天地劫”系列老角色們的登場,都由時輪儀軌的存在,進行了合理且恰當的解釋。所以,當你看到夏侯儀、冰璃、殷劍平與封寒月等等老面孔的時候,并不會産生某種割裂感——并不像某些遊戲,直愣愣地甩給你一套Gacha系統,完美地破壞了你對遊戲劇情的代入感與沉浸感。
《天地劫:幽城再臨》對原作劇情的再演繹與延續顯然是優秀的。而這種優秀,體現在各個方面——
比如,當你在紮營休息的時候,隊伍中的角色會産生各式各樣的對話,這些對話會随着劇情的進展而變化,讓你從側面了解劇情的同時,也強化了人物的塑造;
又比如,主線劇情的全程配音,來自TVB的國語配音團隊,完美通過聲音将你拉回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情懷與專業性成功的“我全都要”。
兩位國際知名音樂人的加入,對《天地劫:幽城再臨》的音樂創作有了極大幫助。國際尺八演奏家佐藤康夫先生和配樂大師梅林茂,都在《天地劫:幽城再臨》進行了全新的音樂創作,并且還高清重制了原作中如《戰陣》《神威》等經典BGM的片段,無論新老玩家,都會感受極緻的“聲臨其境”。
如果你平時對音樂了解不多,對大師們的名字不太熟悉。那麼在提到佐藤康夫如《火影忍者》主題曲《Naruto Main Theme》和《空谷の音》的代表作,以及梅林茂在《花樣年華》《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等電影中的配樂,你對大師們的咖位自然會有更多了解。
這樣做的好處在于,當你玩上一輪之後,無論你是不是“天地劫”系列的粉絲,都能夠在《天地劫:幽城再臨》中,通過美術和音樂等方面的多重效果,感受到這些人物的人格魅力與飽滿且立體的人物形象,足以讓你對整個故事的發展,充滿期待。
當然,作為一款繼承了《天地劫:神魔至尊傳》SRPG玩法的手遊,《天地劫:幽城再臨》并沒有直接去生搬硬套,而是将這套原來十分硬核的戰鬥系統,通過對手機平台的優化與調整,恰到好處地展現了出來。
首先是節奏問題。
在《天地劫:幽城再臨》中,采用了最為經典的四邊形戰棋框架,玩家需要圍繞着移動距離、攻擊範圍與站位來進行思考。而有趣的是,戰線的時間并沒有被拉得過長,通過對地圖面積、回合數與數值體系的把控,《天地劫:幽城再臨》的每一場戰鬥時間,都被控制在了一定的範圍内——每一場戰鬥大緻為三分鐘左右,更加符合手機遊戲碎片化的遊玩習慣。
當然,這并不意味着《天地劫:幽城再臨》為了縮短戰鬥時長,抛去了SRPG中的“策略”與“角色扮演”。相反,這兩個要素在《天地劫:幽城再臨》中,依舊得到了較為出彩的表現。
初次上手《天地劫:幽城再臨》的戰鬥系統,第一感覺就是流暢——從點擊敵人自動移動外加攻擊,再到切入對戰場景展現水平線上的技能動畫效果,每一個環節都無比流暢,這樣帶來的,自然是視覺層面上的賞心悅目。
在觀感足夠好的前提下,《天地劫:幽城再臨》在并不大的棋盤上,開始玩起了“策略”與“角色扮演”。
每一位角色都有着有限的技能欄位,逼迫玩家必須通過對戰場局勢的關注,來進行取舍——經過簡化的“五魂化蘊”系統,讓玩家更加可以去探索不同技能之間的機制聯動;
“天賦”決定了每一位人物在戰場中扮演的角色——以主角尉遲良的天賦“天機千軍破”為例,能夠對氣血比例小于自己的敵人進行追擊,後續甚至可以通過“五魂化蘊”點出擊殺回血的特效,讓尉遲良成為了一位完美的戰場收割者;
除此之外,在戰場上的每一次攻擊都需要思考屬相相克的問題,克制的屬相可以構成額外傷害,反之亦然——這也就需要玩家在遊戲過程中,去通過走位來保證克制關系;
同時,為了體現出“策略”性,《天地劫:幽城再臨》中的戰鬥,其勝利目标并不是單純地擊殺敵人,從搜尋寶箱到保護村民再到劫镖,不同的任務目标,需要完全不同的解法思路——面對回合數的限制,如何保證擊殺敵人的同時,成功獲取地圖上的寶箱,成為了每一位玩家需要思考的。
而當每一場戰鬥都充斥着精打細算的步數推演,與為了拿到最佳評級反複思考每一個可能性時,戰棋遊戲的魅力之處,自然也就得到了體現。
說到這裡,你應該明白我為什麼會在一開始,說《天地劫:幽城再臨》并不像是一款手遊——其高水平的制作水準,讓《天地劫:幽城再臨》有着極為舒适的遊戲體驗。
雖然《天地劫:幽城再臨》有着手遊的抽卡機制,但對于收費系統的克制,讓玩家無論是否氪金,其整體的遊戲體驗,都不會有太大的差異——就算你抽到了SSR,但大體隻是初始等級會更高,以“五魂化蘊”帶來的機制變化來看,大體都是相差不大的。
所以,無論是從未接觸過“天地劫”系列的新玩家,還是“天地劫”老炮,《天地劫:幽城再臨》都是值得一玩的。
《天地劫:幽城再臨》将于1月27日上午10:00,首次開啟不限号删檔測試,開放安卓與PC互通版。官方賬号下,安卓、iOS、PC同賬号跨平台互通(1月29日上午10點關閉下載通道并在當日關閉注冊,屆時未下載并進入遊戲的玩家,将無法再進入遊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