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橋邊的柳樹種回來了。”今天,在杭州西湖斷橋邊晨練的市民發現,沿湖七棵柳樹已經補種完成。
此前,杭州相關部門對西湖邊景觀進行提升改造,移走7棵柳樹換成了月季花,引發了争議。有市民網友表示不能接受,并非月季不美,但沒了柳樹的西湖,還是人們心中那個“一株楊柳一株桃”的西湖嗎?
“西湖柳換月季”的争議,表明了民衆對“錢塘風月西湖柳”獨特景緻的真情實感。柳浪聞莺是西湖十景之一,柳樹之于西湖,早就不是一種尋常的樹木,已升騰為人們心中的景觀文化符号,西湖的一草一木都牽動着人心。貿然遷移之舉,即便有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也是草率和無知的。
“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面對社會質疑聲音,杭州市有關部門及時回應,表示盡一切努力,把大家心心念念的柳樹補種回來。有關人士表示,将在尊重專家、市民等各方意見的基礎上,挑選高度不高、造型優美的柳樹進行補種。力保新種的柳樹能融入現有生長環境,與西湖景觀相協調,盡量恢複景觀原貌。
遺憾已成,但杭州有關部門能正視問題,及時補救,而不是找各種似是而非的理由百般“狡辯”——僅這一條,我們就要為杭州點個贊。新種的柳樹可能短時間無法回到“楊柳依依”的景觀效果,要給柳樹一定的生長時間。杭州主動回應快速糾錯是對民意的尊重,也是今後對待曆史景觀文化應當持有的态度。
“柳”諧音“留”,古代用折柳送别表達依依不舍。可見,柳樹象征着中國文化中的珍惜與眷戀,這也是我們對待城市曆史景觀風貌應有的一根弦。此事再次警示城市管理者要有敬畏之心。對待西湖柳樹這樣的具有特殊内涵的樹木,既要聽取科學建議,該不該移植、移植之後補植什麼、如何養護等都要有謹慎的科學判斷和專業的操作,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到整體的社會觀感、民衆心态和曆史認知。
杭州之美,美在西湖;西湖之美,美在桃紅柳綠。要把保護好西湖和西溪濕地作為杭州城市發展和治理的鮮明導向,用心用情呵護好西湖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守護中國文化遺産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掃描下圖二維碼看更多新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