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曉飛影!
一個數碼愛好者,也喜歡在衆多平行領域探究摸索,讓生活多一點樂趣。
iPhone 12 發布的同時帶來了 MagSafe ,簡單說就是 iPhone 背後多了一圈強磁力片,可以快速吸附許多配件,比如無線充電寶、背夾等。當初剛看到的時候覺得這個設計不錯,但是沒感到特别驚豔,主要是一個 MagSafe 外接電池要 749 元實在是太貴了,49 元就能買到一款支持 PD20W 的 10000 毫安移動電源了。
一年過去了,一直沒有體驗過 MagSafe 的産品,身邊的幾個朋友倒是買了 MagSafe 第三方品牌的各種移動電源,我都試了一下,感覺都太厚重了,而且價格也比一般的移動電源要貴一些,不過磁吸的瞬間“咔”的一下倒是挺有意思的。于是我也打算網上找一找有沒有更合适的 MagSafe 移動電源,結果排行第一的居然是看似原裝的 MagSafe 外接電池,區别是價格到手 55 元左右,号稱和原裝外接電池功能一模一樣,既然看不到合适的 MagSafe 移動電源,決定踩個雷看看這種華強北的外接電池到底是不是一分錢一分貨。
外觀
包裝寄過來的時候,我有點詫異是不是買了啥禮包,除去常見套路好評返現外,居然還送了個口罩。所以大部分商品好評多不代表是真的發自内心的。然後特别不環保地送了充電頭和一個 USB-A 口的 lighting 線。
5V1A 做的很像蘋果原廠的,但是這個标簽字樣太粗糙了,基本也不會用,USB-A 的蘋果線基本已經屬于清庫存階段了,也幾乎不要什麼成本。
充電頭接口還有毛刺,盡管是贈品也有點寒酸。
來看 MagSafe 的包裝,我沒買過原裝的,不過這個外包裝仿的倒是有模有樣,以假亂真。
側面貼條才看到中文,這标簽應該也是仿的。
背面也是全英文,應該也是按 1 比 1 的圖案仿印。
側面居然還印了序列号,估計也是查不到的。
頂部一抽就能打開,不過我很好奇,原版也是不封口的嗎?怎麼感覺這個太容易當二手了,看不到任何塑封的部分。
裡面的細節真的不咋地,我都懷疑我這個是退換貨了。
MagSafe 外接電池主體倒是感覺很還原,外表感覺像類膚質材質,摸起來很圓潤,手感确實很好。
背面是磁吸部分,軟矽膠材質,不會傷手機,圓形部分确實有磁鐵,但是下面的豎條部分沒有磁鐵,所以貼手機背後放褲子裡可能會轉圈。
這個标應該是華強北出貨通用的标識了,不然和真的搞混了不好區分。
底部有一個充電接口,是 lighting 的,以及一個充電指示燈。為了和原廠 1 比 1,但其實蘋果這種設計,我覺得沒有許多第三方産品做的好。lighting 接口可能是為了和 iPhone 通用,少帶一根線。不過其實除了 iPhone,生活裡已經有不少設備是 Type-C 接口的,甚至朋友的手機。這個外接電池,除了無線貼着手機充電外,基本無法有線輸出給别的設備了。
指示燈也有點奇葩,充電的時候會亮一下綠色,然後就消失了,沒有任何物理按鍵,根本不知道電量結餘。在充電的時候也隻會亮黃色 5 秒,然後熄滅,什麼時候充滿是不知道的,隻知道充滿了拔掉的時候會亮一下綠色。不知道原版 MagSafe 外接電池是不是這樣。
不過體積上确實很小巧,是我所有移動電源裡最小的一個,貼在 iPhone12 上面明顯會小一圈,基本不怎麼影響手感。
厚度大概在 12 毫米,比帶上手機殼的 iPhone12 略厚一點。
關于磁力吸附部分,還挺牢固的,我這個手機殼是不帶磁吸的,隔了一層手機殼,往地上搖兩下也沒掉,但是用力甩肯定是甩得掉的。
充電
在充電的瞬間,iPhone12 是會亮起專屬的充電動畫的,也隻有這個時候可以看到外接電池的電量。不過仿的畢竟是仿的,在手機的電池小組件裡,剛接上的時候會顯示這個 MagSafe 電量,過一會就會消失,原廠的是不會的,所以這是區分正品和仿品的一個小技巧。
外觀上确實很難看出區别,所以看看内在,号稱是 5V1A 輸出,接上 PD 充電器後能 15W 輸出,這也是官方的參數。首先接上 USB 檢測儀隻給外接電池充電,這個時候用的是 USB-A 口的,充電功率隻有 3W 不到,非常低。
充電的過程中,這個指示燈是一直不會亮的。
如果是接上充電器後,外接電池同時給 iPhone12 充電,功率才勉強到 5W。這個隻能顯示充電器到 MagSafe 外接電池的充電攻略,并不能代表 MagSafe 電池到 iPhone12 的無線充電功率,無線充電也沒辦法測攻略,但是我想應該也不會超過 5W。我這裡用的是 USB-A 口,那麼接上 Type-C 接口的 PD 充電,會不會提高充電功率呢?
用 Type-C to lighting 的充電線給外接電池充電,功率果然提高了,從 3W 不到,變成了 4W……
然後同時放上 iPhone12 充電,可以看到功率進一步提高到 4.8W,我還特意把手機電量耗了一半,熄屏充電,看來根本到不了 15W 充電。感覺仿的和原裝的裡面肯定沒得比,這裡是最大的差異。
順便說一下,接上電源同時給手機無線充電時,MagSafe 底部發熱明顯,還沒有到燙的程度,不接電源的話,溫度還好,感覺不到很熱。
有意思的是,我把 Airpods Pro 放上去居然也可以無線充電,如果是新的 Airpods 3 也是支持 MagSafe 的,可以享受啪嗒一聲的吸附感。
充電部分的功率其實倒不是大問題,因為無線狀态下,原廠也是 5V1A 輸出,很少有人會接着線來充電,那和傳統的充電寶體驗也沒區别了。重點是這小小的 5000 毫安外接電池,能給手機充多少電量,原廠已經十分誠實的說了可以充 80%的電量。
這個華強北 MagSafe 能充多少呢?要測試的話最好手機全程不使用,5V1A 的充電功率怕不是要幾個小時,手機肯定是随時要用的,所以就趁睡覺前玩到低電量,接上滿電的 MagSafe 外接電池充電。早上醒來發現,36% 充到了 90% 的電量,總共充了 54% 的電量,雖然都是弱雞,但是這比原廠低了好多。
總結
這是我平時在外面使用充電寶的樣子,平時充電寶是放在包裡,但是充電的時候難免會往褲兜一揣,兩者體積加上比較長的線材,真的是最大的痛點了。所以這幾天我在使用華強北的 MagSafe 外接電池的時候,意外的發現還有點真香的感覺,平時不背包的時候,我可能會猶豫要不要帶充電寶和充電線出門,但是現在隻加一個小巧的 MagSafe 外接電池,我是毫不猶豫的。盡管隻有 5000 毫安,盡管隻有 5V1A,不過使用體驗确實是大大的提升。
但是這些優點并不是誇華強北的産品,誇的是 MagSafe 這個生态,用之前不覺得,用了後才發現蘋果在下一盤生态的棋局,參數不是他追求的目标,目标就是用戶體驗。以前覺得産品貴不會去接觸,現在也是看到第三方産品多了才發現用的人也多了。MagSafe 外接電池一定要小,輕,快捷,這樣大家才願意随身攜帶。
至于華強北這款 MagSafe 外接電池,已經測出了容量虛标,充電功率縮水,手感倒确實好。市面上随便一搜就有 55-100 元的各種銷售,我感覺都是一個型号出品,要說也就一分錢一分貨,它最多也隻值 55 元,并不算性價比,賣家都是承諾包郵一年質保無理由退換,也說明了這個成本有多低,我手裡這個看包裝似乎還是個二手的。比起第三方品牌,這種産品的安全隐患也是我所擔心的,所以我其實并不推薦購買。直接借了這個機會感受了 MagSafe 的生态,希望未來有更多的第三方品牌能推出好用的産品,肯定會入手一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