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小小的老鼠如果隻是偷吃點東西,也還能容忍,最關鍵的是,它們還能傳播病毒,稱它們為“毒王”都不為過,作為它的同胞蝙蝠,曾還攜帶可怕的SARS病毒,既然蝙蝠和老鼠都會傳播病毒,那麼科學家為什麼不想辦法滅它們?
2002年末,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襲擊我國,那就是非典,高死亡率,傳染力強,在人們不了解它的時候,它的到來,讓人們産生了極大的恐懼,随着我國積極防控,疫情被控制以後,人們也一直在研究非典病毒,最終确認了非典病毒的來源,在雲南大山裡一處偏僻的洞穴裡的菊頭蝠身上,檢測出了它們身上攜帶有SARS病毒的全部基因成分。
不僅僅是SARS病毒,科學家認為,2019年末爆發的新冠疫情,可能也是來源于蝙蝠,另外還有埃博拉、中東呼吸綜合症等傳染病的源頭,都指向蝙蝠。遠的不說,就說2019年爆發的新冠疫情,讓全世界飽受疫情折磨,全球化的發展,交通的便利,讓疫情不再局限于一個區域,而是整個地球的人類。蝙蝠是衆多烈性病毒的自然宿主,簡直就是一個移動的病毒庫,對于這個“罪魁禍首”,科學家為什麼不想辦法滅了它呢?
蝙蝠是生活在洞穴裡的哺乳動物,晝伏夜出,作為唯一可以飛行的哺乳動物,也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物種,數千萬年來,很多病毒在蝙蝠身上達到了一種共生的模式。
蝙蝠的新陳代謝非常快,晝夜體溫差非常大,在飛行時的體溫可以達到40度,這些都可以抑制病毒的複制,而且蝙蝠的免疫系統非常強大,會壓制病毒。
就這樣,病毒奈何不了蝙蝠,而蝙蝠也沒辦法把病毒趕盡殺絕,就如同養蠱,再加上蝙蝠是群居動物,大家不知不覺共享了身上的病毒,成功把自己練成了“毒王”。
對于蝙蝠來說,生活在偏遠山洞裡,它也不願意和人類打交道,盡量不和人類有任何交集,有的蝙蝠和蜜蜂交接班采花蜜,有的蝙蝠愛吃水果,吃完水果順便幫果樹完成了播種的流程,還有的蝙蝠偏愛吃各種蟲子,抑制着蟲災的爆發。
這群毒王過着隐居生活,并且是生态鍊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每一次疫情的大爆發,都有人類破壞環境的痕迹,而且蝙蝠身上的很多病毒,是需要通過中間宿主才可以傳染給人類,比如SARS病毒,就是通過中間宿主果子狸傳染給了人類,人類把和菊頭蝠有交集的果子狸從深山抓到城市宰殺,端上餐桌,疫情開始爆發。這樣說起來,蝙蝠真的比窦娥還冤,啥都沒幹,就躺槍了。
說到這裡,相信大家心裡都有了答案,比起滅了蝙蝠的做法,和蝙蝠以及衆多野生動物和平相處是更好的選擇。
說起另一位傳播疫情的罪魁禍首,可是一點都不冤枉,它就是老鼠,十四世紀的歐洲,爆發了讓人談之色變的鼠疫,俗稱黑死病,就是通過老鼠和老鼠身上的跳蚤傳播開的。老鼠的生活軌迹和人類密不可分,它們熱愛在人類的活動範圍裡尋找食物,被人類視作小偷。作為“四害”之一的老鼠,人們真的是想要把它給滅了的。同是四害的麻雀差點滅絕,并且得以平反了,老鼠卻依然人人喊打,也沒打盡,誰讓它們鼠多勢衆呢。
老鼠實在是太能生了,生下來4個月就能成年,一年可以懷胎8次,每次生五六隻,數量呈指數級增長。你想想,生下來的老鼠4個月也開始生,老鼠媽媽的輩分每四個月升級一次,隻要自己不被打死,就能很快升級成祖宗級别,這樣累計起來,就可以想象到數量有多麼龐大了。
而且老鼠的适應能力也是非常強,經常生活在下水道這種髒亂差的地方,也不會生病,甚至活得還挺滋潤,剛成年就想着造鼠,簡直就是哺乳動物版本的小強。因為生活在髒亂差的地方,人們也不願意吃它,所以老鼠依然活得好好的,否則和小龍蝦一樣的命運。
老鼠在地球上存在了很多年,逐漸也有很多動物以老鼠為食物,比如蛇、鷹、貓科動物等,如果人類用生化武器去滅老鼠,也會影響到其它野生動物,生态鍊接都是動一發而牽全身,人類可以用溫和的方式去抑制老鼠的數量,沒有必要去滅了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